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這是理清人類邏輯的第三篇文章


在前文中,我們說過給電腦輸入的是0和1這兩個數字,但是電腦卻能給我們呈現出非常逼真的與人類眼中看到的世界萬物的那種景象、還有逼真的電腦遊戲畫面,而我們只是給電腦輸入了0和1,為什麼就會呈現出這樣的效果?這說明電腦裡面有一個不被直觀所見的邏輯模型,正是這個黑箱式的邏輯模型的存在,使得我們輸入0和1後,就能呈現逼真、現實的電腦畫面.

而輸入人類眼中的無非是光量子、不同長度的波長;輸入人類耳中的是不同頻率的聲波,那為什麼能夠呈現出五顏六色、鳥語花香的世界,這說明我們人類大腦中也有一個不被直觀認知的感應邏輯形式.

那麼人類建造直觀表象的邏輯形式是什麼?

01

什麼是感性邏輯形式?

何謂感性邏輯,就比如人類的感官直觀獲取外界信息並進行處理成對應的現象,其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本身都自帶並對應著一個特有的邏輯模型,當接收到對應的信息就會產生對應的現象.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儘管人類至今沒有這個這個邏輯形式究竟是如何運行.


而特有的感應邏輯形式就能夠將零散的信息整頓為具體的現象.

以人類為例,通過人類特有的感應邏輯形式的處理,人的視覺可以將400~700毫微米之間的有限光波整頓為直觀的可見光,在視網膜上感光為明亮;人的聽覺可以對16~20000赫茲範圍內的有限機械振動波整頓為便於辨別的聲音,而這個將零散化外物輸入的信息進行“知”的整頓邏輯,就是感性邏輯.


而對於蝙蝠來說,它是用超聲波來獲取外界信息,那麼它感知到的對象一定是跟人類有很大區別的.

例如在人類的感知形式下,一隻蚊子會被處理成蚊子的圖像和聲音這樣的信息被人類感知,而對於蝙蝠來說,那麼肯定就不是這樣的表象,而蝙蝠自己感知形式下的一種表像,兩者對於同一對象的認知、理解一定不一樣,但是蚊子這個對象卻是客觀實際存在並且短時間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的,唯一不同的是感知主體本身的感性邏輯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廣義的來說感性邏輯:

就是任何生物通過自身感覺器官直觀獲取外界的信息從而得以識辨外物,這其中直接處理外界信息的邏輯,從而使其呈現為方便分辨的表象,都稱為感性邏輯,是以直觀表象為結局.

而一切的直觀從外界獲取的信息,都是通過物類的自身感官所獲取的,而獲取到什麼樣的信息都是受感性邏輯的直接控制的,以便為自身建構更符合自身生存的認知信息.

在康德的哲學中,“感性”本身是無法直接將雜多的信息整頓為圖像的,而需要獨斷出一個在感性、知性之間的想象力,以此將感性的信息整頓為圖像,然後再由廣義的知性將其整頓為概念.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而且康德學說中是沒有感應屬性的說法的,他學說的感性僅僅指的是雜多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必須通過知性來被認知,而不知道所謂的現象是感應屬性和可感屬性的耦合.

比如說以鈉離子為主體,去感知氯離子,那麼感應的一瞬間是氯化鈉,而不是氯離子的客觀呈現,而只是主體與客體的可感屬性.


正是如此,後衍分化速率不同的存在才會呈現如今的複雜世界.

儘管在康德學說中是一種自洽的體系,很多例子表面是合理的,但實則卻是康德的感性、知性、理性是混亂的,僅僅是邏輯上的自洽,因為那個時代只認為“人”才有知性,沒有縱向的演化觀,從而對感性邏輯、知性邏輯造成了誤解.


重要的是康德認為世界是二元的,要麼是現象的、要麼是客觀本體的.

人類永遠無法觸及客觀本體,因為一旦理性觸碰經驗之外就會引發二律背反,但是在物演通論的思緒下,世界並不是二元的,人與自然之間的溝壑是能通過對象的規律去闡述的.


如果你對物演通論有所研究就會知道這種消除溝壑的方式,即便是一種目前未被證明的假設,康德的二元對立在此也就不成立.

