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拍照片時的觀察能力怎麼培養?

勇於守舊


拍照怎麼培養觀察能力

剛開始拍照沒方向,對眼前所有物體不敏感,按快門也不知道為什麼按下去,拍出的照片也不知道重點是什麼。

要培養這種觀察能力,給你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1.找有形狀的物體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形狀,如矩形、三角形、多邊形、圓形和不規則的圖形等,只是你太習慣了這種環境而忽視了它們的存在。

如下面這張環境雜亂的圖,你會肯定會覺得太不起眼,連拿相機的慾望都沒有。

仔細觀察下,它雖然亂,但有很多的矩形和線條,最重要的是有一道很好的光,把矩形的鐵門和窗戶投在牆上形成了平行四邊形。

投影、光和窗戶就是個統一的整體。

對圖片進行了裁減後,形狀和線條非常突出,就不會那麼亂了。

2.找線條

生活中的線條比比皆是,要找一條比較突出的線條就要細心地觀察。

線條包括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等。

水平線代表平穩、遼闊、安靜、死亡的寓意 ;垂直線代表生命、權力、尊嚴的寓意;
斜線代表動感、危險、無法控制的感情等;曲線代表著優雅、流暢、成長等

比如下圖,三個柱子形成的垂直線,給在破爛不堪的房屋增加了幾分安全感。

3.找統一感

統一感就是畫面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主體,其它出現的元素都要與它有關聯的,做到從屬的關係。

比如下圖,我們最關注的是中間那女士的笑容,也對她電腦裡的東西感興趣。其它的人基本上都不怎麼會去看。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轉頭在看其它地方,立馬就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就破壞了畫面的統一感。

比如拍多個完成不同類型的靜物,怎麼把它拍成有統一感呢?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把它們擺成一個形狀,形狀就是一個整體,不就統一了嗎。

如果是差不多相同的東西,可以一前一後,形成大小的統一感,大的就成了重點。

如果有很多差不多的東西在一起,可以站遠點拍,背景變大了,它們相對來說就聚集到一塊了,變成一個整體。

當然還可找出形狀、線條、明暗和色彩的統一關係

總結

觀察能力的確是要培養,就從這幾方面試著去觀察家裡所有的東西,你會發現家裡全是由形狀和線條組成的,這可以培養你很專注地看一樣東西的能力。

習慣觀察你就會從不同角度再觀察,這樣雙可以培養構圖能力

回答完畢 謝謝


志勵好攝


說起攝影的觀察,就想起警察抓小偷。我曾經當過一段時間警察。那是在20多年前了,在老家汽車站派出所轄區當民警,每到客流高峰時期,扒手特別多。我的任務就是混在人群中抓扒手。開始,我的戰績很差,好幾天抓不到一個,但每天都有乘客被扒竊。那時候還沒有監控,乘客的錢包被偷之後,就很難破案,不像現在,到處是眼睛,而且有了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扒手走到哪裡馬上就能找出來。

說起這段往事,想起那些小偷我就恨。記得有一次接到一位農村婦女報案,她的丈夫身體患了重病,到信用社貸款600元。當她乘車到縣城醫院看病時,這600元救命錢被偷了。我給她做報案筆錄時,她一直不停用袖子擦眼淚。自己值班時,遇到這樣的扒竊報案,心裡實在有點不好受。

後來,我開始苦練基本功夫。穿上便衣在街上在人群中,觀察每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逐漸發現有一類人的眼神總是跟正常人不一樣,他的眼神總是落在別人的口袋包包,他手上總會帶一個小黑包,或者一把雨傘。發現這類人,我就在一邊暗暗繼續觀察跟蹤。如果這種人老是在售票廳徘徊不走,十有八九就是扒手。觀察讓我的“業務”突飛猛進,記得有個月我抓了十五六個扒手。轄區小偷也漸漸少了。

#沒什麼意思#系列 傅擁軍 攝影

現在想想,我現在的攝影觀察能力也許就是那段時間練成的。說真的,人群中一眼望去,我很快就能發現哪些眼神不對的人。這樣的眼神,往往能發現別人不注意的細節。所以你看我的“沒什麼意思”裡其實有很多細節存在。


傅擁軍


對於攝影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攝影者的觀察力.

