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射鵰中九陰真經是最厲害的武功,為什麼只有東邪西毒感興趣,其他人都不爭?

瞻辰


事實並非如此,凡是練武之人,都對《九陰真經》感興趣。

大家對《九陰真經》都有興趣

東邪西毒,只是表現得直白了些。

像洪七公,被歐陽鋒打傷之後。

郭靖給他看療傷那一章,他也並沒有拒絕啊。

再比如一燈大師,都已經四大皆空了,卻也忍不住翻看經文。

所以,《九陰真經》對江湖中人來說,是一個潘多拉魔盒。

沒有人能抵得住它的誘惑。

為何其他人都不爭?

其他人不爭,這倒是實情。

原因跟華山論劍差不多,華山論劍一共也就去了五個人。

說實話,這種東西只有強者才能擁有。

江湖二三流水準的,也只能羨慕的份。

比如樑子翁、侯通海這種級別的高手,根本不敢去插一手。

而洪七公和一燈大師,只是既不像歐陽鋒那樣厚顏無恥。

也不像黃藥師那樣,性格乖張、亦正亦邪。

所以,只要不是別人主動給他們。

以他們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去搶的。


十點歷史君


九陰真經是成名已久的武林秘籍,為了爭奪它,江湖上掀起了腥風血雨,絕大多數人都對它很感興趣。只不過到後面隨著鬥爭的白熱化,有資格對它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了,也就是江湖上最頂尖的那幾個人才有資格得到它。而在這些人裡面,真正對它興趣不大的只有王重陽和裘千仞。

為什麼說王重陽對它興趣不大呢,首先九陰真經經過長期的爭奪,機緣巧合之下落到了王重陽手裡。那個時候雖然沒有進行華山論劍,但是江湖上大多數人都把王重陽當作天下第一,因為裘千仞之所以不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就是因為忌憚王重陽,對其他幾人他可不怕,足見那時候王重陽在江湖上聲望最高。王重陽本身武功最高,又有全真教這麼大的一個門派作支撐,他如果自己私練九陰真經,絕對沒人敢說閒話,也不會有人去打他的主意。

但是呢,王重陽並沒有私藏九陰真經,而是組織了一場華山論劍,並說誰如果武功最高,誰就最終擁有九陰真經。這個舉措就說明了王重陽對九陰真經並不是十分看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他本身就是天下第一,再修煉九陰真經,也不過還是天下第一,另一個原因王重陽本身認為武功是小道,提高個人修養,參悟人生大道才是正途,所以武林秘籍對他的吸引力不大。那他為什麼要再把九陰真經拿出了當作獎品讓人參與華山論劍呢,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為王重陽愛惜羽毛,他不想讓江湖中人說閒話,說王重陽私藏九陰真經,妄圖稱霸武林。另外一點,華山論劍吸引武林中最頂尖人參加,其實是找人做公證,證明九陰真經歸屬權的合法性。

果然後來九陰真經還是落到王重陽手裡,王重陽並沒有修煉,只不過後來參考一下,破掉了林朝英的武功。在他臨終的時候,他還特意留下遺訓,任何全真教門下不得修煉九陰真經,此舉更是給王重陽留下了極好的名聲。但也正因為王重陽重道輕武,全真教第二代弟子就明顯不足,到後面一代不如一代,被敵人各種欺辱。

除了王重陽對九陰真經興趣不大以外,還有一個就是裘千仞。當時王重陽給天下高手發出邀請函,其他高手都去了,唯獨裘千仞不去。裘千仞不去的理由就是他認為自己打不過王重陽,去了也是白去,實際上去了總歸還有一線希望,不去就完全沒有機會,裘千仞這個想法真的很錯誤。

不過想來也難怪,裘千仞自己也是個武學奇才。他本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後來無意中救了鐵掌幫幫主,做了他徒弟,修煉了鐵掌功。本來鐵掌功是十分普通的武功,但是裘千仞卻大加改造,竟然把鐵掌功改造成與降龍十八掌旗鼓相當的厲害武功。正因為如此,他對自己的武功相當自負,在他鐵掌功沒有改造完全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天下頂尖的高手,他認為如果把鐵掌功改造到盡善盡美,他肯定更厲害,可以天下無敵。至於九陰真經什麼的,能有多厲害,也就跟鐵掌幫差不多而已,所以他對鐵掌功的興趣不大。

