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麥迪在NBA處於什麼地位?

dsshdjdjdjfjf


不請自來,先向題主和各位朋友問聲好!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光看到這麼名字,就足以讓很多的球迷陷入無限的回憶當中!

那時候,NBA還有我們中國人的身影;

那時候,“四大分位”還馳騁於聯盟的賽場之上;

那時候,“03一代”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們;

那時候“GDP”還在老爺子的帶領之下締造著奇數年的傳奇!

麥迪,永遠睡不醒的眼神和那飄逸的幹拔跳投,曾經讓多少球迷沉醉其中!

還有那感動上帝的“35秒13分”,至今還讓球迷們津津樂道!

掐指一算,麥迪已經離開NBA賽場6年多了,塵埃落定,麥迪在NBA處於什麼地位呢?

官方的說法:名人堂球星!

在2017年的時候,麥迪入選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那麼官方的意見麥迪的就是名人堂球星!

但是這種說法有點模糊了是吧,畢竟成為名人堂球員非常不容易,但是也並不算是罕見的榮譽!

在下的觀點:頂級的天賦,巔峰期是一流的球星,二流的歷史地位,三流的球隊領袖!

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說,接下來,在下就一一闡述一下自己的依據!

其一、頂級的天賦

麥迪的天賦有多好,隨便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多得是描述麥迪天賦逆天的文章!

身高203cm,臂展218cm,助跑跳109cm,臥推120kg,這是麥迪的部分體測數據。

這份數據說明了什麼呢?作為一名鋒衛搖擺人,麥迪的身體天賦達到了身高、臂展、彈跳、力量俱佳的水準!

再加上巔峰期他聞名聯盟的“最快第一步”,麥迪真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這具身體天生就是打籃球的!

良好的身體天賦,是進入NBA的必備條件之一,而出眾的身體天賦,則是成為球星的最大助力之一!

在起步上,麥迪就領先了同齡人那麼一丟丟!

其二、巔峰期是一流的球星

能和科比、艾弗森、卡特一起球迷稱為“四大分位”,豈能是泛泛之輩?

麥迪的巔峰期應該是2000年至2007年這7個賽季!

下圖是一份麥迪在這7個賽季當中的部分場均數據單:

這樣的數據單,無論在哪個年代,都絕對是聯盟一流的球星!

麥迪職業生涯幾乎全部的榮譽,都是在這7個賽季中得到的!

7個賽季中,麥迪7次入選全明星陣容(1次替補),兩奪得分王(02-03/03-04),6次入選最佳陣容(2次一陣,3次二陣,1次三陣)以及一次進步最快球員獎(MIP)!

這樣的榮譽,這樣的數據單,說是聯盟一流球星都有點不合適,應該是聯盟頂級的球星!

其三、二流的歷史地位

麥迪的巔峰期很出色,但是傷病導致他的巔峰期只有七八年的時間!

這對於一名普通球星來說,擁有七八年的巔峰期已經非常出色了,尤其是在身負久治不愈的傷病的情況下!

但是在下認為,巔峰期的長短,恰好就是分割球星曆史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是一份麥迪職業生涯部分總數據在聯盟歷史榜單上的排名!

榮譽方面呢,就是前一項的上面,再加上一個最佳陣容三陣(07-08)和4個月最佳球員獎!

沒有總冠軍,也沒有MVP,這是拉低麥迪生涯歷史地位的主要原因!

畢竟這兩項,一項是NBA頂級榮譽,一項是個人的頂級榮譽!

再加上在數據和榮譽方面,麥迪職業生涯的累積並不算非常出色,只能算是排在球星中的中段位置!

所以在下只能在談到麥迪歷史地位的時候,把他放在二流的位置!

其四、三流的球隊領袖

“首輪處男”,曾經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貼在麥迪的身上,揮之不去!直到最後一季在馬刺效力,才算是在形式上破除了這一“魔咒”!

不管是球隊的配置不佳也好,傷病侵襲也罷,但是歷史是沒有假設的!

我們不能假設麥迪如果沒傷病,如果魔術或者火箭老闆不在乎錢,麥迪的職業生涯會怎樣,然後作為依據來說明麥迪的領袖能力,假設怎麼能作為論據呢?

事實就是:在麥迪做一支球隊核心的時候,他帶領球隊最好的常規賽戰績是55勝27負(火箭07-08),排名西部第5!

