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敢拉皇帝衣角的救時宰相寇準有著怎樣的非凡擔當?

北宋名相寇準脾氣暴躁,為人剛直,在宋太宗端拱二年的一次朝會中,寇準大膽進言奏事讓太宗很生氣,太宗站起身離開御座,準備轉身回宮。此時出現了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場面:寇準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回到龍椅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事後,宋太宗十分讚賞寇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準,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 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儲。當時一般大臣都諱言立儲一事。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嶺南。從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議論此事。寇準因騎馬外出有人對著他的馬喊萬歲而被太宗貶官任青州知府,離開京城後,宋太宗很不自在,總感覺缺了點什麼,時常向人問起寇準的近況如何。第二年宋太宗就召他回京師拜為參知政事。當宋太宗就立儲一事向他輕聲問道:“襄王卿以為如何?”,寇準說:“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第二天,宋太宗便宣佈襄王趙恆為開封尹,改封壽王,後立為皇太子。

敢拉皇帝衣角的救時宰相寇準有著怎樣的非凡擔當?

北宋名相寇準

宋朝是一個沒有北方長城這一屏障的中原王朝,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軍由遼聖宗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親率20萬大軍,從幽州出發,由威虜軍攻定州。為了應付遼國的入侵,來自江南的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金陵,來自四川的樞密副使陳堯叟提議遷都成都。宋真宗本就無心抗敵,此時更表現得惶恐不安。寇準對宋真宗說:“誰是替陛下籌劃這個計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殺頭。如果您親自領兵出征,出奇兵打亂敵人的計劃,堅守陣地消磨敵人的士氣,我們一定有必勝的把握。”及至遼兵攻下祁州,經貝州直撲澶州城下,在寇準的再三督促下,宋真宗才起駕北上。等到宋真宗車駕一路緩慢北行到達澶州時,遼軍已抵達澶州北城附近。宋真宗不敢過河,只願駐紮在南城。寇準與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一起力請真宗渡河,真宗親臨北城時,城下北宋的兵民歡聲雷動,軍心民心大振。遼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遼軍先鋒蕭撻覽在城下被宋將李繼隆部用床子弩射殺,這極大地動搖了遼國軍心。遼國蕭太后轉而向北宋議和,宋真宗本來就沒有抗敵的決心,也傾向於議和。他交代宋朝的議和使節曹利用,只要遼國退兵,可以每年給遼一些銀、絹,必不得已,一百萬也可。寇準卻叫住走出宮門的曹利用說:“雖然有聖上的旨意,但你交涉時所給銀絹不得超過30萬,否則我要砍你的頭”!這年十二月,宋遼雙方訂立了和約,即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後來寇準遭到政敵王欽若、丁渭、劉皇后等一眾奸邪小人的構陷被貶廣東雷州,直至客死他鄉。寇準去世後,北宋名臣范仲淹如此評價道:“寇萊公澶淵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 王安石對他的評價更高:“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