除了他們兩個,那時候江湖上厲害的高手都對九陰真經感興趣,包括洪七公,黃藥師,歐陽鋒,段皇爺和周伯通。其實王重陽發出邀請的時候,既然裘千仞知道自己不如王重陽,其他幾人作為齊名的高手,心裡難道會沒點數嗎。去了的結果肯定還是打不過王重陽,但是萬一贏了呢,那可就得到九陰真經這部秘籍了。就像洪七公,那時候他降龍十八掌只練了十五掌,肯定不如王重陽,但他還是去了。周伯通自不必說,他是個武痴,見到好的武功就算不吃不喝都要修煉,不過他本身是王重陽師弟,武功又比其他人差了那麼一點,所以華山論劍沒有他。段皇爺也是,他是一國之君,很多國家大事要處理,但是他卻沉迷練武,寧願千里迢迢從大理去華山參加華山論劍,說對九陰真經沒興趣肯定沒人信。

除了王重陽,參加華山論劍的四人都對九陰真經很感興趣。不過呢,洪七公正義直爽,光明磊落,他打不過王重陽就會自認不如,會完全按照約定來,輸了就不會再去覬覦九陰真經。而段皇爺呢,也是個忠厚好人,再加上他是一國之君,既然已經輸了,也不會再去惦記九陰真經。黃藥師和歐陽鋒就不一樣了,他倆可都不是什麼好人。

像黃藥師,做事全憑個人喜惡,高興起來什麼都好說,不高興了天王老子他都不會顧忌。華山論劍他技不如人,贏不了王重陽,這點他承認,九陰真經歸王重陽他也是十分認同,毫無意見。不過如果王重陽不在了,九陰真經的歸屬那就不好說了,所以王重陽一死,他就從周伯通那邊騙到了九陰真經。

而歐陽鋒呢,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蛋,他是沒什麼底線的。雖然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但是歐陽鋒想的是如果他拿到九陰真經,是不是以後就會超過王重陽了。所以,歐陽鋒就從來沒有放棄過九陰真經,哪怕王重陽還在世。不過王重陽武功高於他,他如果直接去偷去搶是不行的,而且萬一失手面子上也不好看。

歐陽鋒採取了什麼策略呢,就是一直暗中觀察全真教和九陰真經的所在。在王重陽假死的第一時間,歐陽鋒就直接跳出來,打傷周伯通,就要奪走九陰真經。沒想到王重陽早就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但是他也很瞭解歐陽鋒,自己一死歐陽鋒必定會來奪取九陰真經,而他手下弟子根本不是對手,搞不好整個全真教都要摺進去。於是王重陽假死等待歐陽鋒搶奪真經時進行偷襲,然後破了歐陽鋒蛤蟆功,給全真教爭取了一條活路。

九陰真經作為最頂尖的武林秘籍,只要是愛武之人就沒有對它不感興趣的。只不過像洪七公、段皇爺只是感興趣並不執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黃藥師、歐陽鋒對它興趣就更大了一些,想方設法要得到它,一次不行就兩次,特別是歐陽鋒,歐陽鋒一直想要成為天下第一,他對九陰真經執念最深,即使過去幾十年,他依然瘋狂的追求九陰真經。後來歐陽鋒被黃蓉所騙,逆練九陰真經,居然也練成了,不過人也變得瘋瘋傻傻,很難說幸運還是不幸。


一覽眾河小


非也,非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難道第一次去參加“華山論劍”的五個人都是抱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態度嗎?那可是血拼了七天七夜的惡戰啊!誰都不像是來打醬油的主,之所以後來給人造成只有東邪西毒對《九陰真經》的錯覺是因為:


一、非常“6+1”。

準確的說,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共有有七個人有資格有能力參加這項賽事,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段智興、洪七公、受到邀請而自動棄權的裘千仞,再加上一個天真無邪對真經無興趣的周伯通。