季後賽雖然麥迪巔峰期參加過的6次的季後賽之旅,場均得分都能貢獻25+的水準(其中4次場均30+),但是尷尬的結果就是,球隊止步首輪!更尷尬的是,2008-2009賽季,麥迪倒下之後,球隊竟然突破了首輪,並且在西部半決賽和當賽季的冠軍球隊湖人,大戰7場才落敗!

在下的心中:一流的球隊領袖就是喬丹、鄧肯、詹姆斯、24號科比等等那樣的,雖然風格不同,但是殊途同歸,最終能夠帶領球隊拿到終極榮譽!

二流的球隊領袖,現在的“開拓者雙槍”這樣的,雖然不能讓球隊進入總決賽,但是至少能保證球隊在季後賽會有所作為,不至於常年的首輪出局!

三流的球隊領袖就是麥迪這樣的,能夠帶領球隊打進季後賽,但是無法掀起波瀾!

至於連季後賽都進不了的球星,那就只能是不入流了!

綜合而論,所以在下關於題主的問題,個人觀點是:麥迪屬於頂級的天賦擁有者,巔峰期是聯盟一流的球星,但是在歷史地位只能排在中上的位置,帶隊能力的確不能算得上強力!

當然,麥迪的職業生涯確實受到了極大的傷病影響,這不可否認!

麥迪的職業生涯已經算得上是偉大了,畢竟這可是被科比認為“職業生涯最難防的球員”的人物!



球童克拉布


麥迪作為NBA歷史上天賦最出色的球員之一,職業生涯有過光鮮的表現。雖然最終未能達到人們的預期,也未能拿到總冠軍戒指,但並不妨礙他成為名人堂球員。

要得出麥迪的NBA歷史地位,需要在榮譽、數據層面進行對比分析。

麥迪在他15年的職業生涯中,收穫的主要榮譽有:7次全明星、2次得分王、1次最快進步球員、7次最佳陣容。麥迪職業生涯場均19.6分5.6籃板4.4助攻,數據總積累為18381分5276籃板4161助攻。

雷阿倫在他18年的職業生涯中,收穫的主要榮譽有:2次總冠軍、10次全明星、2次最佳陣容。雷阿倫職業生涯場均18.9分4.1籃板3.4助攻,數據總積累為24505分5272籃板4361助攻。

可以看出,雷阿倫無論是榮譽還是數據表現,總體上比麥迪更強。因此,麥迪的歷史地位在雷阿倫之下。

卡特在他21年職業生涯中,收穫的主要榮譽有:8次全明星、1次最佳新秀、2次最佳陣容。卡特職業生涯場均17.2分4.4籃板3.2助攻,數據總積累為25430分6482籃板4666助攻。

可以看出,卡特在榮譽上不及麥迪,場均數據也不及麥迪,不過漫長的職業生涯讓卡特數據積累超過麥迪。綜合考慮下,麥迪的歷史地位是要高於卡特的。

結論:麥迪的歷史地位高於卡特,但低於雷阿倫。


我是球球點球,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關注。



球球點球


  在1997年NBA選秀大會中,麥迪以高中生球員的身份,在第1輪第9順位被多倫多猛龍隊選中。職業生涯曾先後效力於多倫多猛龍隊、奧蘭多魔術隊、休斯敦火箭隊、紐約尼克斯隊、底特律活塞隊、亞特蘭大老鷹隊、CBA青島雙星隊及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在16年的職業生涯中,麥迪2次榮膺NBA得分王,7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001年榮獲NBA進步最快球員獎。

  

  2004年12月9日,麥迪在比賽的最後35秒中狂砍13分,並命中絕殺戰勝對手,成就經典的“麥迪時刻” 。2013年8月26日,麥迪正式宣佈退役。2017年4月2日,麥迪正式入選2017年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

  

  2017 NBA籃球名人堂 (獲獎)

  

  2008 NBA社區援助獎 (獲獎)

  

  2007-08 NBA第三陣容 (獲獎)

  

  2007 NBA全明星 (獲獎)

  

  2006-07 NBA第二陣容 (獲獎)

  

  2006 NBA全明星 (獲獎)

  

  2005 NBA全明星 (獲獎)

  

  2004-05 NBA第三陣容 (獲獎)

  

  2004 NBA全明星 (獲獎)

  

  2003-04 得分王 (獲獎)

  

  2003-04 NBA第二陣容 (獲獎)

  

  2003-03 月最佳球員 (獲獎)

  

  2003 NBA全明星(東部票選第一名) (獲獎)

  

