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家長在幼年時期也會有夢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夢想並沒有實現,有了孩子之後,或許會重燃兒時的夢想,將那些曾經沒實現的目標強加於孩子,用自己的思想和意願去左右孩子的成長。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極其錯誤的,而且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沒有什麼太好的幫助。

不少母親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時候,其實都是發自真心的,只不過他們的教育方式有些偏差,慢慢的就會激起雙方的矛盾。甚至有些母親還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既然是他們的母親,那麼對於家長的安排,孩子就必須要聽取,否則就是忤逆家長,不知道良苦用心,不懂事。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將一些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強加於他們身上,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負擔,父母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幼稚的,什麼事情都希望提前幫助他們安排好。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在孩子眼裡,家長所做的事情也未必是對的,甚至對他們來說,家長不知道自己已經犯錯的時候,還強行的將群眾的想法灌輸給孩子,這樣的做法極其錯誤,原本他們就已經不高興了,為何不可以對錯誤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質疑,甚至努力辯解呢?

1,家長要更早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抱怨他們不聽話,特別的倔強,實際上在生活當中教育孩子方面,家長要更為強勢一些,才會強迫他們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甚至結果不好,還會將所有的責任,歸於孩子不努力,不懂事。

孩子壓根在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想要這麼做,強加於孩子,憑什麼要讓他們接受脾氣暴躁的父母,更多的時間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將這些事情放到自己身上,可能都沒有辦法接受,為什麼要讓弱小的孩子承受這一切呢?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2,不會溝通,只會發脾氣

家長不學著該如何和孩子建立正確的溝通方式,只會用恐嚇或者是更暴力極端的方法,讓孩子妥協,甚至還會去打孩子。

不少家長都覺得棍棒下才會出孝子,而打的過程當中,並不會讓這些孩子聽話。要麼孩子會在被打的過程當中記恨父母,要麼就會變得唯唯諾諾,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孩子未來的成長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甚至還會給他們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

只會發脾氣的家長,其實就是不知道,動腦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發脾氣誰都會,暴躁的脾氣或許對孩子來說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教育的最終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所以找到正確的方法尤為重要,不要急於樹立威信。如果自己什麼事情都做到最好,甚至在道德人品方面,沒有什麼漏洞的話,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受到父母的薰陶,成為一個更有用的人。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1,改正問題,再去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看上去懂事又聽話,甚至還特別愛幹活,殊不知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優良的美德,是因為他們的爸媽在這些方面做得也不錯,言傳身教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孩子,再加上父母的積極溝通,自然可以讓孩子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所以想讓自家的孩子成大器,那麼父母就先要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點,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引孩子,讓他們成功。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世界首富,那就先想辦法把自己變成世界首富。

家長活的時間一定會比孩子更久,如果活了三四十年都沒有達成的目標,怎麼可能祈禱孩子,在未來也可以實現這樣的目標呢?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2,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使用激將法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的確是希望他們能夠變得更加完美。但是這個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著沒有缺點的人,平時會用激將法告訴孩子要努力要成長,否則一瞬間就會被鄙夷他的人超越了,可是孩子永遠都處於這樣一個壓力特別大的情況下,對孩子的發展也沒什麼太大的幫助,壓力大了就像是彈簧一樣,蹦著蹦著自然就斷了。

很多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用這種激將法,讓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連了解事件的過程都沒有,給孩子下了一個結論,這對孩子來說極其不好,漸漸的也會讓孩子喪失對家長的信任。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3,不反省自己,只是覺得孩子做得不好

很多家長吐槽自家孩子的時候,都說學習成績不好,沒有耐力,沒有隔壁家小孩的1/10,可是家長在吐槽孩子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反省過自己,真的做到位了嗎?在應該教育孩子的情況下,父母應該做些什麼呢?

原本應該鼓勵他們,告訴孩子更好的繼續向前走,可是孩子得來的卻是,家長無窮無盡的指責。本來他們也有積極向上的心,可是被家長攪合的一點興趣都沒有,無論是幹什麼事都覺得很沒興致。

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希望他們能夠誠實不撒謊。可是在真實生活當中,加上有些事情也沒有做到,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堂而皇之的去撒謊。這對孩子的認知會造成一定的偏差,會覺得說的話不算數,也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

家長不去反省自己的問題,經常去指責自家的孩子其實不對,自己如果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話,不可能學到一些錯誤的觀點。畢竟在很小的時候,孩子最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就算是真的在生活當中,碰到了什麼問題,回到家裡會主動和父母交談。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4,父母的影響對孩子來說是很關鍵的

想要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那麼先要讓孩子處在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當中。現如今有很多孩子都特別喜歡玩電子產品,有一部分是因為電子產品真的是非常有趣,能夠激起孩子的興趣。另外一個就和父母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家長真的不想讓他們玩遊戲,那麼可以在平時下班之後多讀一些書,慢慢的家庭環境就會影響到孩子。

家裡如果擺的到處都是書,孩子有時心血來潮,隨便選一本書坐下來讀,如果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話,或許會更加的專注。

在小的時候就可以培養他們好好的讀書,在理解能力不強時,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孩子瞭解到知識,慢慢的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長大之後自然就會選擇去讀書。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5,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和孩子都要認清這個現實

很多家長在逼迫孩子成為更完美的人的時候,都沒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人世間不存在完美的人,只不過大家在努力的過程當中,追求更好的自己而已。

如果寶貝們在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其實很值得鼓勵,所有的事情其實並不一定會隨大家的願,還是在努力的過程當中,不放棄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適當的讓孩子去放鬆心情,而且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孩子不打不聽話?心理學: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家長做的好的話,或許孩子會比你想象的更有天賦。生活中更多的是言傳身教,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要先正視自己的問題,將一些壞毛病改正,才不會影響到自家的寶貝,讓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