名義上這項賽事是王重陽按照他的判斷標準,決定參賽選手的名單,誰有資格參加最後的決賽,然後發涵邀請。其實呢,這也是整個武林人士達成的共識,或者說是默認。要不然的話,大家都是出來混的,憑什麼只有這幾個人參加啊?為什麼不能海選呢?在江湖上混的,可都不是吃素的,只是他們知道,自己的這點微末技藝,即使去了也只能是徒增笑耳罷了。

所以乾脆就大方的表示贊同。

二、明爭。

第一次華山論劍是對《九陰真經》這種最高武學的稀缺資源的一個明搶的過程。

既然大家都對參賽人員的資質和賽事規則沒有疑議,那就不用藏著掖著了,是騾子是馬牽出來在華山頂上溜溜吧!最後誰厲害誰就把它拿走。

據說這場比賽用了七天七夜的時間,最後王重陽力壓群雄,奪得冠軍,從而擁有了《九陰真經》的保管權,其餘四人也都心服口服,依依握手惜別。

其實我一直納悶他們五個人是按照什麼機制進行的這場比賽。如果是像穆念慈比武招親時用的擂臺賽的機制吧,那說明王重陽比其餘四個人的水平不止高出一截,因為他需要分別一個一個的把他打服才行,其餘四人相當於用車輪戰的方式都沒能收拾得了王重陽,那王重陽的實力得有多強啊!

如果是說按照兩兩交手後晉級制吧!可為什麼最後只排出了第一名,其餘四人沒有排位呢?

三、巧取與豪奪。


第一次華山論劍塵埃落定後,大家分手後開始各忙各的。王重陽回到終南山把《九陰真經》放在蒲團裡面,然後組織“全真七子”演練“天罡北斗陣”。黃藥師回到桃花島後和妻子馮蘅開始造人運動;歐陽鋒這期間和嫂子產生了曖昧不明的關係;段皇爺在後宮與劉貴妃卿卿我我;洪七公拍攝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南宋,大理與金國》,一切風平浪靜。

中神通的去世打破了這種平靜,歐陽鋒率先發難,當天夜裡就去了全真教總部打算把真經搶過來,這就是豪奪啊!沒想到,重陽真人早已料到他會如此,上演“復活”大戲,用先天功加一陽指破了他的蛤蟆功,驚走了西毒,從此歐陽鋒一直在白駝山休養生息。

但王重陽終究不是不死之身,這只是是迴光返照之舉。去世前,他叮囑師弟周伯通把《九陰真經》上下冊分別藏在不同的地點。周伯通路過桃花島時感到此地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妙,一時玩性大發,就踏上了東邪的地盤。

黃藥師和妻子馮蘅是一對妙人,當然不會像西毒歐陽鋒那麼沒品,對《九陰真經》暗中硬搶。他們兩個利用周伯通孩子般的天真和馮蘅過目不忘的特殊技能,把《九陰真經》的下冊搞到了手,這屬於“巧取”吧!當然,後來真經又被他門下兩名弟子偷走,在江湖上引起了血雨腥風。

還有一個人雖然沒有直接對真經巧取取豪奪,但是他的做法也是殊途同歸。就是“鐵掌水上漂”裘千仞。

他認為自己經過多年的苦練,第二次華山論劍真正對自己產生威脅的只有南帝了,所以他在一天夜間進入大理皇宮對劉貴妃和周伯通的私生子下手,想用此舉浪費南帝的功力,為自己參加第二次參加華山論劍清除掉強大的障礙。

沒想到,南帝一時醋意大發,沒有出手施救,這也引起了另一段愛恨糾葛。


那麼,南帝本身和北丐就對《九陰真經》失去興趣了嗎?當然不是,他們兩個只不過還是想光明正大的再次用華山論劍的形式決定真經的歸屬,在這期間,除了處理各自的日常事物以外,肯定也在努力的練功了。而其餘的諸如樑子翁、侯通海、沙通天之流雖然也對真經望眼欲穿,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現在的這點本事還不足以打開真經的封面。