  2003 最受媒體歡迎第二隊 (獲獎)

  

  2003 Rich and Helen DeVos社區致富獎 (獲獎)

  

  2003 體育新聞欄目“Good Guys in Sports”職業運動員典範之一 (獲獎)

  

  2003 總經理投票最有運動能力球員 (獲獎)

  

  2003 《體育畫報》孩童票選“最喜歡的運動員” (獲獎)

  

  2002-11 月最佳球員(POM) (獲獎)

  

  2002-03 得分王 (獲獎)

  

  2002-03 NBA第一陣容 (獲獎)

  

  2002-02 月最佳球員 (獲獎)

  

  2002 NBA全明星 (獲獎)

  

  2001-02 NBA第一陣容 (獲獎)

  

  2001-02 月最佳球員 (獲獎)

  

  2001 NBA全明星 (獲獎)

  

  2000-01 進步最快球員 (獲獎)

  

  2000-01 NBA第二陣容 (獲獎)

  

  2000 NBA扣籃大賽季軍 (獲獎)





籃球ing


無冕之王,天賦異稟,才華出眾。35秒13分的記至今無人能破。曾經的姚麥無敵,讓人膾炙人口。在昨日的火箭官推,把麥迪加入了15人歷史最佳大名單。名人堂球員。可想而知麥迪在NBA的歷史地位。



我與書豪睡冰箱


本人99年開始看NBA,當時央視錄播了一場湖人的比賽,當時那個捲毛打球看起來非常舒服,於是就愛上,那個男人即是縱橫籃壇20載的黑曼巴~科比-布萊恩特!

同期也買了很多之前的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的比賽錄像光盤!

再後來的全明星賽場上一個跟腱很風騷的魔術球員一招打板自拋自扣,亞麻跌,好風騷的~翠西-麥克格雷迪!

麥迪雖然沒有太輝煌的職業生涯,但其巔峰時期風騷銷魂的球風,誰與爭鋒的得分能力,首屈一指的影響力(從當時阿迪達斯球鞋第一銷量可略見一斑)保證了麥子能在聯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退役幾年毫無阻力的入選名人堂就是給予其最大的褒獎!





上帝視角Wkf


先說說喬丹生涯末期,NBA這時急需一個門面或者說一個傳承,這是就有了各種喬丹接班人,有艾弗森,有科比,有卡特,但魔術期間的麥迪,一度成為最被看好的那一個,於是有了聯盟四大分衛時代,由於麥迪始終季後賽突破不了第一輪,於是便選擇離開魔術,來到火箭和姚明聯手大幹一番,無奈兩人相繼受困於傷病,最終也沒有取得任何成績,這也成了麥迪職業生涯被黑得最多的一點,但在火箭時期麥迪完成了35秒13分的奇蹟,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吹捧這個,因為這個奇蹟的本人,也象徵著不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不認輸的比賽態度,也是美國人所推崇的一種精神,所以正因為如此,麥迪為成為眾多現役球星的偶像,也只有作為對手才能明白麥迪的強大,所以什麼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麥迪已經入選籃球名人堂,這足以肯定他的職業生涯的偉大和籃球領域的貢獻,也許他自己的唯一遺憾就是未能帶領球隊奪得總冠軍,但歷史上的無冕之王還少麼?



一日浮生


特別想說這一點,有時候不如愛一個隊,愛一個人特別難,他退役了,基本上很難有他的消息。就如我們一樣愛情不能轉移,偶像也很難。

像我這個年紀的,都是科比和詹姆斯的粉,我只是抓住了麥迪最後的巔峰一瞬,就是22連勝的時候,21連勝是打夏洛特山貓89-80應該是,麥蒂30分。22場是打科比的湖人。

他的巔峰真的如花一樣就凋零了,季後賽打爵士,有主場優勢的情況下被下克上。之後打打停停,基本上隨著時光,姚麥都離開了德克薩斯。

說到麥蒂地位,我只能說不高,同時期的話,在科比艾弗森之下(科比五冠加身得分王MVP都有,艾弗森同是無冕之王和得分王,有MVP加身,更重要的是艾弗森比麥蒂更符合第一滴血的藍波),整個歷史地位。從上古怪獸算起,更是不進前30名。但在我們這一代心裡,四大分衛都是number one,在我心裡,麥蒂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男人(現在的大叔 手動滑稽)


