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環保僅靠收費塑料袋就能解決嗎?讓我們看日本是怎麼做的

目前我們國內的很多超市都響應環保要求,不再對購物的人免費提供購物袋,而是購物袋需要收費。這樣常年在日本的徐靜波老師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下面我們就看看《靜說日本》節目中,徐靜波老師是什麼看帶我們方便袋收費以及日本的便利店的塑料袋是怎麼提供的,是否收費?

便利店的定位

徐老師介紹日本的便利店的已經不是簡單的雜貨店,而是將便利店打造成為市民的活動中心,這項新也會給很多在便利店創業中的人,一點思考。

環保袋的尷尬

徐老師先講述了他在上海便利店的遭遇,出差上海,在上海的一家便利店買東西。買完東西收貨員居然不給塑料袋。然後徐老師向售貨員索要塑料袋。售貨員告訴徐老師,沒有塑料袋提供。需要的話,需要自己出3毛錢一個。

讓徐老師覺得非常不可理解,買東西送個袋子給顧客是一種服務。為什麼收費呢?售貨員說,現在講究環保,國家有規定。塑料袋是有害環境,所以每個都要收錢。如果塑料袋破壞環境,給個紙袋行不行。紙袋總不會破壞環境吧,售貨員很不耐煩地說兩個字:沒有! 徐老師很贊成環保,在環保和服務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個很大的課題。那麼作為環保大國的日本是如何處理塑料袋的。

日本如何處理塑料袋和環保的問題

環保僅靠收費塑料袋就能解決嗎?讓我們看日本是怎麼做的

少用塑料袋,保護環境並不是我們中國獨有的環保政策,早在十年前,日本已經開始要求商業服務企業開始少用塑料袋。但是政府發出的是呼籲,而不是行政強制命令。因為企業的行為,必須由企業及決定,政府是不能下行政命令的。於是日本的一部分企業實行塑料袋收費業務,永旺集團是第一家日本開始塑料袋收費的大型超市。永旺集團國內人可能不知道,他在我們中國有投資超市叫佳世客(JUSCO),徐老師家附近就有一個永旺超市,徐老師發現收銀臺邊上有個牌子,上面寫著這幾個字:如果您需要塑料袋,請打招呼,每支6塊日元。徐老師於是出了6塊日元,買了一個塑料袋,發現非常厚實,於是問收銀員。這個塑料袋可以裝多重的東西,收銀員說一般情況可以裝5公斤。6日元,值多少人民幣,大致是4毛錢。日本的一聽易拉罐飲料的售價是120日元,那麼6日元簡直就是禮節性收費。收銀員說我們只收塑料袋的成本費,但是徐老師驚奇的發現,其實顧客在永旺超市購買完東西,並不需要購買塑料袋。因為收銀處的邊上,超市為顧客準備了的大量的不要錢的紙板箱和包裝盒。個人可以用這些紙板箱和包裝盒帶東西回家。陪同徐老師考察的永旺超市終身店長告訴許老師,其實我們向顧客收取塑料袋錢時很慚愧的。因為向顧客提供商品的包裝本來就是應盡的義務。但是政府有號召,加上企業也覺得做好環保工作,也是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公司也要積極響應。所以通過收取塑料袋錢的成本費,來鼓勵顧客自己帶袋子到店購物買東西,以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汙染。我們不能因此給顧客增加負擔,因此我們吧超市裡的各種紙板箱拿出來,免費提供給顧客使用,這樣很多顧客就不需要購買塑料袋就可以將購物品帶回家。

伊藤洋華堂

環保僅靠收費塑料袋就能解決嗎?讓我們看日本是怎麼做的

徐靜波老師考察的第二家超市就是伊藤洋華堂。伊藤洋華堂在我們國內也開了很多店,而且711也是屬於伊藤洋華堂的,洋華堂在北京的門店全軍覆沒,在成都遍地開花。伊藤洋華堂的塑料袋問題的處理方式和永旺超市的截然不同。他對顧客提供的塑料袋不收取任何的費用,完全百分之百的免費。假如你不需要塑料袋的話,超市會獎勵你2日元。也就是說,少收你2日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鼓勵你自己帶袋子。(不知道我們國內成都的伊藤洋華堂的超市塑料袋是不是和日本一樣的標準給我們)來超市買菜,儘可能不用店裡的塑料袋。伊藤洋華堂絕對是為你提供足夠的塑料袋,讓你可以把購買的商品帶回家。

羅森便利店

環保僅靠收費塑料袋就能解決嗎?讓我們看日本是怎麼做的

徐老師考察的第三家便利店就是羅森,羅森在中國也有很多的門店,遍地開花。羅森公司專門派了宣傳部的人,陪同徐老師考察。結果發現,羅森便利店根本沒有實行塑料袋付費的收費制度。宣傳部的森本部長給徐老師解釋說:其實不僅僅是羅森這麼做,幾乎所有的日本便利店都是沒有執行塑料袋收費的制度。原因在哪裡?社長說:便利單與超市不同,便利店的顧客大部分的是單身生活的人,家庭主婦一般是不會到24小時便利店來。單身生活的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到便利店買些東西,或者半夜出來去便利店買些吃的。要求他們隨身帶個購物袋,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符合生活的邏輯。我們必須給他們提供塑料袋。至於我們為什麼不收塑料袋的錢。到便利店來買東西的人,一般買的東西比較少, 所需要的塑料袋也不是很大。因此為了1-2日元的塑料袋成本,讓顧客來負擔的話,回傷害客戶的自尊。同時也會顯示便利店服務的不周到。

徐老師的總結:徐老師通過一圈的考察得出來四點認識:

1、日本超市實行超市購物袋收費的是少數企業,目的是為了減少塑料袋的消耗量,以此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汙染。不是借環保的名義,變項發財。因此日本超市即使收費塑料也,也是以成本價出售,不再塑料袋上謀取利益。

2、即使塑料袋實行收費制,但是超市還是儘可能提供可以替代塑料袋的其他載體。確保顧客可以帶物品回家,這樣做是超市放棄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紙板箱可以賣錢,但是超市把這部分利潤放棄後,就是為了給顧客提供一種服務。不會借響應政府號召的噱頭,來放棄這種服務。

3、日本所有的24小時便利店,都是不收取客戶塑料袋費用錢,是把滿足顧客購物和便利性放在第一位

4、可以看出作為環保大國的日本,始終把為顧客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放在第一位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保護環境是需要全體國民共同來做的事情。不是拿塑料袋,搞一刀切強制收費就可以讓環境好起來。而是站在顧客的角度提供服務,如果你買的是一瓶酒,是易碎品,售貨員會給你套上兩層的塑料袋,防止 跌落破碎。

在日本買東西都會免費提供塑料袋,你要幾隻就給幾隻。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服務。

看完日本的購物袋情況,大家對我們的超市和便利店袋子的收費情況,你們怎們看,說說你們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