田獲三狐


射鵰中關於九陰真經的前情提要:黃裳編寫的九陰真經,在江湖上引起了腥風血雨。王重陽為平息武林紛爭,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在華山論劍,大戰七天七夜後技高一籌,成為武功天下第一和九陰真經得主。王重陽把九陰真經放在打坐的蒲團下面,自此無人敢來爭奪九陰真經。將死之時,知道歐陽鋒貪婪九陰真經必來奪取,假死用一陽指破歐陽鋒的蛤蟆功,歐陽鋒回西域療傷多年未踏足中原。周伯通帶著九陰真經來到桃花島,黃藥師用彈指神通絕技,騙周伯通把九陰真經下卷給妻子阿蘅觀看,阿蘅過目不忘默寫出九陰真經下卷。後被黃藥師弟子陳玄風、梅超風所偷,阿蘅在身懷六甲時,為黃藥師默寫九陰真經下卷,耗盡心力難產而死。陳玄風、梅超風偷學九陰真經未成時,遭到陸乘風帶領江湖人士的追殺,二人逃到大漠之中修煉武功,從此九陰真經消失在江湖之中。

罕有人可爭奪。九陰真經的武功天下第一,習武之人對無不垂涎,只是九陰真經多年未現身江湖中,現身之後沒有幾個人有能力爭奪。梅超風修煉九陰真經的下卷後,武功已到全真七子武功之上,江湖上少有高手打得過她,而且寫在陳玄風人皮之上,令江湖人士想不到。妙手書生朱聰隨手偷來給郭靖,因緣際會之下週伯通、郭靖學會了真經上的武功,周伯通毀掉了九陰真經。後梅超風遭到西毒暗算而死,當世只有周伯通、郭靖會九陰真經,和黃藥師手上阿蘅默寫的殘本,這幾人的武功更加令江湖人士不敢妄想。

東邪因愛生恨。妻子阿蘅美貌聰慧,堪稱的良緣佳偶,為默寫九陰真經而死。黃藥師恨透了九陰真經和會九陰真經武功的人,讓梅超風殺死看過九陰真經的人,自己也想殺死周伯通和郭靖,與周伯通武功不分伯仲,而郭靖又成為自己的女婿。殘本真經也是阿蘅的遺物和兩人相愛的信物,在為黃蓉選夫的時候,黃藥師讓郭靖和歐陽克比試背誦殘本真經,由阿蘅心意來決定黃蓉的丈夫。

西毒貪婪名利。西毒一生痴迷武學,貪圖天下武功第一的名號。在得知九陰真經下落後,與周伯通打賭用蛇毒毒死海中全部鯊魚,妄想從周伯通口中騙取九陰真經,周伯通不願洩露真經跳海。於是抓走郭靖黃蓉逼他們默寫翻譯九陰真經,二人顛三倒四的寫下翻譯九陰假經,西毒練功之後走火入魔。華山論劍中,瘋瘋癲癲無人能敵,成為武功天下第一。黃蓉在與郭靖相處和療傷中,學會了九陰真經。

南帝出家之後,萬事皆空,看淡了名利,不會去爭奪九陰真經;北丐是心胸寬廣,更愛行俠仗義和美食,也不會去搶奪九陰真經。二人在療傷之中,也從郭靖黃蓉處,學會了九陰真經的一部分要義。裘千仞長期在鐵掌峰練功,不涉足江湖之中,後投靠大金國,參與政治鬥爭之中,無暇九陰真經的爭奪。

這樣,只有東邪西毒對九陰真經有執念、而且有能力去“感興趣”。


物語影視


“九陰真經“在南宋時期流落武林,後經華山論劍為王重陽所得。王重陽後將《九陰真經》交於師弟周伯通埋藏,在被“東邪”黃藥師得到後,又遭桃花島弟子陳玄風、梅超風偷得下卷經文,後來郭靖併成為除黃裳外修煉最全的人物。“老頑童”周伯通、“南帝”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黃蓉也接觸過部分武功,至於“西毒”歐陽鋒則練的是開掛版的真經。

“九陰真經“是至陰至柔的武功,東邪和西毒都有極高的武功修為,熱衷修煉很正常,也有修煉的基礎。

但北丐的“降龍十八掌“和南帝的“一陽指“均是至陽至剛的武功,至陽和至陰的武功同時修煉於一身?呵呵,這是作死啊。

有兩個例外,周伯通和郭靖,周伯通有全真教的底子,又是練武奇才,武痴,將部分“九陰真經”心訣融會貫通,自創左右互搏,並傳授給郭靖,郭靖沒明白“九陰真經”的要領,卻修煉於無形,最後居然還能將“降龍十八掌”練成看家本領,也不得不說太神奇了。


為什麼問為什麼為什麼


不感興趣又怎麼會都上華山去論劍呢!其實參與過華山論劍的,只有三個人可以說是完全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那就是王重陽、洪七公、郭靖!

