12.17 北洋水師八大遠

北洋八大遠征包括定遠、鎮遠、濟遠、致遠、靖遠、經遠、 來遠、平遠八艘主力艦。

定遠艦是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級作為大清裝備的唯一一級遠洋型炮塔式鐵甲艦,該級艦總共建成兩艘,並作為姊妹艦服役於大清北洋水師中。定遠和鎮遠二艦當時堪稱亞洲第一鉅艦。在大東溝海戰中,定遠擊中日旗艦松島艦320毫米口徑炮塔。日本艦隊改變了辦法,集中火力攻打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日艦摧毀了定遠艦的信號裝置,破壞了旗艦與其他軍艦的聯絡手段,致使各艦行動不能一致。定遠艦中彈艦腹起火,在致遠艦的保護下得以順利滅火。在威海衛保衛戰中,定遠艦不幸被日軍魚雷艇偷襲,造成重傷擱淺。在被偷襲後,定遠艦用艦尾150毫米克虜伯副炮還擊,擊沉了日軍前來偷襲的第9號魚雷艇,這也是甲午海戰中唯一被北洋水師擊沉的日軍軍艦。最後丁汝昌下令北洋水師自行炸沉定遠艦,以免資敵。管帶劉步蟾追隨自己的愛艦自殺殉國,實踐了生前“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時年43歲。最終定遠艦的殘骸被攻佔了威海衛的日軍拆卸帶回日本,在福岡有一座定遠館,是用定遠艦的遺物建成的,這也是定遠艦現存遺物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北洋水師八大遠

鎮遠艦在黃海海戰中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主炮,引發大火而喪失戰鬥力,被迫退出戰場。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在進港時因不慎觸礁受傷,由於旅順船塢被日軍攻佔而無處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戰,管帶林泰曾於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殺。2月17日,鎮遠艦被日軍虜去編入日本艦隊,仍命名為“鎮遠”,成為日本海軍第1艘戰鬥艦,曾參加日俄戰爭及明治33年在神戶舉行的海上觀艦式大校閱,1899年被定為二等戰艦,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艦,1911年4月1日除籍作為武器靶船,1912年4月6日出售拆解,指揮艙中的陳設炮、大清海疆圖等交付日海軍部紀念館保存,所遺鐵錨鐵鏈等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

北洋水師八大遠

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兩次逃離戰場,使得這艘從德國高價購進的穹甲巡洋艦最終在威海衛保衛戰中被日軍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炮擊旅順203高地時觸雷沉沒。管帶方伯謙也在黃海海戰後被清廷定罪,執行死刑。

致遠艦是由英國人懷特所設計,該級艦共有兩艘,分別為致遠和靖遠。致遠艦也是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巡洋艦。在黃海海戰中,定遠艦中彈起火,致遠艦為了保護旗艦,在旗艦前迎敵,造成被日艦圍攻,定遠艦得以順利滅火,而致遠艦受到重創,被日軍主力艦吉野艦發射魚雷擊沉。管帶鄧世昌在內的大多數將士均為國捐軀。

北洋水師八大遠

靖遠艦在黃海海戰中,在管帶葉祖珪指揮下同日軍艱苦作戰,在致遠艦沉沒不久後靖遠艦水線部位被日艦炮彈所傷,進水甚多,不得不退離戰場,行駛至大鹿島附近,在經過草草修理之後又繼續加入戰鬥。後在威海衛保衛戰中靖遠艦被日軍佔領的炮臺輪番擊中,在葉祖珪和丁汝昌的考慮下,為免資敵,最終由廣丙艦徹底擊沉。葉祖珪被革職,1899年撤銷革職處分,加提督銜。1904年奉旨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首次統一清朝南北海軍。

經遠艦是德國裝甲巡洋艦的開山鼻祖,其姊妹艦為來遠艦。經遠艦在管帶林永升指揮下,奮勇作戰,隨致遠號衝擊日本艦隊,在被日艦重創後奮然撞向日艦,意與之同歸於盡,不幸被日聯合艦隊四艘巡洋艦擊火集沉,包括管帶林永升,幫帶大富陳榮、二富陳京瑩在內的全艦231名官兵為國獻身,僅16人生還。

來遠艦管帶是黃海海戰中表現勇敢的邱寶仁。邱寶仁指揮來遠艦向日本掉隊的軍艦赤城號發起攻擊,在來遠的窮追猛擊下赤誠號彈藥庫爆炸,蒸汽管路遭到破壞,前炮臺彈藥供應斷絕,艦長板垣八郎太被擊斃。來遠號中彈225發,艦尾燃起大火。1895年2月6日在劉公島海面被日本小鷹號魚雷艇擊沉。邱寶仁落水後被救起。北洋水師覆沒後,被革職,從此彈出清末海軍。

平遠艦,是大清首艘自制的岸防鐵甲艦,作為代表當時大清造船工業的最高水平,在不被李鴻章所看好的情況下,最終被編入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中平遠號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其發射的一枚260毫米主炮炮彈甚至擊毀了日本旗艦松島號的主炮,並險些導致其爆炸。威海衛保衛戰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平遠艦與其他在保衛戰中倖存的北洋水師軍艦被日軍俘獲,並編入日本海軍繼續服役,經過日軍修理的平遠艦參加了日俄戰爭,主要負責旅順港附近的警戒任務後因觸雷而沉沒。管帶李和被革職。1928年國民政府為整編海軍新設立全國軍港司令,李和以海軍元老身份出任首任司令,1930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