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秦始皇沒有向西開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我們知道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他先後征服了秦國周邊的巴、蜀、義渠等非中原文明地區。然後向東又經過幾代秦王的努力,在嬴政這一代先後統一了六國。中原一統後向南集五十萬優勢大軍,兵分五路,南征百越。前後共三次征戰,終於統一了南方地區。南方戰畢,剩下的只有西方和北方,但是秦始皇為何偏偏優先選擇了進攻北方匈奴呢?

對此,有人給出答案說是西部地區偏僻荒涼,多是以荒漠為主,該地區不能種植農業,即使打下來也沒有用途,對於以農耕業為主的中原王朝來說沒有吸引力,所以不值得興師動眾的去征討。還有甚者說西方沒有“長生不老藥有”,所以秦始皇對於西征這件事不感冒。


秦始皇沒有向西開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秦朝疆域圖


事實真的如此麼?首先拋開第二個答案的“玩笑話”不談,單就第一個答案來說就已經錯的離譜了。

奪取西域地區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都有很大的利益可圖。政治上至少擴充了王朝的疆域,而且還鞏固了邊防,甚至還能聯合進攻匈奴;經濟上更是能發揮西域地區的的核心價值,從後來歷史可以看到這裡是“絲綢之路”核心路段,“葡萄美酒夜光杯”這些都是來自西域地區。軍事上這裡有上好的草場和馬種,“汗血寶馬”就產自這個區域,戰馬在古代的軍事價值跟現代的坦克差不多,其意義不言而喻。所以說對於這麼大的“寶藏”,秦王朝不感冒是無法理解的。

那麼面對這麼大的利益而不去圖,只有一種解釋——進攻西域有個巨大的困難。難道秦軍的虎狼之師會怕區區一個大月氏不成?當然不是,雖然大月氏戰鬥力不容小覷,但是對於秦軍來說這也不算什麼。其實秦軍顧慮的是河西走廊地區,那是一個狹窄通道,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任憑秦軍再多也只能一點點地通過,這無異於白白送命。所以秦王朝沒有直接首選西域地區,而是選擇進攻北部的匈奴。


秦始皇沒有向西開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河西走廊地形圖


但進攻匈奴這不意味放棄西域地區,只是換個方式進攻西域而已,如此這麼說是有其原因的。我們把觀察歷史的視野拉高一點,會看到正好距離秦王朝統一的100年後,也就是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打敗了匈奴的右賢王,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區,這就是著名的“河西之戰”。從此中原王朝與西域諸國之間取得了聯繫,後來還建立西域都護府。霍去病之所以能成功取得河西走廊地區主要得益於他的大迂迴策略,該策略從河西走廊北部高原行軍,繞過狹窄通道,規避了地形的不利因素。而大迂迴策略的實施前提是公元前127年衛青從匈奴人手裡收復河套地區,因為如果沒有河套地區的控制權,漢軍不要說上高原,連黃河都不能順利過去。所以說奪取“河套平原”是關鍵。


秦始皇沒有向西開拓疆域竟然是打不了

霍去病大迂迴策略路線


我們再把視野拉回秦朝。史書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築長城,而蒙恬恰好就在河套地區與匈奴對峙。這麼看秦始皇很有可能就是為這個大迂迴策略的做第一步。那麼問題就卡在了這個點上,對峙期間秦始皇去世,趙高專權,逼死蒙恬,不久秦朝就滅亡了。也就是說秦始皇之所以沒有向西拓展最後是敗給了時間。我想假如再給秦始皇一段時間,相信奪取河套之地後,蒙恬將軍一定會像霍去病一樣採取大迂迴策略奪取河西走廊地區的,進而獲取西域的掌控權。不過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