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寶寶六個月開始加米粉菜泥,現在七個月了還沒有長牙…適合加肉泥或者兒童麵條之類的嗎?

Hedy5676722


可以添加的,再者,寶媽們也不用過於擔心,寶寶個體差異不同,出牙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在一歲之前沒長牙都屬於正常範圍內。

我家大寶是滿第七個月萌出第一顆乳牙,二寶還是滿九個月才萌出第一顆乳牙,但是,兩人都是在滿一歲時同時長齊八顆乳牙。


你家寶寶六個月就開始添加了輔食,現在還是繼續按照之前的輔食餵養方式繼續餵食。不過,寶寶隨著月齡的增加,輔食類別也要有所改變,有如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種類由少到多。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這時候添加的輔食種類也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一些簡單的米湯稀飯或果蔬水,不僅寶寶容易吸收消化,還能讓寶寶適應下除了奶之外的食物味道。在寶寶適應過後,大人們就可以逐漸給寶寶添加多種類的輔食,讓寶寶品嚐食物之間不同的美食味道。

二、硬度由稀到稠。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食物都是比較稀的湯湯水水,等寶寶再大些就可以過渡到稍微濃稠的粥食或是爛麵條,各種食物泥也是不錯的選擇。大人們別以為寶寶還沒有長牙,就咬不動食物,他們的牙床可是很堅固的呢,不信的話把手指給他們咬一下就知道疼不疼啦。


三、適當添加肉類。有些地方,老一輩人還存在一些封建思想,認為寶寶在一歲之內是不能吃肉。這是不科學的,其實寶寶在滿六個月後就可以適當添加肉類輔食了。當然,寶寶個體不同,也有些例外。

肉類包含禽類、畜類以及海鮮類。少量給寶寶吃些肉製品輔食,比如肉泥、肉粥,可以有效的促進寶寶對於肉中氨基酸的吸收,從而能夠增加寶寶身體生長的速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四、謹慎添加調料。切記!不能給未滿一歲的寶寶吃鹽!會加大寶寶腎臟的負荷,對其健康極其不利。還有其他調料也不要添加,對於寶寶來說,食物最原始的味道就是最好的調料。

我身邊就有好多這樣帶孩子的老人,認為給孩子吃鹽,身體才會長的硬朗,尤其是認為食物不加調料,沒有味道,不好吃孩子不愛吃,所以,在寶寶的吃食中,恨不得油鹽醬醋樣樣齊全。


綜上所述,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科學餵養,老一輩的育兒思想可以借鑑,但是,為了孩子的一切,不科學的餵養方式我們就要敢於摒棄,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朋友們,你們贊同嗎?


C媽育上娃


寶寶一歲之前出牙都是正常的,不要過於擔心。關於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添加輔食的時間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應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及健康情況而定。體重比出生時增加一倍或達到6千克以上,可以坐著、每天喂8~10次母乳後仍感覺餓的寶寶可以早一點添加輔食。

早產兒要趕上足月兒的生長髮育水平,需要攝取更多的營養物質,因此早產兒要早添加輔食,而不是晚添加。

最晚到寶寶6個月都必須添加輔食,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到六個月的時候,營養都跟不上寶寶的生長需求了。

2.第一次怎樣添加輔食

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最好選擇穀物類食物,強化鐵的米粉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第一次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最好選擇上午兩次餵奶之間讓寶寶開始嘗試新食物。也可以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先讓他吃一半量的奶,接著喂一點米粉,再把剩下的奶吃完。

第一次添加輔食時,輔食的量不宜過多。沖泡米粉時,起初應稀薄些,裝在小碗裡,先試試溫度,給寶寶示範吃的動作,然後就可以放到寶寶嘴邊,逗引寶寶張口,等他張口了,把輔食輕輕倒在他的舌尖上。有的寶寶可能很快就接受,有的寶寶則可能不感興趣(寶寶不感興趣就不要強迫,過兩天再試試)。

寶寶可能把吃到嘴裡的輔食再吐出來,這是寶寶感到陌生導致的,這時候可以將米粉糊倒入寶寶的齒頰間,任其自然流入喉嚨,陌生感消除,寶寶自然就接受了。

3.寶寶添加輔食不要過量

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奶仍然是主食。

6個月的寶寶每天只應吃一頓輔食,然後逐漸增加到2頓,3頓,到8個月左右,寶寶每天可以吃三頓輔食了。

4.一次增加一種輔食種類

添加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次只加一種,慢慢增加輔食的種類。一種一種的添加,可以減輕寶寶腸胃的負擔,也可以檢測寶寶是否對某一種食物過敏。一般添加一種食物的間隔時間是3天,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出現過敏反應,那就要等待一週以上,再引入新的食物。

5.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

輔食應由細到粗,逐步增加咀嚼難度。剛開始添加輔食應是稀泥糊狀的,之後是稠泥糊狀。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增強,可以在泥糊裡留些顆粒狀的食物,到了9個月可以嘗試半固體食物,最後過渡到固體食物。具體輔食添加順序可以參照下表:

