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有一對夫婦,太太主外,先生既不主內也不主外,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先生總是覺得累,還沒有什麼毛病,特別喜歡躺著看書,看電視,書卷氣十足。這對夫婦性格十分不同,太太聲音脆響,先生聲音低下,兩個人經常因為聲音大小而爭吵。在一場意外的大雨中,兩個人同時淋雨,太太沒事,先生病了。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辨識氣虛體質

可以簡單判斷一下,這位先生有些氣虛。從中醫角度,人體的“氣”分很多種。不說哪種氣,單從氣的總體功能來講,首先氣有溫煦的作用。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氣虛體質的臨床症狀

容易感冒

氣的溫煦除了溫暖皮膚,還溫暖五臟六腑,這種溫暖是氣的能量在釋放。顯然它是無形的,看不見的,就好比下雨了,穿了一件隱形的雨衣。如果這個雨衣壞了,不起作用了,遮風擋雨的作用就弱了,風雨就容易侵襲你,人就容易感冒。所以陽虛體質的人怕冷,還經常見到一部分氣虛體質的人也會怕冷。 如果五臟腑的氣不足,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各種表現全都出現了。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不愛說話不愛動

有些人看起來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愛動,為什麼?氣不足。本來氣就弱了,身體就會選擇保持安靜地待著。氣虛體質的人總是沒精打采的,特別容易累。別人能跑100米,他走20米就得休息,說幾句話就要狠喘一口氣, 聲音又輕,你聽著費勁兒,他說著也費力,讓他快點吧,也是上氣不接下氣。氣虛體質的人經常會有身體涼、不溫暖的感覺,尤其是出過汗以後。其實這是氣虛體質之人自汗造成的。中醫講氣虛汗多,如同冬天裡關不上的一道房門,熱氣外出。所謂氣虛血瘀,人就表現為語音低落,心虛氣短,面色晦暗。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稍微運動就出汗

白天氣溫不高,也沒幹什麼重體力活,稍微活動就出汗,汗還嗖嗖的冷。這是為什麼呢?一方面是衛氣不足了,如果把衛氣比作士兵,腠理就是城門,腠理是什麼?腠理就是皮膚或肌肉的紋理,皮膚的紋理是皮腠,肌肉的紋理就叫肌腠。衛氣主導腠理的開合,就像士兵把守城門一樣。兵弱,不能很好地把守城門,津液就變成汗液往外跑了。另- -方面機體能量運行需要一個推動器,這個推動器就好比氣的溫煦作用,氣虛了,氣不足了氣的溫煦功能就發揮不出來了,氣的溫煦功能就弱,還往外走津液,同時進一步損傷氣的溫煦,豈不更冷。本來不熱,這自汗是怎麼發生的呢?主要還是你自己的門戶大開了。

舌頭大有齒痕

氣虛的人舌頭很大,沒什麼血色,仔細看還有齒痕。什麼叫齒痕?就是舌頭兩側都印上齒印了!齒痕不是硬咬上去的,而是舌頭大,跟牙齒撞到一起了,而且因為又是虛胖,舌頭輕輕擺在那,地方不夠大,牙齒也就給留下個痕跡。

脈弱,指細而無力,較綿,你得很用力的地按,才能摸到。除了這個弱脈,還有緩脈,緩慢搏動就是緩脈。別人一息六次,你能只有一息四次。怎麼回事?還是氣虛。充盈血脈,靠心氣來推動!氣不足,推動的力量就不夠,脈搏當然比別人慢,比別人弱了。

氣虛體質——元氣先天不足,後天失養,附調理方法

氣虛體質的保健法

氣虛體質者體力和精力都不足,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常表現為少氣懶言、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且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飲食保健:常用的補氣食物可選小米.粳米、糯米、莜麥、胡蘿蔔、香菇、豆腐、馬鈴著、紅著、牛肉、兔肉、雞肉、雞蛋、鰱魚、黃魚等。這些食物都有健脾益氣作用。

運動:導引保健根據自己的體能,可選一些傳統的健身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等。

重要提醒:以上乃中醫臨床的靜態經驗總結。只有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才得萬全。不經辨證而貿然應用,是不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