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寶寶快三歲要上幼兒園了,現在應該教他些什麼?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第一點,和孩子讀有關幼兒園的繪本,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基礎認知。

用繪本故事,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基礎認知是最合適的方式。故事會讓孩子有代入感。他也知道自己馬上要上幼兒園了,他會把自己想象成故事裡面的人物,這樣也是一種提前預演幼兒園生活方式。

例如,有一本繪本,叫《我愛幼兒園》故事主要簡述了一個小男主角,從第一天上學情景,剛上幼兒園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以及在幼兒園裡面遇到的一些情景,到後來慢慢逐漸喜歡上幼兒園的整個過程。

讓孩子通過繪本對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有了基本認知,知道幼兒園裡面有老師有和自己一樣的小同學,還有好玩的環境。

在講繪本時,也可以創編個人小時候幼兒園故事,和孩子講敘自己以前幼兒園生活的一些小趣事,聽了爸爸媽媽上幼兒園的小故事,相信孩子會覺得上幼兒園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是一件平常的事,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幼兒園。


第二點,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有愛的地方,不讓孩子看到你為他是否能適應幼兒園而焦慮的情緒。

無論是孩子上學前或者上學後,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如果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這樣的話。

儘量在和孩子語言交流的時候,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有朋友,講禮貌,有愛的地方。

相信每一位爸爸媽媽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在孩子沒有上幼兒園之前都有這樣的焦慮,怕自己的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

如果讓孩子知道我們有這樣的焦慮,孩子也會被您的焦慮所傳染,爸爸媽媽對幼兒園有焦慮,孩子就會感覺幼兒園不是安全的地方。

我們要做一個理智的父母,把輕鬆的情緒表露給孩子,把焦慮藏在心裡,讓孩子可以更自然的去面對新的生活環境。


第三,讓孩子懂得生活的基本技能

孩子上幼兒園的基本技能是:會表達自己渴了想喝水,熱了冷了可以主動告訴老師,有尿尿會自己去尿尿,會自己拿勺子吃飯,會自己穿鞋子。

孩子的生活基本技能,相信每個家長都會刻意的提前訓練孩子能完成的。幼兒園集體教育是家庭無法給予的,孩子在剛上幼兒園前半個月會有一些情緒的波動,家長要給予鼓勵,耐心還要有堅定的態度,讓孩子從家庭生活過度幼兒園生活是一種孩子從不適應到適應,是一個從苦到甜的一個成長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耐心和正確方法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願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曉笛育兒分享記,與您分享更多正能量的育兒知識,讓我們在育兒的路上同伴而行


曉笛育兒分享記


你好,我是暖媽 。我家寶寶現在在上幼兒園小班,作為一個過來人,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前,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工作:

一、自理能力

1)學會自己吃飯、喝水:在幼兒園,小朋友比較多,老師一般是不會餵飯的,都是讓孩子自己吃。所以在上幼兒園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和喝水。

2)學會自己如廁:幼兒園老師也不好幫寶寶把屎把尿,寶寶要自己獨立去上廁所。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要鍛鍊孩子獨立如廁的能力,讓寶寶在上幼兒園前能夠獨立上廁所。

3)學會自己穿衣服:在幼兒園午睡前和午睡起來,寶寶要自己脫衣服和穿衣服。老師不會一個個去幫忙,可能個別比較慢的會幫一下。寶媽在家要讓孩子自己學習脫衣服、穿衣服、穿脫鞋等。

4)學會獨立睡覺:很多寶寶都是家長哄著睡覺的,有些可能還要抱著睡。在幼兒園午睡,寶寶是要自己獨立睡覺的,老師不會一個一個去哄著睡。所以,寶媽們要慢慢的讓孩子適應習慣自己睡覺。

5)養成良好的作息:寶寶在家,早上起床和午睡沒有固定時間,一般什麼時候困了就睡,睡到幾點也沒人管。但是幼兒園有固定的午睡時間和時長,所以要在孩子入園前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如果寶寶還不會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的,還要鍛鍊寶寶的表達能力。讓他渴的時候、想上廁所的時候能夠清楚的向別人表達出他的意思。

二、心理準備

1)講關於幼兒園的事情:孩子們可能不知道幼兒園是什麼,家長可以跟寶寶講一些關於幼兒園的事情。講些有趣的事情,讓寶寶產生興趣。

2)帶她去幼兒園逛逛:帶寶寶到幼兒園去參觀,讓她熟悉下環境,看看裡面的小朋友

3)多帶她出去交新朋友: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去外面的公園啊、遊樂園啊,讓寶寶多結交一些朋友



暖媽育兒


我家有倆寶,大寶四歲半,現在幼兒園中班,就我自身經歷來說,寶寶入園前,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準備。