需要注意的是:喂寶寶的時候要讓他舒適的靠坐起來,給寶寶準備好專用的兒童餐桌椅,從一開始就訓練他在固定的地方用餐,有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用餐習慣。


喜仔麻麻


七個月可以加肉泥,混在高鐵米粉裡面,麵條再推遲一個月。一般現在添加輔食,每增加一種食材觀察兩到三天,如果發現沒有過敏,就說明寶寶對這種食材是安全的。八個月就可以逐步過渡到帶有顆粒的輔食了,但是一定要爛爛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我是薇鈺


可以添加的,但要注意把輔食煮得軟爛些,肉類、魚類食材要以泥狀添加。

這個時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不完善,添加肉類要選擇肉質細嫩的魚和禽肉,接著再添加含有較多脂肪的畜肉。但像牛肉這樣粗纖維的肉類,可以往後緩緩再添加。


七個月寶寶餵養小貼士:

1、增加輔食種類,多鼓勵寶寶自主進食。

七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對輔食也逐漸適應了。輔食次數一天可以增加到2次或者3次;輔食性狀以稠糊狀的為主;可增加些肉類食材,儘量做到食材多樣化,以達到營養全面均衡。

當寶寶坐在餐椅上準備吃輔食時候,他們開始伸手想要去抓餐盤上的食物,並且試圖放進自己的嘴巴里,這一過程叫“自主進食”。媽媽應該多鼓勵寶寶的這一舉動,多鼓勵寶寶在輔食餵養初期就開始學習自己喂自己。而且這樣寶寶可以自己掌握進食速度,也能更加享受吃飯的過程,感受食物的美味。




2、增加軟爛的手指食物,有意識地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7個月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在快速發育,在小餐盤上準備適量的手指食物供寶寶抓取,不僅鍛鍊了寶寶的抓握能力,還能讓寶寶學習自主進食能力,為以後獨立食用勺子、叉子做準備。

常見的手指食物有:水果條、煮熟的胡蘿蔔條、胡蘿蔔塊、土豆塊、蔬菜葉等等。

在此時期,有些寶寶已經出牙或者有出牙的傾向了,但有些寶寶還沒有出牙,但不管出牙與否,都不會影響寶寶做咀嚼的動作。在進餐時候媽媽可以通過自己咀嚼食物讓寶寶學習咀嚼,咀嚼過程中分泌的唾液能促進食物消化,能鍛鍊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為以後吃顆粒狀、塊狀輔食和語言發育做準備。


3、輔食口味要清淡,鹽、糖、蜂蜜這些食材還是暫時不給寶寶添加。

堅持無鹽、無糖、少油,保持口味清淡。不能吃蜂蜜、含添加劑、人工防腐劑的食物。

我是愛做輔食的喵嗚,歡迎關注一起做輔食一起廚房裡聊育兒。


喵嗚做輔食


寶寶出牙有早有晚不用著急,寶寶七個月沒出牙咀嚼能力還不強,所以吃的食物還是以泥狀為主!



寶寶輔食添加順序漸進,開始以米糊菜泥,然後添加水果,剛開始添加蘋果泥比較好。七個月可以添加一點豬肝粉,肉泥八個月添加比較好,寶寶麵條也建議八個月以後添加!

每個寶寶的咀嚼能力不同,寶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輔食添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寶寶七個月添加輔食還是以嘗試為主,每次添加一種新食要觀察寶寶情況是不是適合,是否過敏。如果寶寶適應添加三四天就應該換新的食物了!如果過敏就應該立刻停止,記錄好過敏源以後多注意,等寶寶一歲以後再重新嘗試。寶寶多多嘗試新食物以後寶寶不會挑食營養還均衡,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博博韜韜的媽媽


不用擔心,每個寶寶的出牙時間都是不同的,只要不超過一歲就沒問題。比如我家大寶七個月出牙,但二寶十個月才長牙。

寶寶添加輔食後,輔食的食材可以逐漸豐富了,從葉類蔬菜、塊莖類蔬菜、蛋黃、肉類到果實類等。



不過,對於出牙前的寶寶,由於咀嚼能力弱,吞嚥能力有限,一點顆粒感的輔食都會讓他/她難以下嚥,因此,所有的食材(包括麵條)最好都打磨成泥狀。



等寶寶出牙後,不再滿足於糊狀食物,而是要求有顆粒感的食物了,故而食材的處理上也不再要求是泥狀的了。這個時候,粒粒面、蝴蝶面、粥、軟飯等主食可以很好地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而食材煮熟透後可以用輔食剪或勺子壓成帶顆粒感的,搭配主食一塊餵給寶寶吃。



如果寶寶在出牙前愛流口水或者牙根難受,可以買些磨牙棒給寶寶磨牙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