觀察力覺定了你的拍攝,能讓你的照片更有生命力,更優美.觀察力的差距存在於平庸的照片和吸引人的照片之間.


又稱為攝影師的攝影眼,很多人沒有入門就是沒有培養攝影眼,對大多數人來說,技巧容易提升,眼力卻難長進.

提高觀察能力,特別對於攝影技術,會有明顯的實際效果.這需要不斷練習,進步.


什麼是觀察力?

攝影裡的觀察力,說的是對事物的認知,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如果心裡有愛,就賦予它愛,如果孤獨,就賦予它孤獨,如果是悲傷,就賦予它悲傷,攝影不過是把內心世界表達出來.

培養觀察力的小技巧:

1.分析

如果要拍攝一張照片,首先觀察分析,可以先研究一下.停留幾分鐘構思怎麼拍攝.

2.嘗試不同角度視角

拿起你的相機,儘可能拍攝不同角度,不同焦距,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考慮你的位置

當拍攝一組照片時,首先選定拍攝位置,問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角度,會有怎樣的體驗.

4.在心中拍攝

記得當初學習時還沒有相機,每次出去都會用手打出正方形,假設是相機,在不同角度,拍攝.

在拍攝時先在心中構圖,注意周圍的細節.觀察力可以幫助你把垃圾箱中的元素結合起來,讓照片更有故事性.


文晶攝影


對於攝影師來說,怎樣操作相機,怎樣運用鏡頭,都不是最重要的,攝影觀察力才是其職業能力的關鍵。好的攝影師能夠從不同尋常的角度發現生活之美,給我們展現別具一格的視角效果。正所謂“舉鏡有深意,動人須巧思”。

首先要學會觀察光線。光的方向、強度、顏色,在不同的場景中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表達出不同的感覺傳達給觀者,這些都屬於視覺語言。經常觀察光線,分析出適合拍攝什麼場景,時間長了就會提高攝影觀察力。

“看見”與“取景”的差別。人們都是用眼睛來觀察世界,眼睛看到的場景非常寬廣,信息和元素也非常多。攝影是通過鏡頭來觀察世界,在構圖選擇上要有取捨。首先選擇有用的對象和有價值的元素,把沒有用的、沒有價值的元素排除在取景器之外,再利用構圖的手法,創作出好的攝影作品,所以說取景器後面的那雙眼睛是攝影成與敗的關鍵。練習時,我們可以在內心設置一個無處不在的鏡框,學會在心中進行預拍照。

尋找最好的拍攝角度。好的攝影師會在拍攝之前去現場“踩點”,根據現場的光線和角度找出最好的拍攝點。每到一個場景都不要急於拍攝,先看看光線,看看周圍環境和特點,多走走轉轉,找出1-2個最佳的拍攝機位,不打無準備之仗。

最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藝術修養、時尚眼光。俗話說,人笨就要多讀書。平時要多讀書(不僅要讀藝術書,也要讀文學書),多看國際一流電影節的獲獎電影(注意不要看電視劇),多看藝術展攝影展,多學習時尚畫冊色彩搭配,審美是個綜合能力,更多的是在於平時的積累。


無花無花


首先,攝影的觀察能力是來自攝影師本人的學識。

這個學識包括他的文學素養、社會認知、人文關懷等等。也就是說他的內心有東西,可以把多個元素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形成衝突和聯繫。或者說他有一個能夠很好分析、處理各類事件的操作系統。而這樣的能力需要不斷的學習、感悟才能培養出來。