1. 心理準備

這個很重要,家長需要提前做好寶寶心理工作,告知寶寶要上幼兒園,培養他對幼兒園的喜愛。做不好這一步,後果很難想象。我家大寶一直到現在都會有一兩次的不大愛去幼兒園,我也是醉了,所以現在一直在給老二灌輸幼兒園多好的理念,希望能入園順利。

2. 獨立做事的準備

寶寶進入幼兒園,肯能不會像在家裡一樣事事有人關心,有人照顧。所以要在入園前培養獨立吃飯、獨立喝水、穿脫簡單衣物、獨立上廁所(最起碼的會告知便意)、獨立午睡、能告知自身情況(渴了、餓了、衣服溼了等等)的能力,家長要放開手,儘量多的讓寶寶自己動手去做。

3. 保護自身安全準備

進入幼兒園寶寶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一些可能導致危險的事物或活動,家長要教會孩子保護自身安全。比如:不能把玩具或橡皮泥、蠟筆之類的東西放嘴巴里、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桌子旁邊打鬧、不能爬高、玩遊戲的時候要守秩序等等,老師可能會管,但是要提前給小朋友灌輸一個安全意識。

4. 交際能力準備

幼兒園是個大集體,進入幼兒園就會和老師、和小朋友會和小朋友玩,要想順利融入大家庭,需要寶寶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基本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要牢記、學會分享不自私、學會交流和謙讓。

總結了這幾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希望寶寶順利入園。

我是欣然育兒,每日與您分享優質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育兒路上,有你有我更精彩


欣然育兒


父母在送幼兒園之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哭鬧不肯去。還有就是因為到了新的環境膽怯不敢說話,上廁所之類的問題擔心。

事實上我們是不相信老師和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把孩子照顧的太無微不至了。該讓孩子去面對外面的世界了。

我家孩子女兒三歲去的幼兒園,沒有哭過,而且出乎意料的事是還跟我高高興興的說再見,在學校裡上課也很規矩,我之前擔心她多動沒想到老師說非常乖,有什麼事情也很積極的與老師反應情況,更另我意外的是老師說你家孩子記憶力非常好,不論什麼兒歌詩詞讀兩遍絕對會了,看吧比之前沒入園的胡思亂想結果好多了吧!

然後今年升中班,換了老師增加了同學,有些不適應,就開始不願意去學校,非常難纏也哭鬧,很愁啊!我之後跟女兒約定,我每天早早接你,過了幾天與同學們熟悉了就沒事了!!

當然也有哭鬧的孩子,但是隻要滿三歲送園,不要過早送,哭鬧三幾天就沒事了!

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不僅是孩子要適應,連家長也得做好心理準備,孩子終會長大離開我們!這只是剛剛開始... ...





奕舒媽媽


我家寶貝去年九月份上的幼兒園,適應效果還不錯,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上學之前我是這樣做的:

1.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

多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和老師熟悉,我家寶貝每天去幼兒園之前就去過幼兒園三次了,選擇幼兒園的時候,繳費的時候,領取被褥的時候。增加去的次數,可以讓孩子熟悉老師和幼兒園,對於孩子的適應很有幫助。如果選擇好了孩子幼兒園就讓孩子去參觀,告訴孩子這是他以後上學的地方,讓他心理有一個準備。



2.讓孩子適當和自己分離

如果是媽媽全職帶大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讓孩子和媽媽適當的分離可以提升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性。剛剛開始可以是一小時,逐漸增加時間半天,讓孩子逐漸習慣沒有媽媽的生活,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媽媽不會一天24小時都需要陪在自己身邊。

3.鍛鍊孩子自理能力

這點很重要,在幼兒裡每個班級差不多20-30個孩子,就3名老師照顧不過來,孩子穿衣,吃飯,如廁,入睡等等。在上幼兒之前一定要讓孩子掌握,不然去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講會有一種很強的挫敗感。他們適應會更慢,培養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能力,多一些陪伴孩子減少分離焦慮。

孩子上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提前做好規劃,掌握好方法,可以協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親子成長手冊


上幼兒園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我們小時候都是上學前班,但現在都是上幼兒園,還上三年,其實對這個問題都是各有各的理,但是我覺得人類肯定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上三年幼兒園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大部分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是三歲左右,但是我們老大是下半年的孩子,所以上的時候是4歲,我感覺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比我情緒穩定,我送完大寶抱著二寶站在幼兒園門口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孩子在裡面的種種表現,我難過極了,傷心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一說到孩子,就好難過。人家都說自家孩子有上幼兒園焦慮症,我們家是感覺我更焦慮。孩子表現很好,一聲都沒哭過,這個我感覺是和孩子的年齡都關係。孩子大一歲表現真的不一樣。而且太小送幼兒園,對孩子的傷害真心很大,有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對上學有厭學感,不利於以後孩子的發展。

