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聯通你我 讓愛生長# 你的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沒看新聞聯播

【導語】

很多學校老師都會留一項假期作業:看《新聞聯播》。一般學生和家長都以為這是為了關心國家大事,積累作文素材。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正文】

《新聞聯播》這個欄目集中了國內語言表達界最精英的人在那裡工作,無論編導還是播音。江湖傳說,中國傳媒大學最精英的學生都去了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最精英的人才才能進入《新聞聯播》。

這檔節目代表了整個中國的形象和聲音,是面向世界的中國窗口。《新聞聯播》其實是個能人彙集的地方。他們做的每一個操作都是教科書級別的。讓初高中學生看《新聞聯播》,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為了讓孩子們學習對於現代漢語的教科書級別的標準駕馭方式,學習她的篇章結構,語言表達。

在我們語文老師看來,每天的《新聞聯播》實際上就是一篇大的議論文範文。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在《新聞聯播》的選材組材和語言表述過程中,表現得最精準,最規範。

聯通你我 讓愛生長# 你的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沒看新聞聯播

(插畫:杜雨洋)

一、例證覆蓋面夠廣才有說服力

在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中,論據是賦予議論文以說服力的重要因素。論據分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兩種。名人名言是道理論據,而事實論據是我們通常說的例證。例證的覆蓋面要非常廣,才很有說服力。

那麼我們以剛才那個“經濟平穩復甦,經濟形勢穩定”這個觀點為例,看看《新聞聯播》的編導們選擇了哪些例證來支撐這個觀點。

第13條,上海加速復工復產,保持經濟穩定;

第14條,重慶多措並舉,加緊復工復產;

第15條,江蘇政策“大禮包”穩生產;

第16條,央企戰疫情穩生產,頂樑柱作用凸顯;以及“國內聯播快訊”中多地旅遊景點重新開放。

這幾條例證覆蓋了不同地區的復工復產

1

有直轄市上海和重慶,而且一個是沿海,一個是內陸

2

有中南地區的江蘇南京

3

有東南地區的福建福州

4

東北地區的吉林

5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浙江餘姚和寧波

如果從地圖上看,幾乎是全國江山一片紅,各個地區都覆蓋到了。

其次,這四條新聞涉及了不同類型的企業的復工復產

1

有外企,特斯拉和上海的各個跨國集團總部

2

有上海的經濟特區

3

有央企,這裡說到了央企生產防護用品和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物資的時候作用凸顯

4

還有中小型企業也在復甦

涉及了不同行業的復工復產

1

有基建,引湘濟淮工程大橋復工

2

有重工業,上海海上石油鑽井平臺交付使用

3

有輕工業,福州的中車長客集團和長春一汽復產

4

有農業,浙江餘姚的蔬菜外運問題

5

有第三產業,多地旅遊景區開放。

這麼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都在恢復生產,這麼大的覆蓋面,這麼多的例證,肯定能夠有效地證明,中國經濟正在平穩復甦這個觀點。

關於例證的作用,我們還可以看一下“抗疫英雄譜”是怎麼選擇人物的。

“抗日英雄譜”每天選擇兩個人物,我們以2月20號的兩個人物為例:一位是武漢某醫院的ICU主任,另一位是部隊某醫療隊的護士長。

1

這兩個人從身份上來講,一個是地方醫院的,一個是部隊醫院。

2

從崗位上來講,一個是醫生,ICU主任;一個是護士,部隊的護士長。所以醫護人員都覆蓋到了。

再以21日的“抗疫英雄譜”人物選擇為例。

1

一位是一名90後的男護士,另一位是一名44歲的女性,社區工作者。那麼他們倆覆蓋了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段。

2

他們的崗位也不一樣,男護士是一線抗疫人員,社區工作者屬於二線抗疫人員。

所以“抗疫英雄譜”

兩天4個人物,覆蓋了方方面面,醫生、護士、軍隊、地方、各個年齡段、各個崗位……方方面面共同證明了,我們中國的普通百姓、普通醫護工作者抗疫的決心和行動。

聯通你我 讓愛生長# 你的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沒看新聞聯播

(插畫:杜雨洋)

二、語言表達要精準、內涵豐富

議論文觀點和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是通過語言表達來來展現的。那麼就要求語言表達要精準,內涵要豐富,才是現代漢語最好的範本。那麼我們看看《新聞聯播》在這方面的精彩表現。

以中國和國際上其他國家或組織進行談判的新聞為例。我們來關注一下這類新聞的語言表達:

如果說“談判是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就說明雙方談得不錯,而且有可能達成了共識。

如果措辭是“談判在坦誠、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那就說明雙方一直在針鋒相對地吵架,或者各說各的,根本沒有達成共識。

這就是我們漢語言的魅力啊!“友好”和“坦誠”這兩個詞的內涵,就讓觀眾看到了談判桌上的事實真相。所以需要你用心琢磨,才能真的讀懂。反過來,如果學生學會了這樣的語言表達方式,那麼他作文中的遣詞造句得多麼精準與精彩啊!

聯通你我 讓愛生長# 你的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沒看新聞聯播

(插圖:王菲 新華社記者)

【小結】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只以為看《新聞聯播》就是知道點社會上的新鮮事,積累點作文素材,那就是在看熱鬧。要讓孩子抓住這全中國最標準的議論文範文,而且是每天一篇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的範文。好好解讀她,學習她,把自己的思維邏輯訓練得非常縝密、強大,然後才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來。因為,“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想落到筆頭上寫出好文章來,那麼你內在的思維邏輯就要非常縝密,非常有條理。

所以,認真看《新聞聯播》,認真琢磨人家是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組材的,人家是怎樣多角度選擇例證的,人家是怎樣巧妙地遣詞造句的,那我們自己下手寫議論文的時候,一定能寫得很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