王重陽最先得到《九陰真經》,他知道武林之中為了這部經書,已經有數百高手喪命!為了平息這場武林浩劫,他得到後不是躲起來慢慢練,而是昭告天下經書在此,想得到就上華山爭天下第一。這樣一來,那些不入流的武林小角色就直接望而卻步,即便是僅次於五絕的裘千仞,也因鐵砂掌沒有大成,自愧不如選擇不上華山。

而得到經書的王重陽不僅自己不練也不讓門人練,因為“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他更希望門下弟子能專心修道,並不在乎全真教在武林中的地位。所以他其實是對九陰真經沒有興趣的,反而恨不得直接毀掉,以免再多生事端,但念其是前輩高人黃裳的畢生心血,才下不了手!

郭靖其實跟王重陽一樣,覺得經書是罪惡之源,應該毀掉!卻反而被老頑童惡搞,騙著他把反感的九陰真經練了,而且後來連總綱都練全了……他才是唯一一個練全了九陰真經的人,老頑童也練得比較完整,但他不懂總綱的內容,而且後來一直試圖忘記,不用九陰真經裡面的武功。



老頑童周伯通本來恪守承諾,在島上被黃藥師打斷雙腿,每天都被碧海潮生曲折磨了十五年,也沒有去練九陰真經。結果遇到郭靖後,為了戲弄郭靖,也為了一解好奇之心,想看看郭靖練後效果怎麼樣,騙郭靖練了九陰真經,結果自己也跟著練成了……不過其實老頑童是個武痴,如果不是發過誓,他對這些武功的好奇和喜愛程度不亞於西毒!他跟西毒都是武痴!


西毒歐陽鋒就不用多說了,假的都練成了,也是厲害的一匹……對九陰真經最執著的也是他了!

洪七公其實也是武學奇才,他年輕時不喜練功,老是偷懶被師傅罵!但即便如此,他也躋身五絕之列了,可想他的武功造詣相當不凡。只是當時他的降龍十八掌也尚未大成,重心應該還是在本門武功上。按他的性格,即便得到經書也可能因為怕疏於保管,而交給王重陽保管最為妥當。他對武功的追求也很淡泊!



東邪其實是出於好奇,想得到九陰真經一窺究竟,但得到看過以後並不以為然,反而是因此更激勵他想完善自己的武學,成為真正的一代宗師。不過梅超風盜走經書,妻子難產而死,對他造成打擊,也是促使他對經書由感興趣,轉而產生反感的重要原因。五絕之中,也只有王重陽和黃藥師是完全沒有練過九陰真經的!


南帝雖然人品不錯,但對武學也是比較痴迷的,一生醉心練功,而忽略冷落了後宮妃子,英姑就是其中之一。一陽指是大理段氏不外傳的絕技,但段皇爺也同意以此跟王重陽交換先天功,說明段皇爺對這些內功秘籍還是很在意的!他對天下第一的虛名和九陰真經應該都很有興趣,不然也不至於糾結要不要救英姑的兒子而錯過時機。也正是因為此事,段智興內疚一輩子,也出家為僧,之後才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了,不過為黃蓉療傷後,也藉助九陰真經的功法恢復內力。所以段皇爺也是九陰真經俱樂部的一員!


