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客戶主訴:剎車異響,比喇叭還響;abs燈亮;拖剎,起步費勁;剎車剎不住。

當時想的是:

半金屬剎車片進水生鏽了?

剎車銷子鏽住了?

或者是這樣: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還是這樣: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因為當天比較忙,所以沒有拍太多的圖片。

拆檢後發現:

剎車片已經磨到了鉚釘,剎車回位簧被拉長,基本不起作用。

當然還有: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abs線燒了,這得多高的溫度。

客戶說這個剎車片才換兩個多月,不應該這樣。

詢問客戶用車環境,回答說山路綠通,標載,就是跑的有點快,剎車經常高溫,中間還冒過幾次煙,因為跑起來不受影響所以沒管。

還好沒有出太大的問題,換吧,咱就是換件工。

更換剎車片,abs感應塞,回位簧,並叮囑客戶跑百十來公里後一定要調剎車。

這個輪子上的問題可千萬不能湊合,有問題了一定要及時拆開檢修,沒有裝緩速器的車子,淋水設備要經常檢查,標載車輛最好換成散熱好的真空輪胎。

剎車片厚度也很好檢查,防塵罩下面有個橡膠塞起來的小窟窿,摳開橡膠塞就能看到剎車片,有的甚至沒有橡膠塞。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那麼剎車系統怎麼檢查呢?

主動回位部分

主動回位動作受多個部件影響,首先壓縮空氣足夠下,踩下制動踏板,並迅速鬆開踏板,注意觀察繼動閥或者快放閥排氣狀況,如果放氣慢,要及時維修及更換。

大多數閥體損壞與油汙及進水有關,注意檢查干燥器。

被動回位部分

被動回位部分指剎車轂內的各種零件,蹄片回位拉簧需要用撬槓上下活動檢查,如沒有彈性及疲勞拉長,需要及時更換,避免下蹄片長時期回位不暢,與剎車轂發生干涉摩擦,造成高溫,並且剎車片間隙調整出現發澀,無法正確調整。

剎車片檢查留意剎車轂有壽命

剎車片的優劣更影響剎車性能,假冒的剎車片,甚至達不到原廠片的摩擦力的40%,剎車剎不住,生熱倒是挺快,導致剎車轂提前報廢。

剎車轂長時間使用,邊緣會“起臺階”,屬於正常現象。剎車轂主體沒有裂口,內部光滑,在3毫米範圍內可正常使用。將多餘的凸槽用砂輪機打平,換加厚剎車片可繼續使用,節省經濟成本。

制動轂內徑磨損變大後,換“加大滾輪”的辦法來恢復制動力,需要注意更換加大輪後,制動動作的曲線也隨之改變,容易出現回位不暢的現象,特別是剎車片間隙過大以後。

平時需要及時調整剎車間隙,如果蹄片被動回位拉簧作用有限,需要加裝分泵回位簧。

起步拖剎

制動解除後,前輪拖滯

待行駛一段距離拖滯現象才消失,說明前制動氣室回位太慢,這一般是由於主制動閥放氣不暢造成的。主制動閥前制動氣腔進氣閥密封件之間有油汙和髒物堵塞,活塞回不到位都會產生這一故障。

前制動管路的管路部分被油泥堵塞、前氣室彈簧失效也會產生這一故障,如是單邊拖滯,那很可能是車輪制動器部分的問題。如制動凸輪軸鏽蝕、制動凸輪軸彎曲變形等都會產生制動後拖滯的故障。制動蹄回位彈簧斷裂也會產生此故障。

制動解除後,中、後橋制動拖滯,隨汽車行駛一段後製動才能完全解除,這種故障原因較多;

主制動閥上腔回氣不暢、載荷調節閥回氣不暢、繼動閥回氣不暢、制動管路部分堵塞等都會產生拖滯現象。

主制動閥回氣不暢主要是進氣閥或活塞在制動解除後回不到位,使排氣口形成節流,造成載荷調節閥輸入氣壓放氣緩慢,載荷調節閥放氣不暢的故障同樣是在進氣打開時被異物堵塞節流,繼動閥也是如此。

如中、後橋僅個別制動拖滯,那很可能是該車輪輪轂內部的故障。制動蹄片管路彈簧折斷、制動凸輪軸與襯套鏽蝕、凸輪軸彎曲變形、橋殼變形、制動氣室回位彈簧失效等都會產生制動後拖滯的故障。

如某個車輪突然拖滯,很可能是制動蹄片碎裂或脫落。如中後橋持續拖滯,顯然問題出在制動系統氣路上。手制動閥漏氣,或者是中、後橋某一剎車分泵氣室漏氣,都會造成中、後橋全部車輪持續拖滯的故障。

附:上次的天龍旗艦520西康發動機濾芯拆解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沉澱杯下面的含水率感應、加熱線的接頭一如既往的難拆。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駕駛室舉升開關在面板裡面,不太好找。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為啥這麼重呢?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原來除了普通的分級過濾以外,濾芯底部還加了一層過濾系統,這個不清楚叫什麼。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當然,柴油精濾裡面依然有雜質發現。


上山下坡,怎能不注意剎車?


估計是廠家也怕塞這麼多濾紙會造成供油不暢,所以旁通閥彈簧做的偏軟,這應該也是柴油精濾裡發現雜質的原因之一。

別的就沒什麼了,總體來說,西康的這幾個濾芯對得起它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