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很多人到中年才懂:能平淡生活是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到中年回首看,

豪邁激情需懷念,

忍聲不提當年勇,

方悟人生是循環。



調皮小饅頭


你好,我是莫奈醒了!

很多人到中年才懂:能平淡生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非常理解和認同這句話。每個人從幼年成長到中年大叔,家有老也有小,都經歷了無數溝溝坎坎,也都會收穫不少碩果和幸福。撕逼的愛情與菜米油鹽的婚姻,虧空的生意與日進萬貫的喜悅,職場的晉級與不如意,安家添子的快樂與家庭的重擔都在人到中年之際全部品嚐。可是,到頭來卻發現:再回首,背影已遠走,再回首淚眼己朦朧。往事不堪回首,有些夢想,只要我們當初多一些執念,也許就收穫了。有些人,只要我們當時把握住,或許就收穫了。有些話,只要我們當時沒有說出口,或許就不會傷害到別人了。人到中年,儘管都看透,看開了不少,但再去改變或者再去收回,一切都回不去了!如此感悟,又怎能那麼容易平淡得起來呢?既然懂了也不容易平淡,那就請,努力地過好每一天。因為生命並不是無際的天際線。它有盡頭,我們應當珍惜。

1,時間並不是萬能的解藥

都說時間就是個萬能的解藥,所有的事情,都會被它消磨殆盡。可是我們很多中年人卻發現,時間從我們蹣跚學步開始,到三十而立,再到中年本應不惑的年紀,每當自己真正掏心掏肺之後,過去的大部分留下的遺憾和創傷還真不是萬能的幫你撫平。有些坎兒,一生都邁不過去。有的人做生意或者炒股虧空後,表面上看起來過了那麼多年已經不再滿臉遺憾了,可內心卻滿是傷痕。有的人本來官場晉級了,可是稍不留神又被降下來了,再想努力去爭上游,卻發現年歲到了,已經是年輕人的世界。於是,這一類中年人表面上看起來的都是雲淡風輕,但是內心深處,很多人對很多事卻無法釋懷。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儘管把很多事,很多人,很多物質看明白了。可同時也懂得了想要平淡地生活並不容易。

2,捨得,放下,忘掉其實並不容易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這句話說的人的一生忙忙碌碌所謂的追求,到頭來,人們發現到了中年等一切看透之後這些也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實際上,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只是一種境界,中年人想要做到實在太難。捨不得,放不下,忘不掉就是人生三大精神枷鎖。你想去過淡泊的日子,可你能拋棄你的家庭嗎?你想忘記你過去的遺憾,可你內心總是希望哪一天能有機會再把它實現。你沒有足夠的錢,管不了還在平窮生活中的兄弟姐妹,可是你卻又總是放不下。面對這些事,這些人,想進一步去一一落實,解決,可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這樣的資格和能力,而退一步卻又發現捨不得,放不下,忘不了。人到中年,似乎一切都看明白了,可是明白了不代表平淡了。

3,經歷是刺蝟 讓你無法平淡

有的人,你沒有經歷感情的分割,就無法體會到別人的傷痕累累,有的人,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中年失子,你就無法觸摸到這位中年人內心底線裡的那種脆弱。每一個人,都是凡人,別人當年讀書成績比你差得遠了,可是一個機會讓他走上了陽光大道,可自己卻數十年不前,人到中年反而卻還艱難地活著。每個中年都有一本屬於他們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劇本不同,經歷曲折,但都貫穿了一段愛,也穿插著一份好工作,失去了就不再。社會在前行,每個中年人卻未必都在前進。平常老百姓如此,他們的不平淡在於生計。家產萬貫的大富豪也不例外,他們的不平淡在於原本有希望做得更大更好,但卻並沒有如願。黎民百姓,達官員富人無論是誰,人到中年都會有一種刻骨銘心的痛。每個人的經歷,就是一個刺蝟,時刻刺疼著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去懂,因為你沒有那麼多精力,自然感受不到刺蝟的扎痛,你沒有經歷過中年人以前所經歷的一切,就很難大言不慚的勸他們大度。