連這些站在武林巔峰的高手都對九陰真經虎視眈眈,可想象武林之中有多少鹹魚都想接著這樣一部經書翻身!所以不是不爭,而是各有各的故事,或者不夠資格。


雷襌


《九陰真經》乃是天下第一武功寶典,曾經在江湖中掀起過腥風血雨,得《九陰真經》者得天下,這是世人對它的普遍評價。

《九陰真經》是北宋年間奉旨刻錄《萬壽道藏》的黃裳所悟出來的武功,包羅萬象、蘊含道家武功至理,是集天下武功之大成者。

可是自從《九陰真經》流落江湖後,武林中人為爭奪真經死傷無數,給江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浩劫,可以說《九陰真經》是不詳之物。

全真祖師王重陽悲天憫人,願意替天行道,消弭這場武林浩劫。他召集天下武林高手華山論劍,爭奪《九陰真經》,讓江湖重歸寧靜。

沒想到王重陽逝世後,《九陰真經》重現江湖,又引出了《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天下五絕或多或少都和《九陰真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九陰真經》如此厲害,為什麼只有東邪西毒感興趣,其他人都不爭呢?

首先,《九陰真經》雖然有著致命的誘惑,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有資格染指的。

《九陰真經》是天下第一寶典,人人都想得到,可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有能力搶奪的,絕大多數人都有自知之明根本搶不過五絕這樣的高人,所以就不會痴心妄想。就像是一個絕世的美女,雖然是所有男人夢寐以求的,卻不是人人都敢追求。

比如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王重陽也曾邀請過他,可是他卻覺得自己鐵掌功夫沒練到家,去了也爭不過王重陽就沒有參加。裘千仞是不想得到《九陰真經》不想得到“天下第一”的稱號嗎?明顯不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他還躍躍欲試呢。

裘千仞是僅次於五絕的高手,他都不敢來搶,其他人可想而知。所以說並不是只有東邪西毒感興趣,江湖中垂涎《九陰真經》的多如牛毛,只不過自忖不是五絕的對手,不敢輕易染指罷了。真正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的只有下面我要說的這兩個人:南帝和北丐。

其次,南帝一燈大師和北丐洪七公不爭奪《九陰真經》的原因一個是看破紅塵,一個是遊戲人間

南帝段智興,大理皇帝,家傳絕學一陽指名揚天下。在一燈大師沒有出家之前可能還對《九陰真經》感興趣,自從他看破紅塵出家之後,那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懷著對瑛姑的歉疚悔傷出家為僧,視名利二字為虛幻,不再介懷身外之物,多的是慈悲為懷、救世濟人,這樣的人當然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了。

北丐洪七公,丐幫幫主,降龍十八掌威震四海八荒。雖然貴為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但是他活的自由自在,凡事率性而為,神龍見首不見尾。除非幫中有大事要事,否則等閒也難見他老人家一面,唯一的愛好就是吃。他遊戲人間,遍訪天下美食,樂哉樂哉,這樣的人對《九陰真經》和天下第一也是沒有興趣的。

一燈大師和洪七公兩個人對《九陰真經》興趣淡淡也是因為他倆本身就是天下五絕,自身武功過硬,一陽指和降龍十八掌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不再得隴望蜀。就像王重陽得《九陰真經》都不練上面的武功,本來就是天下第一,再練也是天下第一而已。再者沒有特別強烈的野心非要爭奪“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最多就是用來療療傷,還是郭靖黃蓉傳授的部分口訣。

第三,東邪和西毒對《九陰真經》感興趣的原因是都曾經受過《九陰真經》的傷。

東邪黃藥師和西毒歐陽鋒之所以對《九陰真經》興趣濃厚,是因為他倆都曾受過《九陰真經》的傷,為《九陰真經》付出過沉重的代價。黃藥師的妻子是因真經而死,而歐陽鋒為搶奪真經被破去了幾十年功力的蛤蟆功差點喪命。可以說兩個人都對《九陰真經》有著深深地執念,甚至超越了《九陰真經》本身,為了搶奪而搶奪,達到非搶不可的地步了。

西毒歐陽鋒的畢生志願就是問鼎中原,做天下第一人,所以他立志搶奪《九陰真經》,不惜以身犯險隻身來到全真教虎口奪食,被王重陽破掉蛤蟆功也無怨無悔。所以他得到一本假的《九陰真經》也如獲至寶,還生生被他逆練成功了。而且就算練得精神失常、六親不認也念念不忘令他刻骨銘心的《九陰真經》。

