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蘆薈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觀葉型植物,但不是所有的蘆薈植物是不能開花,部分的木立蘆薈、螺旋蘆薈等都是養上2、3年的時間就能夠開出好看的花朵,提升其欣賞價值,因此,在一些家庭中頗受歡迎。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與此同時,在春秋時節,養護得當的蘆薈盆栽會猛長側芽,這些側芽只要是及時的分株,給予適宜的生長環境,就能長個不停。而想要母株多長側芽"小崽子",最好是每年的時候就勤換盆土,但是有些人認為換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其實不然。給蘆薈換盆,並不一定要更換掉所有的花土,只要處理適當,不只能提升土壤的疏鬆透氣程度,同時還能增添營養,還能一定程度上加速蘆薈的莖幹出現半木質化。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第一步:控水脫盆

蘆薈沒有很細碎的根系,而是一個主根,下面只有少許的根鬚,所以,在脫盆的時候是比較容易的,只要事先3天控水,土壤呈現出偏乾的狀態下就能輕鬆的將蘆薈的根部從土壤中脫離出來。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第二步:處理根部

脫盆之後,我們就要趕快的清理乾淨上面殘留的土壤等,切不可攜帶到新的土壤環境中,以免摻雜著細菌或者蟲卵等,危及到其正常生長。另外,我們可以使用水龍頭長時間的沖洗根部,直到能夠清晰的辨別上面的健康狀況為止。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同時,針對上面已經老化、乾癟、腐爛的部分要及時的清理掉,與此同時,可以適當的修剪掉一部分的主根,不宜過長,只要根部的長度控制在15釐米之內最佳,這樣後續上盆比較容易,而且還容易癒合傷口。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第三步:自配土壤

長期的使用單一的普通園區土和營養土容易出現大面積的板結症狀,所以需要提升其透水透氣方面的性能,需要我們適當的搭配上一半的河沙,充分的混合均勻後,搭配上1/3的腐葉土,這樣自配的混合土營養土,而且排水透氣方面也不差,能夠充分的滿足蘆薈生長對土壤環境的需求。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第四步:殺菌消毒

另外,無論是準備好的混合土還是蘆薈的根部都需要在上盆前進行殺菌消毒,土壤可採取高溫殺菌消毒的方式,我們將其置於微波爐或者平底鍋上高溫加熱上20分鐘,其實在晾涼之後就可以混入少許的殺蟲劑和多菌靈。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另外, 需要將高錳酸鉀製成水溶液用作"殺菌劑",將洗乾淨的蘆薈根部浸泡在其中30分鐘,之後撈出來半陰乾方可上盆。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第五步:上盆

我們將蘆薈栽種好之後,不要急著澆水、追肥,而是要將其置於半陰、通風便利的位置上緩苗,一般等到葉子挺直變得硬實後才可以慢慢的接觸到更多的光照,這樣蘆薈才能茁壯成長,快速服盆,越養越旺盛。

給蘆薈換盆該怎麼做?學會5步操作,服盆快,蹭蹭冒側芽

蘆薈可一年四季置於室外全日照,但是為了避免灼傷葉子,夏季的時候需要在中午拉上遮陽棚。同時,每個月都要定期的追加上1、2次的有機肥,使其快速成長,長出更多的側芽等,葉片、幼苗越長越肥壯。

(圖片由網友養花志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