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銀行理財子公司監管制度正式對外公佈

作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最核心的一項監管制度,淨資本管理辦法在經歷了前期的公開徵求意見後,終於正式對外公佈。

12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淨資本管理辦法》),並將於2020年3月1日正式實施。

今年9月20日—10月27日,銀保監會就《淨資本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對比徵求意見稿,正式發佈的文件中,核心內容並無改動,主要變動在於完善淨資本監管報表部分項目說明,以及為理財子公司實施《淨資本管理辦法》預留必要的準備時間。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淨資本管理辦法》充分借鑑同類資管機構的淨資本監管要求,結合理財子公司的特點,通過淨資本管理約束,引導理財子公司樹立審慎經營理念,堅持業務發展與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相匹配;確保同類資管機構公平競爭,防範監管套利,促進我國資管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曾對記者表示,《淨資本管理辦法》的制定有以下三方面意義值得關注:

一是《淨資本管理辦法》是理財子公司監管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淨資本管理是理財子公司監管框架中最核心的一項制度,其目的在於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以淨資本為約束避免業務盲目擴張。

二是對理財子公司實施淨資本要求,也是參考了國內證券公司、基金子公司、信託公司等同類資管公司的監管要求,體現了監管的一致性,利於促進資管行業的公平競爭,避免監管套利。

三是《淨資本管理辦法》對理財子公司的自有資金投資、理財業務及其他業務所投資的各類資產賦予的風險係數,尤其是對理財資金投資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所設置的風險係數為0,實則利於引導理財子公司堅守資管主業,真正成為直接融資市場重要的長期機構參與者。從宏觀角度看,這將利於我國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直接融資體系發展。

約束理財子公司盲目擴張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稱,制定《淨資本管理辦法》的背景有三方面:

一是理財子公司現行監管制度有明確要求。《理財子公司辦法》第45條明確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遵守淨資本監管要求。相關監管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

二是與同類資管機構監管要求保持一致。2010年以來,原銀監會發布實施了《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證監會也先後發佈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等多項淨資本監管制度。因此,對理財子公司實施淨資本管理,有利於與同類資管機構監管要求保持一致,確保公平競爭。

三是促進理財子公司穩健開展業務。建立與理財子公司業務模式和風險特徵相適應的淨資本管理制度,通過淨資本約束,引導其根據自身實力開展業務,避免追求盲目擴張,促進理財子公司規範健康發展。

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主要包括淨資本、風險資本以及淨資本監管標準等三方面內容。其中,在淨資本監管標準方面,主要設定了兩項監管要求:

一是淨資本不得低於5億元人民幣,且不得低於淨資產的40%;

二是淨資本不得低於風險資本,確保理財子公司保持足夠的淨資本水平。

從已公告擬成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看,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註冊資本金少則10億元,多則上百億,目前均符合淨資本監管標準。

放眼未來,隨著理財規模的發展,上述兩項標準是否會對理財子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壯大形成約束?對此,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淨資本管理辦法》建立與理財子公司業務模式和風險特徵相適應的淨資本管理制度,通過淨資本約束,引導其根據自身實力開展業務,避免追求盲目擴張,促進理財子公司規範健康發展。

另據記者瞭解,在確定上述兩項淨資本監管標準之前,監管部門進行過廣泛且充分的測算,各類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將在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達標。有分析還認為,理財子公司資本補充渠道較為廣闊,監管鼓勵符合條件的內外資投資理財子公司,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需要依靠母行進行再注資。

利於引導理財子公司加大債券、股票等投資

《淨資本管理辦法》對於淨資本、風險資本的計算方法列出了具體公式。其中,風險資本的組成包括自有資金投資風險資本、理財業務對應的資本和其它各項業務對應的資本,以及不同類型業務下設的不同種類投資資產都會對應不同的風險係數。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風險係數均無任何變化。

由於資產管理本身屬於輕資產業務,《辦法》對理財資金所投資資產設置的風險係數普遍較低,對於公司自有資金所投資資產的風險係數則高於前者,這也符合國內外行業慣例。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明確,理財資金投資資產為按照穿透原則確定的底層資產(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除外)。風險係數具體數值參考了同類資管機構的係數設定,並結合理財子公司實際情況對部分風險係數進行了相應調整。其風險係數的設置相較於證券公司、基金子公司和信託公司的同類監管規定,更接近於基金子公司的標準。

為引導理財子公司聚焦資管主業,鼓勵投資標準化資產,《辦法》對理財資金投資債券、股票、符合標準化金融工具特徵的衍生產品、公募證券投資資金等標準化資產設定的風險係數均為0,這也與同類資管機構的監管要求保持一致。

曾剛對記者表示,對理財資金所投資產設置不同的風險係數後,會直接影響理財子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方向。尤其是對標準化資產設置0的風險係數,實則利於引導理財子公司大力投資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從宏觀角度看,將對我國發展直接融資體系帶來很大好處,因為理財子公司作為長期機構投資者,若將相當多的資金配置在標準化資產上,這對於完善現有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以及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大有益處。

“過去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短板,就是散戶太多,缺乏長期穩定的機構投資者。現有的監管導向對於理財子公司堅守資管本源,充分發揮其作為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有著重要意義。”曾剛說。

銀行理財過去的投資優勢在於固收和非標,而權益類資產、金融衍生品則相對較弱,後者需要依靠強大而專業的投研體系作支撐,相比之下,券商、基金公司在這方面的優勢更為突出。因此,成立初期的理財子公司多選擇與券商、基金公司合作,藉助“外腦”彌補自身在權益類領域投資的短板。

例如,建信理財11月底就與與40多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機構、信託公司、期貨公司、全球資管機構、商業銀行、私募股權機構等中國資管行業頭部機構和建行部分重點分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表示,資管業務是建行集團實施新金融行動的“火箭軍”,未來,建信理財將與合作伙伴構建互惠共贏、錯位發展的資管生態圈及價值鏈。一方面,由單一發展向集團資管統籌下的協同發展轉變;協同母行構建符合建行集團資管業務戰略的母子協同機制,積極參與集團投研一體化建設。

另一方面,倡導各類型資管機構發揮專業資源稟賦優勢。目前我們已經和基金、券商開展了多層次的合作,委託管理規模穩步增長並呈快速發展之勢,品類也將更加豐富。理財公司將精準對接各類型金融機構的各類產品。養老金“第三支柱”的構建、房地產等實物資產管理、全球資產管理等方面仍有資產管理的新藍海有待理財公司與合作伙伴共同開拓。

“資管行業的競爭,主要是同類型資管機構的比較,而非不同類型資管機構的跨界競爭。在理財公司看來,理財公司與其他資管機構之間主要是合作,而非競爭。”劉興華稱。

此外,為落實淨資本管理的主體責任,《淨資本管理辦法》明確,理財子公司董事會承擔本公司淨資本管理的最終責任,高級管理層負責組織實施淨資本管理工作,至少每季度將淨資本管理情況向董事會書面報告一次。理財子公司應當定期報送淨資本監管報表,淨資本、淨資本與淨資產的比例、淨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例等指標與上個報告期末相比變化超過20%或不符合監管標準的,應當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書面報告,並說明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