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小熊

提到宋朝,大家的印象都是偏安一隅的小國家。

宋朝的國土面積是最小的,北宋只有280萬平方公里,南宋的時候剩200萬平方公里。大唐國土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大漢國土為609萬平方公里,清朝為1297萬平方公里。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朝地圖

也就是說,就國土面積而言,宋朝是唐朝清朝的五分之一左右,宋朝是漢朝的二分之一左右。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國土面積的王朝,依然有過跟跟大唐盛世一樣的繁榮時期。

宋朝繁盛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國際化一下:鹹平三年(1000年),宋朝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社會經濟的繁榮從數據上來講遠遠超過盛唐。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可是我們印象中那個經常割地賠款、軍事上屢屢戰敗的宋朝,為何會有這樣的繁榮景象呢?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朝繁榮

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經濟繁榮的背景:自由貿易的興起與發展

在唐朝的時候,像街市上小商販是不能隨便擺攤的,開門店呢要按照國家的規定來,在允許的區域才能進項相關的商業活動。也是就“坊間”——一種城牆圍起來的區域。

這種情況下貿易活動是會受到阻礙和壓制的,社會自由度一般都是由國家主導,不會太大,百姓也不能隨便跑到別得地方做生意。
而在經歷晚唐、五代的戰爭洗禮以後,世家門閥基本上就消失殆盡了,大家階層都屬於平民百姓,所以坊間(一種階層圈子)直接被取消了,於是,一種全新的城市景觀出現,坊與市的界限消失了,就像是我們現在的商業區、工業區、教育區之類的功能區直接就被打散了,全部重新歸0。

老百姓帶著“煎餅果子”攤兒可以到處走,哪裡人流量大去哪裡做生意,自然是逐漸富有起來。

坊巷橋頭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

這些城市促進了市民階層的出現,從此城裡人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帶動了消費能力的提升和商業的發展。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朝經濟

另一方面,宋太祖為了加強皇權設計的三權分立制:將行政、軍政、財政三大權力分開,形成了互不統屬、相互制約平衡的獨立部門,讓各級官員減小了干預經濟的權力,從而利於“自由經濟”的發展。

高度的社會自由,以及海外貿易度使得宋朝的經濟大力發展,所以連紙幣都出現了(宋朝的高度社會自由度使得宋朝在社會動員能力上比其他朝代弱一些,因此在戰爭上宋朝的社會動員能力不足,但是因為宋朝經濟繁榮,政府有充足的財政收入,可以用歲幣來換取和平,後來的朝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大力的控制社會自由度,比如明朝)。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杯酒釋兵權加強中央權力

相對平衡的政策:不重商亦農,也不以經商為恥。

眾所周知,古代很多朝代都是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但宋朝是唯一一個不長期實行以此政策來發展的朝代。

我國曆朝歷代以來都是小農經濟,以農耕為主,所以君王為了自身統治,不可能不重視農業,至於商業,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不務正業,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而宋朝總體來說對這些限制比較寬鬆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太祖趙匡胤像

宋朝的商業繁榮導致了商人數量的增加和經商階層的增多,甚至出現了“全民皆商”的景象,統治階級還放寬了對於商人參加科舉考試的限制,商人的政治地位也就得到了提高。從中也可以反映出來兩宋時期商業的發展與繁榮狀況。

當然,有一方面是因為不斷給少數民族政權賠款,必須從商業上來發展經濟,農業滿足不了需求,而且經商的文化交流對於當時來講是必不可少的。.

總的來說,產生這種政策的原因是既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推動,也有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巧合。

人口的大爆炸: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

宋朝國土面積雖然小,人口數量卻是相當高,達到12540萬。

什麼概念呢?

對比一下:唐朝大約8700萬,漢朝約7200萬。清朝時人口總數達到頂峰,為43000萬。

說起來還得感謝我們的小鄰居越南,在宋朝人口爆炸中發揮重要作用。

越南在宋朝時期,培育出良種稻米品種,史稱占城稻。這種稻米高產、早熟、耐旱、適應性強,而且成熟期很短,只需要50天左右。越南把這種稻米進貢給了宋朝,在整個江南地區推廣後,就流通到全國,這種高產量農作物一下子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

宋朝面積僅為唐朝1/5,為何經濟能遠超盛唐?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朝百姓狀態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飽飯在古代絕對是頭等大事,吃飽肚子後自然就有創造人口的動力,於是宋朝人口大爆炸就順理成章了。

人口多了,人才也就多了,商機也更多,兵源也不愁了,從側面直接影響了宋朝的經濟發展。

總結

雖然宋朝在文化和經濟方面大繁榮,卻因為武將地位低下而使得軍事處於劣勢,又因缺乏軍事要塞(為了得到契丹支持,割讓了幽雲十六州,相當於敞開了北方門戶)給了敵人可乘之機,所以才會在這麼繁榮的經濟條件背景下,政治經濟上不盡人意,才有了我們印象中的“積貧積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