其次,攝影的觀察能力來自攝影者的攝影經驗。

這個經驗包括預判,也就是知道哪個地方可能會出現故事。記得有位外國攝影師就經常拍攝類似的攝影作品,他在某個廣告牌前等待。會不斷有人路過時與有意思的廣告牌發生戲劇性的情節,被他記錄。攝影有些時候可能也跟打麻將差不多吧,常常是在等等待最後一張牌。

再有,攝影的觀察能力來自這個人對攝影的喜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愛好攝影的時候,他會在每個細節注意關於攝影方面的事。這往往是培養攝影觀察能力的基礎。所以說,攝影的觀察能力不僅僅是來自拍片的過程中,更是來自之前的每個學習之中。

金立攝影,分享攝影心得,歡迎您的關注!!


攝影中級班


推薦兩種慣常使用的方法,一種是看大師的作品,第二種是兜裡隨時裝個取景框和小卡片機。


第一種應該很好理解,就是你常拍哪類題材的照片,就多多學習本領域大師的作品。認真琢磨他們是如何取景的,如何構圖的,如何抓拍瞬間的。甚至可以琢磨一下,如果當時你在現場,會怎麼拍,如何預設相機等等。這是很快也很有效的提高方法。

第二種是隨身帶取景框和小卡片機。取景框大家都知道,一個長方形的小框子,可以把他想象成相機的鏡頭。在街上,隨時可以拿出來進行構圖練習,離眼睛遠點,那是特寫,離得近,那是全景,非常有效。另外,隨身帶一個卡片機,有合適的場景,就順手拍下來,回來後,放在電腦上琢磨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會有更好的拍攝角度和效果。



攝影是一步一步慢慢積累的,所以,多練習,多實踐才是王道。我是半日閒攝影,歡迎關注,互相交流。


半日閒影像


觀察力對於視覺藝術創作者尤為重要,也是一項基本功。很多藝術院校在考試的時候都會要求有一定的繪畫功底,包括瞭解光線種類,人物肖像骨骼和肌肉解剖等等。


說到攝影的話,其實最好的也是最簡便的練習方式就是街頭攝影!街頭攝影是一切攝影門類的基本功,因為在街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可預見的情況,比如剛剛還是豔陽高照,過一會就是陰雲密佈,每天的拍攝隨著時間的變化,光線也會不同,說個最簡單的道理,在你從早上一直拍攝到下午6,7點鐘左右,你就會感到中午的時間是不太利於拍攝的,因為太陽正好在最中間,光線十分難看,對於曝光來講也是一件不太好受的事情。說到陰雲天氣,其實雲彩在天空罩著,就像是影棚裡面的一個柔光罩。最直接的練習的就是你對光線的感受力,該知道什麼光線用什麼樣的快門和光圈,感光度組合,這個技術慢慢就會成為你的下意識。


由於街頭畫面十分複雜,沒有人為你擺出造型,這一切你都要你十分的快,但街頭攝影也有個誤區,那就是切忌看到什麼你就拍什麼,這是沒有任何思考的拍攝,只能說是事倍功半,建議你多多思考在按下快門,然後看自己一天的拍攝成果,同時學習你喜歡的攝影師的作品,我想你的觀察力和一些基本的技法都會有提高。


縱橫視覺ZoneFoto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很多剛攝影的朋友把攝影看似相機咔嚓一下把景物捕捉下來一瞬間的事!但當他們在拍攝一段時間後會發現上述問題的存在了,因為再怎麼拍都沒有感覺!僅僅是所見事物的複印件罷了!

那麼攝影的觀察力要怎樣的培養啦!

