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高效複習法!一線老師教學經驗

以老師在一線教學多年的經驗來看,《教育知識與能力》高效把握知識點並不難,很多同學都說書太厚,知識點太多,越是看書越容易忘記。

這個心病還需心藥醫,心藥寶典在手,記憶得心應手。如下就拿出老師整理的心藥寶典,供大家參考學習。

本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瞭解考情

二是辨析題答題套路與類型總結;

三是簡答題重點總結。

大家按照各部分仔仔細細去看,就會發現,老師沒有騙你, 《教育知識與能力》一點也不難!

文末老師為大家總結了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的核心考點集錦,裡面包含:130道選擇題核心考點,61個簡答題核心考點,35道核心辨析題。




時間不多,老師也就不繞彎子了,我們直入正題。

一、考情篇

在整理歷年考題的時候,老師發現,中學科目二要比小學科目二考試還要有規律,因為它沒有教學設計這塊內容,中學的教學設計放在科目三中考查了。考情如下:

二、辨析題篇

辨析題是我們中學科目二特有的一類題型,出題靈活,但是我也給小主們梳理下大致的出題類型和答題思路。

1.作答思路:

拿到題首先按照常規判斷題判斷正誤:

思路第一步:找切入點,關注程度副詞、關聯詞、關鍵詞等判斷對錯。

思路第二步:判斷對錯並詳細分析。只有“對”“錯”兩種答案,不能出現模稜兩可的回答。

答題思路:辨析三步走

第一步:表明觀點。“此觀點是正確的/錯誤的。”“以上說法是正確的/錯誤的。(2分)

第二步:分析觀點。這是整道題的核心要點。需要做到充實、有理有據。(4分)

第三步:再次表明觀點。(2分)

2.實戰演練:

辨析題可歸類為兩個題型,大家拿到題分好題型,再根據相應的答題模板去答就可以了哈。

題型一:概念混淆題

例1:注意轉移就是注意分配。

【答案】此題幹是錯誤的。注意轉移是指人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從一個事物轉到另一個事物上。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在兩種或兩種以上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根據概念說明注意轉移並不是注意分配。

模板:表達觀點+分別對概念進行解釋+再次表明此觀點。

題型二:邏輯混淆型

例2:因為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教育不受社會生產力和經濟制度的影響。

【答案】此題幹是錯誤的。(2分)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它會受到政治經濟制度、生產力以及文化和人口的制約。(4分)因此不能說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就不受社會生產力和經濟制度的影響。(2分)

模板:表達觀點+對原因和結果分別進行闡述+表達觀點。

老師在這裡勸大家,千萬不要習慣性【知道套路】等於【會用】哦,現成的答題思路與模板掌握之後,要去多練題,不停地練習才可以將套路變成自己的東西。畢竟古人都發話啦,光說不練假把式~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高效複習法!一線老師教學經驗


三、簡答題篇

小主們,簡答題相對來說範圍較廣,但難度不大。在梳理簡答題的時候,建議小主們發揮自己聰明的小腦瓜,開動腦筋多編口訣或順口溜去識記,速度快還記得牢。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簡答題。(內容多,各位小主兒接好大招!)

49個教育學簡答題彙總:

1.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

(1)生產力的發展

(2)文字的出現

(3)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

(4)國家機器的產生

2.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

(一)遺傳

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環境

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在變成現實。

(三)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四)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性作用、動力

3.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髮展的各種因素。

(4)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4.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表現

(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範。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直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5.教育與生產力

(一)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生產力水平決定了教育發展的水平

2.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3.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體制、結構的變化

4.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

2.教育再生產科學技術知識

6.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決定教育的性質)

①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者的權利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二)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

①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輿論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7.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1.國家的教育目的

2.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

3.課程目標

4.教師的教學目標

8.社會本位論

代表人物:赫爾巴特、柏拉圖、孔德、涂爾幹

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觀點是: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重教育的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和社會成員;教育是國家的重業;評價教育要看其對社會的發展貢獻的指標。

個人本位論

代表人物:盧梭、羅傑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

個人本位教育首的論的觀點是:從個體本能需要出發,強調教育要服從人的成長規律和滿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對個人的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發展人的個性,增進人的價值,促使個人自我實現。

9.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 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 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10.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3.人們的教育思想

4.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11.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12.學校教育制度的趨勢

從橫向來看,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並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聖率

(6)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13.學科課程中心論的主要觀點

1.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理論

2.主張教學內容應以學科為中心

3教材必須按照科學的邏輯系統和學生的認知心理活動來組織

4.幫助學生能較好地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知識的精華

14.課程內容

一、課程計劃(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課程設置是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

二、課程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其核心部分是課程目標)

三、教材(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

15.教科書的作用

(1)教科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

(2)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3)根據教學計劃對本學科的要求,分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內容範圍和教學任務

(4)根據本學科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係,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籌安排。

16.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轉變課程功能

2.體現課程結構均衡綜合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時代生活的聯繫

4.改善學習方式

5.施行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發展性評價觀

6.實現三級課程管理體制

17.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

1.信息技術教育

2.研究性學習

3.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4.勞動與信息技術教育

18.簡述教科書編排要求:

1.形式上有利於學生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的要求。

2.內容上要層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簡練、精確,篇幅要詳略得當。

3.標題和結論要用不同字體和符號標出,封面、圖表要清晰美觀。

4.字體大小要適宜。

19.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小學教學的任務

1.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首要任務)

2.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培養小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基礎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0.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3.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4.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21.教學過程的結構