所以說,人這一生,到了中年才會明白:一切的得與失,無非就是名,利,情。作為每一個凡人,儘管直到中年我們才參悟過來,也懂得了平淡的生活並不容易,那就努力地過好每一天,把自己,把家人照顧好吧!因為,餘生也並不長,能放鬆的時候,就放鬆些,不要讓自己總是把人,把事,把錢端著。讓心多一點自由,心輕了,快樂就會多一些的。


莫奈醒了


這個問題讓我沉默好久,想起去年底的一天,我的侄女對我說,你和我講講人生吧。我說你才二十幾歲,沒有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即使講了你也不會理解。何況你現在過的生活便是最好的生活。父母身體健康,沒有家庭,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簡單而快樂。

侄女說,我可羨慕你們了,退休了,每天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說那你看見姑姑想怎樣就怎樣,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了嗎?她搖頭。

其實我想告訴侄女,姑姑多想回到你那個年紀,回到生活的起點,把那份平平淡淡的生活抓在手裡,好好珍惜!

奈何我已人到中年。過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年紀,到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年紀。我才發現生活的殘酷剛剛顯露出來。我也終於明白了那句話:五十歲生活剛剛開始。

我曾無數次地想象過我的中年生活,雖然不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最起碼也會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然而一路征戰到中年,丟盔卸甲後才理解了李白那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老同學老同事聚會總有幾個人缺席,有的看孫輩,有的照看年歲大的父母。

一個是我們生的人,一個是生我們的人,哪一個痛了,我們的心都會痛。

我想即使中年有萬般不堪,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生活的縫隙中也要好好活著。畢竟這是屬於我的中年!


尋找情緒的出口


人到中年,面對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境遇,如果家庭情況可以,也許你還能生活的不錯,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的人,壓力會越來越大。

我跟我老公從小家裡條件一般,雙方父母都沒有養老什麼的,平時積蓄更是沒有,現在還養了一個小孩,一家五口人,就靠我們倆的收入,前幾年,因為小孩上學在佛山貸款買了房,一開始原本想五年還完,每個月5000多,還了幾個月承受不住,又去找銀行延長貸款期限,每個月還2000多,今年遇上武漢疫情,一直沒關在家裡,沒有任何收入,平時不在農村,也沒有種菜,全靠買高價菜,已經很久沒有吃肉了,天天青菜,菜薹,大白菜,這次疫情也是對中年人的一種考驗吧,你平時的應對風險的能力

我家大姑子與人合夥在利川開服裝店,前年年底開的,投了幾十萬,去年生意不錯,小賺一筆,另外又開分店,結果沒兩個月因為商場消防不過關,店子被迫關門了,現在又因為疫情,老店遲遲不能開門,剩的冬款,新季春款都沒辦法賣,保守估計是十幾萬。

現在中年人都面對很大壓力,能夠過上平淡生活實屬不易,但前提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價值和抗風險能力,這才是平淡的基礎


湖北伢小麗


年今五旬,也由過去的青蔥歲月,經過時間的長河變成了苦逼大叔,這五十年,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有時候人生的機遇可能只有一次,如果抓住了,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自己小時候初中畢業,在小山村裡跟著老父親種過地,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成八瓣,然後出去市裡面在一個小殘疾人工藝品美術場打工,一個月60元,經過自己努力考上了洛陽師專美術系使用美術設計專業,畢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打工,然後特招到部隊,部隊津貼第一年十幾塊錢,自己表現吐出,調到軍分區,幹了8年,轉業到移動公司工作,也幹了快20年了,特別是這幾年,經歷過汶川大地震,洪澇災害,等,還有過去的親人有幾個也離開人世 ,滄桑鉅變,慢慢的明白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事情你是無法改變,你幹工作再好,有時候沒有關係,有的機會可能達不到目的,人比人氣死人,想想自己的戰友,大部分都回去老家,自己在駐地找了媳婦,買了房子,有一個體面的工作,上班乾的也是自己喜歡乾的工作,壓力也不大 ,知足者常樂,特別是經歷這次大疫情,明白了許多道理,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在歷史的長河,滄海一粟,這是個年齡,平平安安才是真,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過的開開心心的多好,有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事,自己看不慣,但是也是改變不了,順其自然吧。


