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個人抗疫勿忘“艾煙艾灸+合理飲食”

“從中醫角度看,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溼邪’。防止病毒傳播與發病,要切斷環境傳播的溼邪和改善體內環境‘溼氣’。切斷傳播環境,可利用診室和居室艾煙氤氳;改善體內‘溼氣’環境,可艾灸相關穴位與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腫瘤科主任黃金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道。

“溼邪”是新冠病毒重要幫兇

與飲食特點密切相關

為何此次疫情開始於冬季的湖北?黃金昶表示,“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譽,2019年12月份武漢約半個月都在下雨,1月份約10天在下雨,環境非常潮溼,且發病在歲末,雖是暖冬也是冬天,寒氣較盛,武漢潮溼寒冷的環境為新冠病毒生存提供了舒適的環境,所以發病在湖北也不難理解。”

除湖北外,距離湖北較遠的浙江、廣東、黑龍江等潮溼省份發病率明顯偏高,但為何同樣溼氣較重的福建、雲南、四川、重慶、海南、山東等地的發病率卻不高?黃金昶認為,“這是因為浙江人喜歡吃甜食,體內溼氣要重一些。而廣東經濟發達、來往人多,而且廣東人飲食偏清淡、肉食較多,其它地區飲食偏辣,口味重可以祛溼氣。”

黃金昶指出,從患者症狀來看,患者患病始見乏力、乾咳流鼻涕等症狀也是寒溼束肺的表現。另一個令人頭痛且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是,新冠肺炎可以無症狀傳染。無症狀傳染與溼邪特點相似,人體內溼邪或多或少,不如寒邪痛症、熱邪口苦尿黃等症狀明顯,不容易引起注意,但一旦與寒熱夾雜,則容易出現症狀,而溼邪一旦化熱才會容易發熱、舌苔厚膩等。

他認為,該類患者肺炎CT表現為兩肺磨玻璃影,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病,這皆與患者體內有溼邪有關。

我國的傳染病疫情多在冬春之交發病,往往在接近夏天時戰勝疫情。這是因為春天多風、空氣乾燥、氣候變得溫熱,不利於溼邪生存,病毒傳染性明顯減弱。黃金昶認為,“這樣就能揪出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溼邪’。中醫把溼邪分為內溼、外溼,顧名思義,外溼是自然界的潮溼;內溼是脾胃虛弱內生的,也可以是外溼直接入侵的,或者過食甜食、生冷、肉食引起的。”

環境之“溼”與體內之“溼”要同治

“空氣中的溼邪為新冠病毒人與人傳播提供條件,體內溼氣為新冠病毒生存發病提供條件。防止病毒傳播與發病,要切斷環境傳播的溼邪和改善體內環境‘溼氣’。”黃金昶表示。

他指出,病毒本是個“寄生物”,在活細胞內生存,一旦離開細胞,這個貌似強大不可戰勝的傢伙就會一命嗚呼,所以它在傳播時也需要宿主。目前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借飛沫、接觸傳播,飛沫裡有口鼻腔的細菌、水分,其水分也是重要的幫兇。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在疾病發生過程中起決定作用。同樣的環境有人得病,有人卻不得病,這與免疫功能和體質有關。病毒從空氣中進入人體,生存也需要溼邪,溼性體質為病毒提供了舒適的環境。環境之‘溼’與體內之‘溼’要同治。”黃金昶認為。

他表示,其實從人體來說,我們身體能感受得到外溼,南方的冬天不像北方乾冷,而是溼冷,天氣預報的溼度就是外溼,溼度大時,人容易感覺憋氣。外溼侵入人體往往表現為頭困痛、乏力易困、肌肉痠痛、下雨下雪時關節腫痛等。

而內溼的症狀主要以大便掛壁、汗出以頭部為主、夏天容易被蚊子叮咬、眼袋下垂、舌苔膩、淋巴細胞數低,疾病可見溼疹、足癬、糖尿病等等。

黃金昶表示,新冠肺炎應有易感人群,華南海鮮市場並非人人都感染新冠肺炎,要了解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可以對華南海鮮市場患病人員與非患病人員基礎病、體檢血常規、肝腎功能做一個初步分析,應該不難得出答案,然後對易感人群進行中西醫干預,防止其發病與傳播。

“艾煙艾灸+合理飲食”預防新冠肺炎

“切斷傳播環境,主要可以利用診室和居室艾煙氤氳;破壞體內溼邪環境,主要可以通過艾灸相關穴位與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在堅持常規消毒、正確佩戴防護產品、居家隔離外,還應加強艾煙房間消毒,防止人傳人。艾灸相關穴位祛溼強身體與合理飲食健脾祛溼相結合,這樣才能全方位無死角預防新冠病毒肺炎。”黃金昶進一步指出。

據介紹,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課題——由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常小榮主研的《艾煙空氣消毒的研究進展》得出結論:艾煙消毒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空氣消毒方法,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具有殺滅作用,具有與紫外線消毒、消毒溶液等其它消毒方法相同甚至更為理想的消毒效果,並且傳播範圍更廣泛

黃金昶指出,其實古代時處理瘟疫就多用艾煙,如晉代嶺南名醫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介紹,瘟疫流行時“斷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佳也”。後世醫家也多用這種方法,可有效預防疫病傳染。

艾煙防疫較其它消毒措施,優勢是艾煙瀰漫到整個房間,可以整個空間無死角除溼消毒,有效防止人傳人現象。黃金昶建議,高發地區醫院及家庭進行持續不少於14天房間艾煙消毒處理,可以有效消除空氣中新冠病毒。

他表示,艾煙消毒很簡單,點燃艾條、艾葉或艾絨,讓其充分燃燒至煙霧繚繞半小時後,繼續密閉1小時,然後開窗通風,每天一次。但注意燃艾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艾煙燃燒時人最好離開房間,並不時查看艾條燃燒情況。

據稱,2003年SARS期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個醫院都堅持艾灸,實現了沒有交叉感染。近期中國針灸學會也發文,推薦艾灸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

黃金昶表示,“祛除體內溼氣、提高免疫功能,可參考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提出的艾灸方法。”《千金要方》指出:“凡入吳蜀地遊宦,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強調艾灸增強體質不容易得傳染病。

《本草綱目》中還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等功效”,是去除寒溼要藥。

“預防新冠肺炎,既得選穴增強免疫功能,又要選穴祛寒與溼,才能事半功倍。”黃金昶推薦艾灸中脘(健脾胃祛內溼要穴)、大椎(散表寒祛外溼要穴)、身柱(宣肺清熱、補肺強體要穴),如患者有腹瀉症狀,可加神闕,懸灸或雀啄灸,每次每穴20-30分鐘,每日一次,以皮膚耐受為度。以上午艾灸為佳。

“除艾煙、艾灸祛溼外,特別要關注飲食祛溼,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提示溼邪粘膩極其不易祛除。”他表示。

所以要注意,去除內溼要從源頭做起,健脾祛溼,以防溼邪纏身,可用山藥、炒薏米、赤小豆熬粥健脾祛溼;還有飲食上忌生冷,少吃肉食與甜味食品(包括水果、蜂蜜、蛋糕、糖、紅薯、酸奶以及甜味很足的南瓜等),避免傷脾生溼。

黃金昶特別提醒,溼性體質群體更要少出門,加強房間艾煙消毒,艾灸增強體質,加強飲食調護。(記者 李保金 於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