1.引發學習動機

2.領會如識(中心環節)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22.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優點:

(1)有嚴格地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

(2)有利於大面積培養人才:

(3)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有利於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不足:

(1)難以因材施教

(2)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3)缺乏靈活性

23.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

24.一節好課的標準

(1)目的明確:一是目標制定得當,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二是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目的來進行

(2)內容正確: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當: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力求使教學較好的效果。

(4)結構合理:要有嚴密的計劃性和組織性。是指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進行緊湊,任務變換時過渡自然,課堂秩序良好

(5)語言藝述:講普通話,要清楚、注意抑揚頓挫等等

(6)氣氛熱烈:指課應該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注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腦、動手、動口,課堂內充滿民主的氣氛,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

(7)板書有序:形式上字跡規範、清楚、位置適宜;內容上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8)態度從容:充滿自信,適當應用肢體語言。

25.佈置課外作業的要求

一是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並要有代表性

二是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度

三是佈置作業要想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並規定完成的時間

四是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

26.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2.課程性質和特點

3.學生年齡特徵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6.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

27.課的結構

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組織教學;檢查複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佈置課外作業

28.制定德育目標的主要依據是:

1.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徵

29.小學德育的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

30.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的知、情、意、行的統一體。

2、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內部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性、反覆性、逐步提高的過程。

31.德育的途徑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基本途徑)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校外活動

4.共青團及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5.校會、班會、週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6.班主任工作(特殊途徑)

32.班級管理的模式:

1.班級常規管理

2.班級平行管理

3班級民主管理

4.班級目標管理

33.一個好的班集體的特徵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明確的奮鬥目標;(基礎)

2.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堅強的領導核心;(關鍵)

3.嚴格的規章制度與嚴明的組織紀律;(保障)

4.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標誌)

34.良好班集體的培養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2.建立得力的班集體核心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35.班級管理的內容

1.班級教學管理

2.班級德育管理

3.班級體育、衛生和課外活動的管理

4.班級生活管理

36.建立教師威信的途徑

①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②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徵:

③注重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④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⑤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已。

37. 良好師生關係建立的途徑與方法

1.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2.建立教師威信

3.要善於同學生交往

4.發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意見

5.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38.師生關係的內容、特徵

(一)教學上的授受關係

(二)人格上的平等關係

(三)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係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高效複習法!一線老師教學經驗


39.良好師生關係的影響因素

1.教師方面

(1)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2)教師領導方式

(3)教師的智慧

(4)教師人格因素

2.學生方面

學生影響師生關係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對教師的認識。

3.環境方面

影響師生關係的環境主要是學校的人際關係環境和課堂組織環境等

40.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1.瞭解和研究學生(前提和基礎)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中心環節)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4.組織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

5.協調各種教育影響

6.操行評定

7.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41.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存在問題

(1)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於專斷型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

2.應對策略

(1)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

(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3)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

42.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和品德

①有效的說服

②樹立良好的榜樣

③利用同伴的影響

④價值辨析

⑤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

43.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

1.專業理想的建立

2.專業知識的拓展和深化

3.專業能力的提高

4.專業自我的形成

44.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45.方法類(教學方法、德育方法)

答:(1)教學方法類

①講授法:

涵義: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

要求:講授內容要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注意啟發;講究語言藝術;要組織學生聽講。

②談話法(問答法):

涵義: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回答的方式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

要求:做好提問的準備;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要善於啟發誘導;要做好歸納小結,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體系化。

③討論法:

涵義: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要求:討論前要做好準備;討論中要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討論結束要做好小結。

④讀書指導法:

涵義: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要求: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題;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加強指導與輔導;適當組織交流讀書心得。

⑤練習法:

涵義: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

要求: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掌握練習的方法與原理;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時間,方式要多樣化;嚴格要求。

(2)德育方法類

①說服教育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要求:明確目的性;富有知識性、趣味性;注意時機;以誠待人。

②榜樣示範法: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

要求:選好學習的榜樣;激發學生對榜樣的敬畏之情;引導學生用榜樣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③品德評價法: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

要求:提高對獎懲關係的認識;目的明確、具體有度;客觀公正,有利於團結;獎勵為主,抑中帶揚。

46.原則類(教學原則、德育原則)

(1)教學原則

①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要求: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繫實際;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係;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②直觀性原則:教師儘可能運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掌握知識。

要求: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相結合;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③啟發性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要求: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揚教學民主。

④因材施教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2)德育原則類

①疏導原則:進行德育要循序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要求: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表揚為主,堅持正面教育,對他們表現的積極性和微小進步,給予肯定。

②知行統一原則:既要重視思想品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要求:加強思想品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認識;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評級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③因材施教原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要求:深入瞭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和內心世界;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計劃進行教育。

48.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師的領導風格;(2)班級規模;(3)班級的性質;(4)對教師的期望。

49.如何做好後進生教育

①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②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③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④針對後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⑤對後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恆。

心理學簡答題

一.有意注意的保持規律

1.明確活動的目的任務

2.激發間接興趣

3.組織有關活動

4.用意志力排除各種干擾

二.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1.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組織教學活動

2.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3.運用兩種注意相互轉換的規律組織教學,引導學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學習活動

4.要根據注意的特點和規律培養學生的注意

三.如何培養小學生觀察力?

1.要使兒童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

2.要使兒童具有知識準備。

3.指導小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技能

4.要重視對觀察結果的處理。

篇幅有限,心理學簡答題彙總+教育學簡答題彙總整理在了word裡,大家領取打印背誦即可。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高效複習法!一線老師教學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