用戶思塬草堂


我還沒到中年就感覺,想要平淡的生活真的不容易。

從懵懂無知的青春,奮鬥到結婚生子,總覺得找到個依靠,老公孩子熱炕頭,天天老公上班,我帶孩子,老公回來,我做一桌好飯菜,一家人吃著飯聊著一天的故事,週末帶著孩子出去遊玩,這麼一來,是多麼平淡且不失幸福的事情。然後現實卻打臉了,有了孩子後,意味著上有老下有小,身為孩子的爸媽身為爸媽的孩子,兩個人一刻不敢停歇。

身為孩子的爸媽,孩子小,體弱,感冒咳嗽是家常便飯,醫院的門檻要踏爛了,醫生說還要踏個兩三年,孩子大了就好點了,每當孩子生病,一家人都提不起精神。想要的老公孩子熱炕頭,無非現實裡要有錢,一家人要吃喝,要房貸,要車貸,有時候還要網貸,我的娘啊,就差把自己貸了。沒有壓力那就給牛吹天上了

身為爸媽的孩子,爸媽年齡也不小了,身體狀況也開始出現危機,今天這不舒服,明天那腰疼的,都是年輕時養育我們遭的罪,他們養我們大,我們養他們老,養老也要錢啊,所以我們還是要拼命幹,還沒到中年的我,已經開始喘息不得。

哎,做人難,難做人,只要是人,想平淡都難


小曹菇娘


我82年出生,屬狗,現在也算是中年人了。人到中年確實懂得了很多事,包括感悟“能平淡生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一句話。小時候,我們年輕力盛,初生牛犢不怕虎,立誓此生定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折騰,最後還是落個遍體鱗傷。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讓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不得不降低了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磕磕碰碰走過了半輩子,經歷過很多事情才盎然回首,才懂得:這一輩子,能平淡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其實,這樣也不是什麼壞事,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原始,最真實的生活。


小石五筆


人到中年,要淡看成敗

在打拼的路上,無論是順風順水,還是逆水行舟。心中要牢記得意莫忘形,得意莫炫耀;失意莫灰心,失意莫失志。也許經歷太多的磨難和考驗,我們才會加速的成長和堅強。相信“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走過山高水長,走過花紅柳綠。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要居功自傲,而要用一顆平常心淡然處之。如果暫時夢想無法如願以償,也不要怨天尤人,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你真心渴望做成一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人到中年,要心態平和

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迷惑,不要庸人自擾!在追逐幸福生活的路上,金錢名利固然重要,但不要好高騖遠,因為太多的慾望就是痛苦之源。當你身體揹負的太多,身心就會越來越累,只有輕裝上陣,才會快樂的前行!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如果盲目地苛求,不厭其煩地攀比,就會失去自己生活本來的快樂。“有了物質,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只有好的心情,平和的心態;遠離莫名的抱怨;減少沒有意義的嘆息;拋棄不切實際的慾望;自己才會心平氣和!

人到中年,要學會取捨

和自己喜歡的人相處最快樂,和喜歡自己的人相處最幸福。與善者為伍,與智者同行;遠離負能量的人;遠離虛偽的人;遠離勢利的人……遇事要多替別人想想,不要給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每個人都有生活的壓力,要牢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因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所以不求大富大貴,不求活的轟轟烈烈,只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家人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生活。惟願做一個心中有愛、有情有義溫暖的人,做一個只為取悅自己的人。“因為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

人到中年,要快樂的生活

首先要擁有樂觀、向上、良好的心態,擁有簡單的思想;簡單的生活方式;知足常樂;好運和幸福就會伴隨你的左右。學會不爭不搶,不斤斤計較;不卑不亢,不自尋煩惱;善待他人,懂得感恩,快樂的生活就會擁抱你!

走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慢慢才知道,人生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痴醉,才會快樂;生活要有一半明白有一半糊塗,才會幸福。人心如天空一樣寬廣博愛,就會包容的更多;人心如大地一樣廣袤踏實,就會活的心安和快樂!

人到中年,要好好的成長

“我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走好自己的路,不忘本真,不忘初心,與日健康的成長和成熟,就是生活賦予我們最大的恩賞!“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的請教,認真的學習;豐富自己的內心;才會更好地充實自己的人生!

每天帶上自己溫暖的微笑,堅定的信心;無畏的勇氣;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家人;做好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要仰慕別人,不要嫉妒別人,因為自己就是獨一無二、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感恩昨天的所有相遇;祈禱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吧!