六歲半講故事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是一個全面的籃球得分後衛,也是NBA聯盟最好的得分後衛之一,NBA聯盟連續的二屆得分王,曾經與中國球星姚明一起在休斯頓火箭隊效力,與09-10賽季被交換到紐約尼克斯隊,10年夏天底薪簽約底特律活塞,在火箭隊效力之前,曾效力於奧蘭多魔術隊和多倫多猛龍隊。

中文名: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外文名: Tracy McGrady

別名: 麥迪、T-Mac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佛羅里達州Bartow

出生日期: 1979年5月24日

畢業院校: Mount Zion Christian Acad. HS

身高: 2.03米(6英尺8英寸)

體重: 101公斤(223磅)

運動項目: 籃球

所屬運動隊: 底特律活塞

主要獎項: 進步最快球員:2000-2001;

2次NBA第一陣容

2次NBA第二陣容

1次NBA第三陣容

7次入選全明星首發陣容

2屆常規賽“得分王”

生涯最高分: 62分

球場綜述

他是一個全面的得分後衛,也是聯盟最好的得分後衛之一,聯盟連續的二屆得分王。他的中投準確、突破犀利,而最足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在空中滑翔時那靈機一動的想象力,他的扣籃有時候像霹靂一樣石破天驚,有時候又像柳絮一樣柔韌優美。憑藉一雙長臂、出色的滯空、驚人的爆發力和勇闖禁區的決心,他已經成為NBA諸隊最頭痛的對手。在三分球和罰球命中率方面也有了長足進步,曾經35秒砍下13分。

[綜合評價]

NBA最頂尖的球員之一。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頭腦上,天才型球員,這個詞組是用來評價McGrady最適合的詞語。

[進攻]

無論是行進間的運球變向,空中大幅度的轉身滑翔,還是進攻時候合理的變換節奏,他懂得如何閱讀對方的防守層次,很少會犯錯。換句話說,除非他手感欠佳,少有人可以防死他。1 VS 1 KILLER,T-MAC擁有優異的腿步反射神經以及爆發力,突破的第一步步幅極快而且大,很多球評認為是繼前魔術隊友Grant Hill之後最快的exposive first step(在這方面得到相似評價的還有黃金期的Sprewell、Wade等球員)。 但是近年受到腳踝傷勢的影響,在比賽中很少展示。依靠天生的節奏感和大步幅來擺脫對手。傳球視野開闊,敢傳而且能傳,特別是依靠身高能作出跨越半場的橫向精妙長傳。但是也有超低級失誤出現。總體上來講他的傳球水準在一般PG之上。可以作為進攻直接的發起者,也可以作為進攻的第一指揮者,對於高低位檔拆的變化判斷還有待於加強,在今後他的傳球手段還有提升的空間。優異的跳投手和優秀的突破者,得分手段多集中與17尺範圍的跳投。低位背身力量還不夠好。突破的區域集中與底線和四十五度角,禁區弧頂正面大幅度變向突破較少。底線是突破的走廊,成名絕技是在底線死角依靠爆發力和柔韌性擺脫對手切入(2001年對雄鹿隊的季後賽)。在奧蘭多的幾年中,T-MAC也大幅度的開發出了外線的能力,但是也造成了他的出手有1/3左右是三分線外。由於在同位置上出眾的身高驚人的翼展,在外線蓋掉T-MAC的投籃就好像KG沒有拿到兩雙一樣能成為新聞。由於受到傷病影響,在進攻中過多的依靠投射,並不是很經常性的進入內線賺犯規DRAW FOUL也成為進攻中T-MAC被人所詬病的唯一缺陷。面對進攻手段多樣化無死角的T-MAC,如果安排在SG位置,可以說是NBA有史以來最高的得分衛。

[防守]

T-MAC以防守幹髒活起家,98-99年度成為聯盟蓋帽和前場籃板前20成員中唯一的後衛球員。他的防守天賦來自與他的超長臂展和優異的空中優勢,1對1情況下,很少人可以在他面前討的便宜,對於空間的把握和球路瞭解使得他一直以來是後衛中的蓋帽高手,但是轉隊奧蘭多之後由於承擔了球隊較多的進攻任務,他在防守意識方面有所鬆懈,心態也起了變化。T-MAC也不是個完善的正面外線防守者,重心較高和集中力不夠使得在正面時有漏防現象,但是對於低位和背身的防守,他有的時候可以作為PF上去硬頂。總體上評價,Mcgrady的防守受到其心理興奮程度和集中度的影響較大。不是一個很好的全職防守者。但是作為一個非常全面的核心球員,他的補防輪換意識在得到加強,也開始在防守中能及時提醒同伴。能利用長臂很好的干擾底線的球員,正面很少有賭博性的抄球表演。 但是在膝蓋受傷之後,由於運動機能的下降,防守的能力有所下降,難以恢復往日的風采。