02

感應與感性的區別

感應是指生命以前的非生命的分子之間、原子電子之間、粒子之間的感應屬性發生的構合反應,感應同時發生,感應之“感”以應為結局,更多強調的是被動僅根據自身屬性從而獲得滿足自身穩定存在的外物,沒有“知”,也沒有主動行為,但同樣是符合某種邏輯的.

比如酸與鹼的中和反應、電子與質子的電磁感應,是感與應同時發生,是一體的.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所以說最初的感應是一體的, 正如酸鹼中和反應、電磁感應等,感的同時就產生了應,但是隨著主體、客體的分化,自然存在從“一”到“多”的發展,後衍的存在因為自身的演化速率的快慢不同和依存條件的繁複化,就會發生自身感應的複雜化和感應對象的繁複化,於是感應過程不可能同時發生,而必須裂化為“感”“知”“應”.

感性生物就是感應分裂後最初的一種“感”“知”“應”生物,他必須先感知到依存對象,有了“知”(指維護生存和繁衍壯大的機制),然後再去應.

比如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膜去感知外物,然後才能獲得對應的依存條件,但是這個細胞膜一定是受到規定的,如大小分子的區別、有害無害分子的區別,他只能感受到適合整個單細胞的依存條件,而凡是無法感受到的都是單細胞生物所不能感知到的,這一點和人類身上的體內細胞是一樣的,只能感知到對自身有用的大分子外物,其他不適應自身的都是不被感知的,這種“感”本身就有著符合自身生存的感性邏輯.

讀者始終要在一個持續分化的背景前提下來理解,否則就容易走偏.

由此我們知道,感性載體通過有著先驗感性邏輯的感性結構與客體可感屬性耦合後的結果是感性直觀表象,是以直觀表象為結局,這與感應一體的理化感應是不同的,直觀表象並不是在“感”的瞬間就同時實現“應”,而是有一個“感應遲滯”過程,然後才能達成依存,需要主體發生位移等效應才能獲取到對應的依存物,那麼這個時候更多強調的就是其感性生物的主動性去獲得自身所需要的依存條件.

如單細胞生物或者低等生物“感”到食物和攝取食物並不是同時發生的,比如草履蟲感知到一個食物,就需要主動移動自身前去捕獲,才能實現應,這裡就存在著一個時間差,而感應邏輯則無這個時間差.

而且我們還應知道,感性生物只能感受到自身感知侷限以內的食物,能感知到什麼就能以什麼作為自身的依存對象,而感知以外的存在則是無從感知到的.


為了區別感應、感知,我再舉一個不是很恰當的理想化例子:

比如一個人面對一個蘋果,從感應角度來看,就是人看到蘋果就立馬吃到了蘋果,看和吃是同時的,以此表達感應是同時的;而從感性角度則是,人看到了蘋果,但並沒有立馬吃到,而是有一個主動去應的過程;知性角度則是在香蕉、西瓜、櫻桃、蘋果中進行選擇判斷出蘋果,再去吃,有了一個判別求斷的過程;理性角度就是人類將香蕉、櫻桃、西瓜、栗子、菠蘿、鴨梨、榴蓮等等進行一個整體排序,然後根據自身喜好或者對象含有的營養成分來優先選擇吃.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03

感性的特點

感性邏輯是最澄明的。高端邏輯需要低端邏輯的證明,因為衍存過程中隨著依存條件的增加,衍存主體相應代償出感性、知性、理性,每一感知層級的代償性發生,都是因為前一感知層級無法處理依存條件遞增的信息增量.


知性、理性之所以漸次發生,是因為世界體系的複雜化逐漸暴露出了主體自身的矛盾與混亂、以及無法對增加的過多信息進行處理,於是需要知性、理性來針對感性所得的信息予以歸類和層層整理.

知性層級是為處理感性不能處理的紛繁而迷亂的依存對象而產生,理性層級是為處理知性不能處理的紛繁而迷亂的依存對象而產生,所以知性、理性的整頓相繼加劇了感知的失真,並且層層扭曲,儘管經由知性、理性整頓出的邏輯模型可能更飄搖、更不穩定.