黃藥師比歐陽鋒要強一些,雖然也有爭強好勝之心,但是並不像歐陽鋒那樣無所不用其極。騙取周伯通手中的《九陰真經》也是偶然的興致,只想要看一看其中到底有何特殊之處,並不是一開始就計劃謀取。至於後來把周伯通關在桃花島十五年逼他交出《九陰真經》也是為了祭奠忘妻,而不是為了自己修煉。他甚至還打造了一搜無底船,打算自殺殉情呢。

綜上所述,《九陰真經》那麼厲害,只有東邪和西毒對真經感興趣,是因為他倆都有野心,還都為真經付出過沉痛的代價,所以一心搶奪。其他人不爭的原因一是不感興趣二是不敢有興趣,所以才會給人感覺只有東邪西毒在爭,其實很多人想爭卻爭不到的。


流浪歌手黃老邪


不存在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的人,就是王重陽都感興趣,只是沒有那麼濃烈而已。

當時九陰真經出世,鬧的武林血流成河,於是當時世上最強的一波人,就決定以武功論勝負,也就是後來的第一次華山論劍,最後王重陽以一敵四,不僅奪得九陰真經,還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高手,此後由他來掌管九陰真經,由於他武功高強,別人都不敢打九陰真經的主意,直到王重陽死後。

那麼,王重陽對九陰真經敢不敢興趣呢?神鵰俠侶中有介紹,王重陽和林朝英,互相喜歡,但又拉不下面子,互相鬥氣,就以武功來打擊對方,你出招,我拆招,你來我往,林朝英還專門創造出剋制全真劍法的招式~玉女劍法,後來王重陽比不過,就把九陰真經的部分功法招式刻在棺材板上面。

由此可見,王重陽最少也是看過九陰真經上面的內容,但是應該不會去深糾,畢竟武功到了他那個地步,只需要互相借鑑,自己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個武功體系,套路,不會因噎廢食。



西毒歐陽鋒和東邪黃藥師對九陰真經最感興趣,歐陽鋒他的一生都在九陰真經上,費勁手段、經歷,不擇手段都要奪得九陰真經,後來還逆練九陰真經,把自己練瘋了,直到最後和北丐洪七公同歸於盡,清醒過來之後才大徹大悟。可以說歐陽鋒的一生就是為了九陰真經才悽慘去世。



東邪黃藥師剛開始對九陰真經也很感興趣,哄騙老頑童周伯通,讓自己妻子默背九陰真經,但也因此導致自己妻子過勞而死。之後他就視九陰真經為不祥之物,後來對九陰真經就死心了,要九陰真經也僅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在她墳前燒掉,以慰她的在天之靈。

要說最為豁達的還是洪七公,他當年參加華山論劍就說明他對九陰真經很感興趣,但他心寬,得的到最好,得不到也就罷了。這和他的心態一樣,遊戲人間,最大的樂趣就是吃美食,其他的都靠邊站。



綜合來說,不存在對九陰真經不感興趣的人,只是興趣大小不同而已。


小杰瞎扯淡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的武功過於陽剛,而‘九陰真經’至陰至柔,沒有人知道它的來歷,至於為什麼搶奪,我們可以從《倚天屠龍記》中借鑑一下,周芷若只是練了一個殘本的‘九陰真經’就將各大門派掌門人打的落花流水,而張無忌練的是無缺的‘九陽神功’這才使得其將周芷若打敗,這就可以看出‘九陰真經’的厲害之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可以說武功都差不多,上下沒差多少,而要想超過其他幾人,就只有不斷的突破,可是他們自身的武功已經練到極致,這是‘九陰真經’出現了,當然會被瘋搶,至於說為什麼除了他們四個剩下人都不爭,你想一下,當時武林中最強的幾位在爭奪,而自己的武功還趕不上人家,你怎麼去搶,當炮灰嗎?


功大哥


王重陽不用練,他本人就是第一。不許師弟和徒弟練,以示公正。南帝北丐正人君子,想練得通過合法渠道才能練。西毒是搶,東邪是騙i結果歐陽峰蛤蟆功被一陽指破了,幾年動不了窩,黃藥師媳婦強記九陰真經,生黃蓉難產死了。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郭靖黃蓉和銅屍鐵屍和九陰真經都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黃藥師和裘千仞沒一毛錢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