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今中外的猛將,哪些在人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他們打了哪些經典的戰役?

漢史趣聞


“活著盡忠,死後盡孝”,我軍頗具傳奇色彩的開國上將許世友,武藝高強,性格剛烈,作戰勇猛,指揮有方,他忠義果敢的性情,功勳卓著的履歷,獲得了人們的尊敬和讚譽。

許世友出生於河南新縣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因貧窮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又到少林寺學習武術,練得了一身好功夫。曾投身於舊軍隊,後返回家鄉,加入紅軍,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


進入紅軍隊伍後,許世友從班長做起,憑著過人的勇猛和高超的指揮能力,逐漸成長為紅軍的高級將領,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屢立戰功,成為紅軍中有名的猛將。

張國濤分裂紅軍失敗後,桀驁不馴的許世友被主席的魅力所折服,從此緊跟主席,至死不渝,成為主席極為信任的愛將。


許世友敦厚忠義,愛憎分明,性情暴烈,不畏權勢,他在建國後擔任軍政要職時,除了關注軍隊建設,也非常體恤人民群眾的生活,甚至退居二線後,也時常深入農村、工礦和學校調查研究,關心生產發展和群眾疾苦,向地方組織提出過許多建設性意見,所以他在百姓心中有著很好的口碑,很受人們的尊敬愛戴。

許世友槍林彈雨中戎馬一生,他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在紅軍時期就以一把大刀,威震敵膽,名揚一時,他作戰時每每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先後十餘次參加敢死隊,並多次擔任敢死隊隊長,數次負傷。


漫關川一戰,許世友以大無畏的勇敢和出其不意的戰術,為紅四方面軍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拯救紅四方面軍於危難之中。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許世友協助旅長陳賡,在香城固伏擊日軍,斃傷敵人200餘人,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其後許世友赴任山東膠東軍區司令員,領導膠東軍民與日偽軍進行機動靈活的游擊戰,打的敵人雞飛狗跳,暈頭轉向。


國內戰爭時期,是許世友先後出任華東野戰軍9縱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前後參加了萊蕪、孟良崮等戰役,率部進行膠東保衛戰、攻周村、打濰縣,一直殺到濟南城下。

濟南戰役是許世友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作,在敵我雙方都認為攻下濟南非數月時間難以得手時,戰役前敵總指揮許世友卻率部僅用8晝夜,就成功解放了濟南城,殲敵10萬餘人,開創了我軍攻打堅固設防大城市的先例,也揭開了國共戰略決戰的序幕。


許世友在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以70歲高齡指揮我軍東線兵團對越自衛反擊戰,嚴懲了入侵的越南軍隊。

許世友上將在開國將帥中,以個性鮮明,忠義勇猛而被人們津津樂道,交口稱讚。主席說:“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鄧小平說:“許世友60年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九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人物”。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