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自春秋開始(前770年),周天子權威不再,已無法有效控制四方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爭奪天下,東征西討、合縱連橫。能夠在各諸侯國中凸顯實力和號召力最大者,就會被尊奉為“霸主”。

“春秋五霸”是歷史對春秋諸國中實力最強的五位國君的稱謂。他們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名號穿透兩千多年。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歷來關於“春秋五霸”的觀點不一,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問題。史上關於“春秋五霸”的說法至少有以下五種。

《荀子》、《墨子》: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四子講德論》: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班固《白虎通·號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漢書注·諸侯王表》: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

趙岐注《孟子》: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在這些說法中,有兩位君主是全票認可的,他們就是齊桓公和晉文公。


齊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

姜姓,名小白,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在位43年,是公認的“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以“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受到周天子賞賜,成為中原第一位霸主。


晉文公(前636——前628年在位)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文公劇照

姬姓,名重耳,春秋時期晉國第22任君主,晉獻公之子。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19年,回國即位時已62歲。前632年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成為春秋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另外秦穆公和楚莊王的認可度也比較高。但秦、楚兩國在傳統歷史觀念中,屬於“蠻夷”:秦是西戎血統,楚一直被稱為南蠻,是被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國看不起的國家,所以在一些史料中,對秦穆公和楚莊王的霸主地位存在一定的質疑。


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

趙任好,嬴姓趙氏,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諡號穆。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劇照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臣,逐滅西戎12個國家。周王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後攻打蜀國和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國一同天下奠定了基石。秦穆公是《孟子》等書認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前613——前591年在位),

羋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

莊王即位時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他採取以靜觀動的對策,不問政事。三年後“一鳴驚人”,重用伍舉、蘇從等忠臣,攻滅庸國,使楚國勢力向西北擴展。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前597年,楚莊王在邲之戰中大勝晉國,聲威大振,國勢日強。不久滅掉蕭國,通過三年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目前,學術界認可度最高的是趙岐注《孟子》的觀點: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的爭議是最大的


宋襄公(前650——前637年在位)

子姓,宋氏,名茲甫,宋國第二十任國君。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你最認同哪種觀點

《東周列國·春秋篇》宋襄公劇照

反對者認為: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卻一度為楚國所拘。前638年,與楚國泓水之戰中空講“仁義”,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宋襄公學霸不成,落下笑柄。

贊同者觀點:宋襄公雖打仗不力,但他的確尊重周天子,幫助齊國平定內亂,舉行會盟,有些國家願尊奉宋襄公為霸主。

最後說,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有不能服眾之處。

自己覺得,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都是高度認可的霸主。而剩下的一霸,每種說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