首先,孩子的自理能力,要鍛鍊的很好,自理能力很好的孩子,老師也很喜歡,我們大寶去幼兒園之前自己能大小便、自己吃飯、自己能穿衣服,自己能洗手,自己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很重要。

其次,孩子在幼兒園一定要戒掉中午的那頓奶。我家寶貝在上幼兒園的半年前戒掉的,這個家長要合理安排。幼兒園有規定,上幼兒園不準帶奶瓶,我見過的寶貝上幼兒園,奶奶心疼孩子,硬是給孩子裝著奶瓶,孩子不喝奶,就不睡覺,還特別難哄。奶奶是求老師給孩子衝奶,當然,耐不住奶奶的糾纏,老師也照著做了,但是強烈要求,最多三天。因為一個孩子這樣做了,其他孩子的家長肯定要會要求,那樣幼兒園肯定也不會答應的,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還是在合理的時間,給孩子斷掉中午那頓奶。

再者,培養孩子對幼兒園的嚮往。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親子班活動,這個活動很有利於孩子對集體生活的適應,也是提前讓孩子適應集體活動。特別有利於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的認識。後面家長在正確引導,孩子很快就能適應。

希望每位寶寶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加油寶寶們!


苗條辣媽樣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家女孩兒是在兩歲半的時候上的幼兒園。由於年紀比較小,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還是做了許多的準備。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一、首要解決自主大小便問題

現在的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使用紙尿褲的,這就養成了隨時大小便的習慣。如果在幼兒園還穿著紙尿褲,就非常的不方便。也會給幼兒園的老師帶來工作上的麻煩。我們家大概是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在白天停止給他使用紙尿褲。訓練她自己如廁的能力。

開始肯定是不行的,經常是玩著玩著就尿了,然後在不好意思的說,我有尿。這個時候大人一定不要去責怪孩子,不要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大概兩三個月之後還是如果有尿意,就會提前說了。當然在這期間還是很痛苦的。我家孩子經常是一天中把他所有的褲子都尿完。

由於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兩歲半,自己還不能完全上廁所,但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非常有耐心的。當時孩子也比較少,所以每當他有尿的時候就會跟老師說。然後老師來幫助他上廁所。

二、懂得分享玩具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有物品歸屬的意識。通常第一個拿到玩具的孩子就會認為這個玩具是他的。或者他第一眼看到的時候,也會認為這個玩具是他的。這樣就免不了引發對於玩具的爭搶。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在上幼兒園之前,經常帶著她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通常在出門前都會讓他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告訴孩子,等下要和小朋友一起去分享這個玩具。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捨不得。慢慢的他就懂多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是一件非常快樂事情。到後來分別的時候,還經常的把自己喜歡的玩具送給小朋友。

三、對喜歡的小朋友要輕輕抱抱

我讓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小朋友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就是伸手去抓小朋友的臉。這個也是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通常的一種行為習慣。小孩子通常手裡沒有輕重。如果指甲沒剪,就容易給其他小朋友造成傷害。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每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我們都會引導孩子,如果你喜歡他的話,就輕輕的抱抱她,不要去抓小朋友的臉。

這樣就避免上幼兒園的時,小朋友之間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煩。

四、熟悉幼兒園環境,避免分離焦慮

一般情況下來講,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前一週都會大哭大鬧。我家孩子就很好的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帶他不斷地去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每當幼兒園的開放日,我們都會帶孩子一起去參觀。看小朋友在一起畫畫,唱歌,跳舞,做遊戲。並且每天晚上,都會帶他到幼兒園門口去看小朋友在裡面玩耍。告訴他,再過幾個月他就可以向這些哥哥姐姐們一樣,去玩裡面都鞦韆和蹺蹺板了。

通常在幼兒園的新開班之前的一週,老師們都會佈置教室,在這期間我們帶孩子去過兩次。並且告訴孩子,這就是我們未來和小朋友一起生活的地方。可以說它是對幼兒園的生活非常期待的。當他真正走進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有任何的陌生感。

五、教孩子簡單的自我介紹

教孩子做簡單的自我介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家孩子的自我介紹非常簡單。“大家好,我叫然然。今年兩歲半。很高興見到大家。謝謝!”在上幼兒園之前,帶著孩子多去練習自我介紹。會給他增加很多的自信。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準備簡單的英文自我介紹。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你有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