第一、靜心觀察

靜心觀察就是要去深刻理解攝影要表現什麼?去理解攝影這個過程。有朋友經常拿這句話“攝影就是關鍵的瞬間”來激勵自己去攝影,結果一個瞬間拍了幾百上千張。完全可以拍成視頻了!關鍵的瞬間其實就是我們觀察力的結果,但結果多了也就不成其為結果了,成了沒結果!所以,靜心觀察要拍攝的對象,預想你要拍攝的角度、曝光度、色調、虛實對比程度等等效果,從而才能進一步去設置的拍攝參數,去尋找你的拍攝角度,最後在拍攝不多的照片中獲得好的效果照片。


第二、畫面感

畫面感的培養比較難,其實就是培養攝影美學的過程,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去培養,第一種模仿拍攝,找好的照片去模仿拍攝,在模仿中去體會相機的設置、構圖方式以及體會原始圖片攝影人這樣拍攝的構思;第二種就是參考構圖方面的書以及相關藝術類的圖畫來幫助自己對照片美學的培養。

第三、融入情感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拍攝景物時要融入自己對拍攝的對象想要賦予的情感!這不是矯情!這是你照片的靈魂!觀察構建照片的骨架,畫面感是肌肉和皮膚,而情感確是你照片的靈魂。


雖然觀察力需要時間來培養,但相信從這三方面入手你的攝影水平會很快提高的!

我會陪伴您享受攝影的快樂!


好攝影


作為步入攝影不久的新人,我拍照時的觀察力是來自看攝影名師的作品和走上街頭多嘗試拍攝,拍攝回來之後發在朋友圈,網站裡,與共同愛好的朋友交流。

剛開始拍照時,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分不清楚什麼是好照片,也不明白自己想拍什麼。反正看到了就都拍下來,芝麻西瓜一把抓,拍回來,也沒有精彩的照片,不過在拍攝過程中,認識了我們當地的很多攝影高手,於是推薦我看書,看別人好的街拍作品,一開始,看到精彩的照片,記在心裡,看到相似的場景,我就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我等待人物的出現,我知道這個場景需要出現什麼樣的狀態!

我在街頭拍攝時,養成了時刻不停觀察周圍環境的習慣。如果發現了有趣的場景,我會停下來等待有趣味的人物及瞬間,如果沒等到,那麼,接下來,無數次的蹲點守候,總能拍到讓人滿意的照片。所以我的好照片,不是拍來的,是等來的。

觀察力,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觀察到細微,細微到你能判斷下一刻就是你需要的瞬間!下面分享幾張我的街拍照片及拍攝體會
( 大輪與小輪)這是我坐公交經常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人在廣場裡看書,於是我就想把老人看書和年輕人看手機的情形拍下來,終於有一次被我碰到,我如願以償拍到了我想要的場景,但是覺得哪裡不好,我就繼續跟隨老人,突然對面來了一位推童車的小朋友,等到他們快要交匯的時候,立馬按下快門。


( 夢想與現實)這是我經過一家美甲店,店裡的兩把椅子吸引了我,剛好對應了兩位女性,我拿出相機拍時,被她們發現了,剛開始她們不同意拍攝,於是我和她們交流,讓她們放下了戒備心,拍下了這張照片。


( 我的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我開始觀察這個場景下的所有人,於是我拍攝了,在夢中修剪樹枝的工人,在夢中擺攤賣玩具的商販,覺得還是不夠好,有一天,我看到玩手機的幾個年輕人,立馬拍下來。

我的攝影眼,觀察力的培養,來自不斷的觀察,觀察學習別人的好作品,觀察身邊的事物至細微!我是愛攝影的小漁,願和大家分享攝影知識!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愛攝影的小漁


觀察能力說白了就是攝影師對事物的敏銳度,經常說我們只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麼什麼是美?本質上就是攝影師的審美,審美不高的攝影師根本發現不了美。


所以,首先大量賞析名師作品,培養自己的藝術審美

其二,必須掌握在各個環境下的攝影技巧,比如看到一個場景腦子裡可以迅速構圖,知道這種光線大致可以拍出什麼效果來,這這種能力只能靠大量的拍攝來訓練。

第三,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有想象力,好的照片立意主題是排第一的。

第四,攝影是一個方框裡的藝術,作品只能通過方框來表達,所以一定要懂取捨,知道要什麼,不要什麼,練就一副看什麼眼前都有一個方框的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