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是真的嗎?

郜素清


“父母在,兄弟是兄弟,父母去,兄弟是親戚”,兄弟姐妹有血脈關係,假如父母走了,兄弟姐妹真的會不聯繫了嗎?那也不一定,有些兄弟姐妹相處的很好,也有兄弟姐妹不相往來的,親情和愛情一樣,同樣也需要經營。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這種情況也會因人而異。

為什麼兄弟姐妹不來往,或者來往很少呢?

父母去,各自為家

父母在世,連接著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意,撮合他們走到一起,和睦相處。父母既是長輩,又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調和者,不偏不倚,調和各家的矛盾,使這個大家庭能夠和睦相處。

父母去世,兄弟姐妹沒有了對父母的牽掛,各自的家庭又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利益,各自也同樣是父母,也需要為自己的孩子,原來的大家庭這樣分支下去,兄弟姐妹也和自己的父母一樣,各自維護著各自的家庭。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兄弟姐妹就不會聯繫太多,如果遇到什麼事情,首先還是想到自己的一母同胞。

過分的付出大於親情,出現“一邊倒”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磕磕絆絆,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兄弟姐妹成了首先選擇的對象,有些相處很好的兄弟姐妹在這時候就會挺身而出。本來,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幫助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過分的付出會使親情慢慢疏遠。

我父親和大伯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他們倆年輕時候的關係特別好,父親特別聽大伯的話。爺爺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一輩子靠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所以,我們兩家的經濟條件也很一般。大伯喜歡喝酒,喝完酒還會鬧事。曾經因為醉酒和周圍的鄰居鬧的不愉快,為了賭氣,還故意挑釁別人,結果被鄰居家幾個兄弟打了一頓。父親知道以後,為了幫哥哥出氣,結果被打斷了三根肋骨。

前幾年,大伯在地裡種植樹木,需要鋪路,他想省錢,去找父親幫忙。那是個大夏天,特別的熱,父親怕大伯怪他,於是就去了。大伯在旁邊指揮,父親和姐夫兩個人,一塊磚,一車石子鋪了好多天。期間,大伯還總是指責父親和姐夫: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對,父親回到家以後,抱怨他的活難幹,實在是不想再幫他。

經過很多次類似這樣的事情以後,父親也不願意再幫助他,一次選擇不幫,從前的幫助都付諸東流,大伯還責怪父親。

兄弟姐妹如果一味的付出,換來的不是親情,反而會讓不會感恩的人覺得是理所當然,假如付出的比親情還重要,出現了“一邊倒”,那麼親情也會慢慢地被消磨掉。

“共財”毀掉了親情

俗話說:“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兄弟姐妹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遇到些困難,首先會想到自己的親兄弟。兄弟姐妹有一母同胞的血脈傳承,關係比外人更加親密,尋求他們的幫助,總比外人來的實在。

誰家能沒有點困難,“借錢”是我們身邊時有發生的事,兄弟姐妹之間在沒有任何借貸手續的情況下,選擇信任幫助自己的一母同胞,就會面臨“不還”的問題。因為關係比較親密,兄弟姐妹又不好意思張口,往往助長了他們之間借錢的風氣。萬一有一天借錢不還,兄弟姐妹還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至於誰在理,誰理虧,誰都不好評論。

兄弟姐妹因為相互信任共同投資,共同出錢做生意,起因是好事,但是,萬一遇到投資失敗,雙方會因此鬧的不和,如果投資成功,分配不均同樣也會使他們關係不和。兄弟姐妹有各自的利益,誰也不想讓自己吃虧。

兄弟姐妹“共財”,相互幫助也好,共同投資也罷,眼裡不能只有金錢和利益,“共財”也是他們不來往的原因之一。

貧攀富,富嫌貧,家庭的貧富差距

兄弟姐妹的能力不同,他們的家庭也會有貧有富。窮人喜歡攀附富人,富人嫌棄窮人。

大姑家是我們的窮親戚,年輕的時候,大伯就看不起大姑家,我的堂哥、堂姐從來也不去大姑家。大姑夫也幫助他們家幹不少事情,但是,始終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後來,堂哥做生意有錢了,也從來不去大姑家走動。貧富差距,使這兩個家庭的關係越來越淡,後輩的接觸越來越少,顯得很陌生。

兄弟姐妹總有貧富,他們的親情不是靠金錢來衡量的。

父母走了以後,聯繫多的兄弟姐妹也有:

父母去,兄弟姐妹共同維護一家人的親情

父母過世,兄弟姐妹共同維護一家人的親情關係。他們之間相互熱情、相互幫助,經常走動,經常組織一些家庭聚會,增加相互的感情。

感恩親情,感恩付出

別人的付出不是純粹的,懂得感恩,才能使兄弟姐妹的情意更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兄弟姐妹選擇幫助你,你就要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他和他的家人,付出是相互的,學會感恩,兄弟姐妹的親情會越來越溫暖。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不是散了,散了的親情,是沒維繫好,不散的親情是真心換真心。所謂,將心比心,就是你對兄弟姐妹好,兄弟姐妹同樣會懷有感恩的心去回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