然爸靠點譜


又逢9月,又一批寶寶要去幼兒園了,教會孩子這幾項就可以了。首先教會孩子自己使用勺子吃飯,幼兒園裡寶寶這麼多,老師肯定不能每個小朋友都照顧到,還是讓寶寶在家習慣用勺子吃飯喝湯比較好。

再有就是鍛鍊寶寶自己去廁所,去幼兒園的時候天氣慢慢轉涼,寶寶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如果寶寶經常尿褲子,孩子會很受罪的。尤其寶寶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有的寶寶性格比較內向,膽子小,怕被老師說等等,這樣寶寶最好順便教會他脫褲子,那樣寶寶尿褲的機率就比較少了。

再有就是經常告訴寶寶,老師是媽媽爸爸的好朋友,到幼兒園有什麼事情就和老師說。不要經常嚇唬寶寶,老師有多厲害,老師有多可怕,讓孩子知道老師會和爸爸媽媽一樣愛他。

就這幾項吧,還有就是作為家長要注意:去幼兒園的前幾個月,孩子可能容易生病,家長不要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節奏,生病還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病情加重。作為一個過來人,只想說孩子的身體最重要,如果生病,請您等孩子病好了再送孩子去幼兒園吧。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這個問題是寶寶入園的前期準備。我家小壯入園前,我也有點擔心,所以我做了很多前期準備。

1、生活自理能力。在上幼兒園的前半年,我和姥姥就溝通好,不要時時問他是否便便,而是教他便便的時候告訴大人。有的媽媽會給寶寶買小馬桶,他自己可以去便便,但是總不能把小馬桶帶到幼兒園(有的小朋友會帶),便便的時候要學會喊大人幫助。吃飯的問題。雖然很多幼兒園老師也會餵飯,但在上幼兒園之前最好能夠讓寶寶自己吃飯。我家這點做的不好,小壯吃飯不積極,姥姥就會喂。但是到幼兒園後,他完全可以自己吃飯。如果能解決吃飯、喝水、尿尿、便便等生活問題,入園就輕鬆很多。

2、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有的寶寶是安全型依戀,即使媽媽離開會哭,但會堅定的認為媽媽會回來,這樣的寶寶入園適應性比較強。所以在入園前培養親子關係很重要。有的媽媽覺得孩子天天和媽媽黏在一起,入園後肯定不適應,於是刻意的離開寶寶,讓寶寶適應一下。殊不知,媽媽的突然消失會讓孩子恐懼不安,會加重孩子入園焦慮。所以,媽媽可以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堅定的認為,無論媽媽在不在身邊都是愛我的,這一點對入園至關重要。

3、提前認識幼兒園。入園之前的暑假,我買了很多幼兒園的繪本,每天和小壯閱讀幼兒園的故事,小壯對幼兒園有了基本的概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會解決孩子入園哭的問題,小壯可以喜歡讀幼兒園繪本,但入園還是哭了一個月。在我們平和的陪伴下,他很快適應了幼兒園,在幼兒園快樂成長。

孩子到了3歲就會有融入社會集體的願望,這是孩子發展的心理需要,所以父母不必太焦慮,只要做好前期準備,耐心的陪孩子度過初入園的焦慮,引導孩子處理幼兒園遇到的問題


慧媽媽家庭教育


就我自身經歷來說,寶寶入園前,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準備。

1. 心理準備

這個很重要,家長需要提前做好寶寶心理工作,告知寶寶要上幼兒園,培養他對幼兒園的喜愛。做不好這一步,後果很難想象。我家大寶一直到現在都會有一兩次的不大愛去幼兒園,我也是醉了,所以現在一直在給老二灌輸幼兒園多好的理念,希望能入園順利。

2. 獨立做事的準備

寶寶進入幼兒園,肯能不會像在家裡一樣事事有人關心,有人照顧。所以要在入園前培養獨立吃飯、獨立喝水、穿脫簡單衣物、獨立上廁所(最起碼的會告知便意)、獨立午睡、能告知自身情況(渴了、餓了、衣服溼了等等)的能力,家長要放開手,儘量多的讓寶寶自己動手去做。

3. 保護自身安全準備

進入幼兒園寶寶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一些可能導致危險的事物或活動,家長要教會孩子保護自身安全。比如:不能把玩具或橡皮泥、蠟筆之類的東西放嘴巴里、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桌子旁邊打鬧、不能爬高、玩遊戲的時候要守秩序等等,老師可能會管,但是要提前給小朋友灌輸一個安全意識。

4. 交際能力準備

幼兒園是個大集體,進入幼兒園就會和老師、和小朋友會和小朋友玩,要想順利融入大家庭,需要寶寶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基本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要牢記、學會分享不自私、學會交流和謙讓。

總結了這幾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希望寶寶順利入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