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曾是楚國的都城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壽縣來說,人口超100萬,隸屬於淮南市。在歷史上,今壽縣一帶曾是楚國的都城,是楚文化的故鄉,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曾是楚國的都城

首先,壽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在地理位置上,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東鄰長豐縣、淮南市,西隔淠水與霍邱縣為鄰,南與肥西、六安縣毗連,北和鳳台、潁上縣接壤,介於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之間,總面積為2986平方千米。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就壽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先屬蔡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在今安徽省壽縣一帶定都,直到被秦國消滅。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曾是楚國的都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今淮南市壽縣一帶設立壽春縣,隸屬於九江郡。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壽春縣為九江郡治所。東漢時期,壽春縣屬揚州九江郡。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壽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壽春為魏淮南郡治所,兼揚州治所。西晉初,徙揚州治所於建鄴(今南京)。永嘉時劃揚州西部地區為豫州,壽春為淮南郡治所,隸於豫州。南北朝時期,今壽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設立壽州總管府。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曾是楚國的都城

大業三年(607年),改設淮南郡,壽春為郡治所。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淮南郡為壽州,隸於淮南道,領3縣。天寶元年(742年)復改壽州為淮南郡,領5縣。乾元初再為壽州,隸於淮南節度使,今壽縣一帶隨屬之。北宋建立後,壽州(治下蔡)隸於淮南西路。公元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府治所在北壽春(下蔡),領5縣,南壽春為其一。南宋時期,金國以下蔡為壽州,設立防禦使,隸於汴京路(後改稱南京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設立安豐路總管府,治所壽春,領5縣。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00萬,曾是楚國的都城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壽州屬南直隸鳳陽府。清初,壽州屬江南省鳳陽府,領2縣。康熙六年(1667年),壽州屬安徽省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定壽州為散州,不領縣。到了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1914年,壽縣屬淮泗道。1928年,壽縣直屬於安徽省。2000年3月,省轄六安市成立,壽縣屬六安市。2015年12月,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如今,壽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截至2018年底,壽縣總面積達2986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105萬人,為安徽省人口較多的一個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