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世茂海峽開啟“中國第一地區公司”崛起之路

記者 | 馬一凡

一則人事變動消息,呈現出世茂海峽發展公司今年不同尋常的擴張。

近日有消息指世茂集團助理總裁、華南地區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國雄離職,而華南區域下面多個重要項目和城市公司,年底前由世茂海峽發展公司代管。

消息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世茂老將王國雄的離任已成事實,而華南公司未來會否進一步被海峽發展公司兼併還未可知。

大灣區是世茂重點佈局區域,在其萬億土儲貨值中,有約2600億元貨值位於大灣區。目前世茂華南地區公司下面的重要項目包括:深圳前海世茂金融中心,深圳龍崗項目、深圳坪山項目和廣州金融城項目等。

王國雄離職後,世茂海峽公司代管華南公司,似乎順理成章。因為在這次變動前世茂海峽發展公司已經大步跨進了華南,佛山院子、廣州天鵝湖、廣州增城項目、廣州嘉盛項目等重點項目都已經歸在海峽發展公司旗下。

不僅是華南,世茂海峽目前已經勢如破竹地進入了9省30市,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區域公司”。

世茂集團下面的區域劃分為蘇滬區、海峽發展區、華南區、香港特區、浙江區、華中區、西部區、山東區、華北區,其中只有世茂海峽已經真正地突破了區域的壁壘。

去年,世茂海峽還是“世茂福建地區公司”,其銷售金額首破500億,為2018年世茂整體業績的爆發提供了最強支撐,去年全年世茂銷售額漲了75%,達到1661.5億元。同時,世茂福建在福建省市場佔據了榜首,在福州、泉州、龍巖等多個城市獲得銷冠。

這些成績是今年世茂福建“變革”的基礎。年初,世茂福建改名“世茂海峽發展公司”,開始“立足福建走向全國”。

不過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起,世茂福建已經開始向廣西以及海南發力。

在世茂2019年中報裡,點明瞭世茂海峽的一個新目標是“探索區域型標杆房企發展新路徑”。 今年9月,在其粵港澳大灣區品牌發佈會上,世茂海峽在宣傳稿《世茂海峽共建大灣區美好生活:以時代責任,築城市夢想》中稱要努力成為房企中的“中國第一地區公司”。

這意味著一家區域公司將獲得充分的授權和資源支持,來快速實現自身的規模化,成為真正的小集團。

世茂海峽的體量,也迅速和其他地區公司拉開了差距。

2019年上半年,世茂房地產合約銷售額為1003.4億元,其中世茂海峽貢獻超過三分之一。此外,上半年世茂海峽新增貨值超過了2000億元,可售貨值超過3500億元。

在今年世茂一系列重大併購事項背後,都有世茂海峽的身影。

如與泰禾、粵泰、明發股份之間的收併購,基本都是世茂海峽操盤的,極大充實了世茂海峽在大灣區、長三角的土儲。其中就包括廣州天鵝灣、廣州院子、佛山院子、杭州富陽項目、崑山澱山湖項目、廣州嘉盛項目、南昌院子、南昌茵夢湖項目等。

今年5月,世茂海峽發展公司進入京津冀,與河北廊坊簽訂了六大項目,宣佈總投資超千億規模。

其中包括世茂行宮文化街區項目、世茂廊坊國際廣場項目、世茂僑商金融中心項目、世茂空港中心項目、世茂廊坊臨空生態城以及世茂霸州高鐵小鎮。

今年前9個月,世茂海峽已經突破去年全年銷售額,在福建省內銷售418億元,在福建省外的新開拓市場銷售額超過了165億元,總計超過580億元。

前10個月,世茂海峽銷售額已達到655億。按照這個速度計算,這個地區公司的規模很快將逼近千億。從其所持有的可售貨值量來看,破千億也是遲早的事情。

世茂海峽同時還對下面的子公司放權,今年將會培育5家超過100億元的城市公司,其中有兩家超過200億元。

世茂海峽發展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呂翼非常年輕,三十多歲,最初以管培生身份進入世茂。

近年來世茂房地產規模迅速增長,除了和積極擴儲相關外,組織和管理架構的改革也是重要一環。去年世茂便推行“公司制”的充分授權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激發各地區公司競爭,提高各地區公司的運營效率。

這是房企促進規模擴張的有效手段,比如碧桂園在長三角區域就佈局了江蘇公司、滬蘇公司、滬浙公司、環滬公司、上海公司等,互相之間形成競爭效應。

不過,世茂此次改革顯得更加徹底,完全打破了區域甚至城市群的壁壘。

而呂翼在此前的媒體採訪中提到,福建公司內部也早已充分授權,取消了項目總管理制度,採用組團化管理,下設6個組團,每個組團負責20-30個項目,如果A組團表現不好,就會被限制拿地,B組團可獲准進入A組團的地盤拿地。

由此可見,無論是地區公司之間還是地區公司內部,世茂的管理架構改革都在刺激競爭,讓強者更強。

截至今年前10個月,世茂房地產累計銷售額已達1972.3億元,位列中國房企銷售額第11位,同比增長45%,增速在前15強房企中較為突出,有很大可能將重回前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