但唯有如此,才能維護感知主體在物演序列下不斷遞弱的真存,也就是說,越來越失真層級化的“知”正是為了維護越來越弱的作為真存的“在”.


由此可知,感知邏輯的演化儘管能處理更大信息量的對象,但不可避免的是越來越失真,能處理越多的信息,其失真程度就越大,因為人類根性中獲取的一切信息要麼是為了個體求存、要麼是為了整體求存,以此作為最基本的選擇基礎,並不是為追究主觀信息符合客觀真理.

於是我們知道,隨著演化的繼續,我們理性越來越迷亂,反而是底層的感性最穩定、最清晰,所以人類高層級的理性所得的各種理論總需要低層級的感性(直觀表象)所得來驗證.

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論文發表多年,其時空場彎曲的理論還是需要英國皇家科學院重要的負責人之一愛丁頓在1919年通過當年要出現的全日食的觀測來論證,否則人們會永遠把他作為一種理論卻不敢確認.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這說明人們本能的覺得處在原始邏輯位相上的感性所得即“眼見的事實”或“經驗事實”更可靠些,這種潛在的本能就是因為從感知邏輯的演化進程上看,越原始越前衍的認知層級越穩定,越高級越後衍的認知層級越動搖,越高級的後衍認知需要前衍的低端邏輯來證明.

感性相對知性、理性形成的表象更為穩定。隨著物演進程中自然存在的結構複雜化,最後衍的人類感應屬性不得不代償出感性、知性、理性這一系列整體的感知結構,這是自然賦予人類的用以追問自然的感知方式或邏輯工具.


感性、知性、理性依次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遠離本真,這也是我們在邏輯反思中很難說清邏輯本身(即形而上學禁閉內的精神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的原因,也使得既往哲學產生一系列疑難混淆.

因為要說清理性,就必須層層追根溯源說清知性和感性,但說清知性和感性,必須要運用理性,而理性是為了整頓感性、知性而生的,理性遠沒有知性和感性穩定,而且理性所創造的一切模型都還需要感性的實證.


這就好比,直到很多人現在仍舊更相信“實踐出真知”“眼見為實”等直觀表象證明,而對理性所創造的純理論有所保留,因為人類今天科技發展到如此地步,人類無法直觀看到原子、分子等,但都是以其為基本前提建立整個科學大廈,但人類仍舊更相信眼見為實,更相信用低端邏輯證明高端邏輯.


就足以證明低端邏輯是更穩定的,儘管低端邏輯不自知.

感性儘管不真,但相對來說最接近本真。說感性直觀表象比知性辨析表象和理性模型表象更貼近本真,只因為感性主觀處理的層級少於知性和理性;又因為“感性”及其“直觀表象”是物演進程中整個感知系統結構化相對前衍的階段,而知性、理性是以感性邏輯為基礎而增益的感知屬性,可以說是感性邏輯的順延、重組和變異.

所以感性一定是相對更穩定、相對靠近本真、相對更真的“知”.


但同時要知道在形而上學的禁閉下,任何感知都非真,這裡的真指的是相對扭曲的程度更少,處理的層級更少,所以相比知性、理性,感性是相對來說更貼近本真的,儘管感性不自知,無法進行邏輯反思.

就好比說扁形生物感知到自己的依存對象,那麼這種對“對象”的認識一定是相對更真的,因為扁形生物沒有知性的判斷求別,也沒有理性的建構模型,少了這麼多扭曲對象的方式,所以一定是相對更貼近本真.


王東嶽的“感性邏輯”與康德“感性邏輯”

感性邏輯,就是主體感官對感知到的對象形成的如何表象的一種特定方式,使其能夠形成主體的認知中的“知”.

但這種邏輯的形成絕不是任何生物一開始就直接擁有的,而是在內外依存條件和自然選擇下逐漸形成的,並且能夠通過遺傳的方式將這種相對最好的感性邏輯進行遺傳、或者說還能進行更新,從而使得該物種能夠在這種感性邏輯下獲得穩定足夠的依存條件.

那麼通過以上的講述,我們對感性邏輯就有了深刻的認識,簡單理解感性邏輯就是任何主體形成直觀表象其背後的邏輯形式,那麼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將開始對知性邏輯進行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