[其他評價]

以“打的漂亮”和“自己球隊贏球”為人生首則的T-MAC,籃球智商很高,策應能力屬於聯盟頂級水準,懂得合理的使用分配體力和協助隊友做好本職工作,儘管出手較多,但是很少有他很獨的評價。籃球場上根據具體情況的創造能力強,自拋自扣的自助式灌籃成為他ALLSTAR GAME的保留節目。

[最後時刻]

在奉行依靠防守最後時刻定勝負的火箭隊,T-MAC打出了生涯最多的CLUTCH PLAY,在懸崖邊緣拉回球隊,手感和勇氣都沒問題,是最後時刻絕對可以依靠的核心,但是T-MAC的問題在於最後進攻時段的選擇上,他多數是相信自己的手感,喜歡使用跳投。而不是進入內線造犯規。這給了對手較大的防守心理準備。

[領導能力]

與球場上天馬行空高來高走的華麗球風不同,T-MAC如同他的名字TRACY一樣內向而敏感,為人隨和低調,少有緋聞,NBA少見的居家男,業餘時間甚至有點沉默寡言,也是不合格的更衣室領袖,他的領導能力大半來自於他的球場表現力和求勝慾望,一旦他目標明確,隊友就容易被他的超人能力所感染和他並肩作戰,2003-2004年度球隊21勝61負的戰績不能抹殺他連續三年帶領魔術殺入季後賽的功績。2004-2005賽季在6勝11負的開局下接管核心球員重任以50勝指標成為西部第五,至今未通過季後賽第一輪,很少插手球隊業務。但與魔術隊管理層有衝突史。

[閃光時刻]

2003年2月21日,面對東家魔術轉走自己最死黨的拍檔麥克·米勒,滿心怒火無處發洩的T-MAC面對昔日的王朝公牛隊三節不到狂砍了52分,第三節的後段和整個第四節(用時33分鐘)就再也沒有上過場,時任魔術教練的Doc Rivers倍感唏噓的評價說:T-MAC還有好友的話,我們會一個一個把他們交易出去。2003年3月9日,T-MAC繼續延續瘋狂表演以一己之力只用了半場就把掘金斬與馬下,31分鐘砍了43分不算太稀奇,但是其中上半場27分,第二節單節25分都打破了Brooks Thompson、Shaquille O'Neal保持的球隊記錄,也是NBA10年來最瘋狂的一次半場得分表演,上半場結束的時候更衣室兩位老將的對白耐人尋味,Darrell Armstrong 說:進更衣室的時候我都傻了,半場掘金全隊比T-MAC還少拿了5分。曾經在奇才與神並肩過的Chris Whitney說:18分鐘拿個22分24分我看了多了去,但是如此驚人的長坂坡表演真是不可思議。2003年3月間,麥迪連續14場得分超過30,場均37分,命中率50%,視包夾圍堵為無物,殺人如麻,整個聯盟為之瘋狂。2004年1月26日,魔術客場98:99惜敗騎士,T-MAC上場25分鐘砍下36分(半場34分),在第三節快攻上籃中扭傷腳踝離場。但他在三分線外手感火熱8中8,平了當時NBA的半場三分記錄。傷愈復出的小皇帝LeBron James賽後心有餘悸說:好在他下場,要不肯定又是50分的比賽,就算按在臉上都照進不誤,這肯定是我見過最可怕的投籃表演。2004年3月10日,單場瘋狂砍下62分,成為繼Shaquille O'Neal之後又一位60分俱樂部成員。開場前18分鐘,T-MAC24分,奇才全隊23分。第四節體力不繼的T-MAC11投1中罰丟了9球。完場時刻,T-MAC手指向天一臉陰沉的退場。對位並也拿下賽季新高的G Arenas說:我全場都在努力跟上他,但是我被射爆了。2004年12月10日,最後35.0秒砍下13分(4個三分球/一個加罰球),率隊在最後時刻大翻盤掀翻強敵馬刺,在如此短的時間如此大量的連續得分被成為奇蹟也不過分。在場的姚明賽後評論:這樣的比賽換別人來打200年一場,T-MAC來50年一場。








文強體育資訊


奇蹟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