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鹽源縣城至瀘沽湖約120公里路程。

不用焦急,不緊不慢的行車速度,沒有壓力,輕鬆自如,擬定的出發時間是早上9時,一路平穩行駛,近11時半到達摩梭族女兒國——瀘沽湖,旅遊淡季,遊人稀稀落落,門票每人70大洋,旺季應該是每人100大洋。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瀘沽湖由四川與雲南共有,環湖一圈,兩個省各佔半壁江山,但云南這邊開發較早,因而相對成熟,服務設施比較全面齊全。沿湖有比較多的景點,草海、走婚碼頭、情人灘、裡格灣、格姆女神山和走婚橋等,一圈76公里標準二級公路,行拍用時約4個小時,感覺玩得還不夠深,不夠透,不少景點還只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瀘沽湖之所以名稱在外,除了遊山玩水的樂趣,湖光山色的吸引,秀麗迷人的風光,主要是女兒國摩梭族人,傳統傳奇傳神的少數民族民間習俗,摩梭人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處的瀘沽湖畔,人口約五萬人,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但沒有形成文字。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摩梭族人是我國獨特的“女兒國”,也是我國最後的母系社會,摩梭是納西族的分支,據稱是我國的最後一個母系社會,孩子跟母親姓,生兒育女以女為榮。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會的基本社會單位,許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構成了摩梭母系社會,正因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著獨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訪婚(簡稱為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歷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訪婚的歷史。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說到瀘沽湖走婚制,現代最繞不開的是楊二車娜姆,其著作《走出女兒國》及自傳體小說《離開母親湖》,讓人們走進了神秘的女兒國,讓人們揭開摩梭族蒙著的面紗,讓世界對那片神奇美麗的土地驚奇地睜大了眼睛。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楊二車娜姆的著作,作為里程碑,瀘沽湖已經不僅僅是屬於女兒國,不僅僅是摩梭族人的領地,也屬於全世界了。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外界對女兒國的認識,很多以前是隻言片語,道聽途說,分析猜測,沒有什麼真憑實據,沒有接近真相,沒有史實資料,沒有公開透明,直到楊二車娜姆的叛逆文章,才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這個深秋季節的瀘沽湖落日,沒有預期中那麼美麗,原以為很值得期待,環湖一圈後,大師們在草海景點架起了照相機,夕陽餘輝緩緩西沉,霞光映射在溼地水澤裡,雖顯金黃,但一團黃昏,沒有特色,與平日所見並無兩樣,本以為秋色落日與景點結合,定會拍到超級大片,結果大失所望,不過爾爾,只能說今天落日辜負了大師,大片錯過了大師,大師們相視一笑,揮揮手,收集行囊。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住宿的湖景房,雖是淡季,仍然價格堅挺,不願打折,因為湖景房實在太少了,觀景實在是太方便了,景色也實在太美了,但為了明天就近早上拍攝日出,價格問題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如意外拍到大片,那就是物超所值,有驚有喜了。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明天,明天的太陽,一定值得我們期待,網上百度,雲南瀘沽湖的日出時間是,10月20日7點20分47秒,但願有精彩的經典與大家共享。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川西秋色之瀘沽湖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