趁歲月靜好,趁你我不老;

趁風景正好,趁豔陽高照……

只要心中有愛、有陽光、有希望,

相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心若浮沉,淺笑安然!








標峰理評論


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個人能過平淡的生活,其實並非易事。

*少年輕狂,追逐很多夢想,不甘願過平淡的生活。

少年、青年時期,是一個人為人生奠基的時期。有理想、有目標、有抱負,併為著自己的夢想去付出、去奮鬥。整天是熱血沸騰,整天讓青春激情燃燒!

少年、青年,但凡都是在這種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或跳躍、或勵志、或貪玩、或打拼中度過。

別說本身就不能過平淡的生活,即便有現成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大多數人也不甘願接受,因為他們心中嚮往憧憬的,是天馬行空、是萬里鵬程、是輝煌人生!!

*當你折騰的精疲力竭,曾經滄海;踏遍過千山萬水,穿越了幾度春秋;感受了人情冷暖,閱歷了世態厭涼……你終於讀懂了這些人生的感嘆:

“人生如根蒂,飄如陌上塵”;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言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當看破紅塵,參透人生,已是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懂得——平平淡淡的生活,其實就是安定幸福的生活。

但中年人,也依然有不同的生活。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有的人,參透人生,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能如願過平淡的生活,珍惜平淡的生活。——這種人生,就是幸福人生。

【有的人,雖然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想過平淡的生活,但已為時已晚。比如說已失去健康、已造下無法挽回的罪責等等——這樣的人生,只能空有嘆息、空餘遺憾。

【還有第三種人,即便已人到中年,但仍然不甘心過平淡的生活,依然折騰不已,難以安穩下來……

現實和歷史告訴我們:平淡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本真;健康、安定、平和、樂觀,才是人生的真蒂。


竹林幽聽雨


一看到人到中年四個字,總會讓我想起海子的詩句,“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除了周遊世界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事之外,其它的我想也算是平淡生活的種種吧。人到中年,半生已過,看盡人世間的繁華,閱盡半生的酸甜苦辣。本該平淡從容是真,然而回頭一想,不盡然亦。

人到中年,是三十而立的以後,還是四十不惑的開始?亦或五十而知天命的一族,在這個生活、醫療條件相對較高的社會中,五十也應該是中年吧。而放眼看看我身邊的60、70、80後大多數人仍舊每天從日出到黃昏穿梭於屬於他們營生的地方。

上班的時候,單位附近有很多小吃攤。每天清晨一早各色年齡的攤主就開始忙碌,二十出頭的小夫妻、三四十歲的大哥大嫂,還有打下手的五六十歲的老人。陸陸續續來吃早餐的更是五花八門,不過還是以中年人居多。有的是男人騎摩托車帶著女人在車上買飯的;有三四個打工兄弟湊在一張油膩桌子周圍吃油條豆汁的;還有一些剛下夜班的中年男女買飯回家吃的......年輕人也有,但是我看到的還是中年的多。

在我們這個小縣城,收入不高,房價本市排前三的地方,同事、同學、朋友大多數湊一起吃飯話題永遠避不開誰買房、誰買車、誰家孩子成績咋樣,買房買車一把掏就喋喋不休的夸人家牛氣,按揭貸款者就嫌人家窮嘚瑟,連眼神都不一樣,現在想起來都能想象得出那一瞬間出現的兩個大“眼白”。而這些圍坐吃飯閒談者哪一個不是中年,哪一個又能平淡生活。

有時候我想所謂人到中年、平淡生活,對於大多數人都是一種想一下後的瞬間即逝,它只能是讓你在煩躁的時候轉移一下注意力或者是一種經歷生活磨難痛不欲生的自我調節。

想真正歸於平淡,只不過是人的一種思維和伴隨思維意識真正能做到的一種平淡,這種平淡可以解釋為與世無爭;這種平淡可以是領會到生活給予的真諦而去感嘆;這種平淡亦可是“朋友千萬知己一二人”的與人相處;這種平淡可以昇華到靜看雲淡雲舒、曉看日出暮觀霞......但無論是哪一種平淡,我想都是一種真正的修為,而這種修為真的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