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關注我們,發現商業零售的另一面

這是我聽過的最暖心的商業故事。她既是所有人的“歡聚場”,也是所有人的“居心地”。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寫在前面


作為關注都市人生活方式的商業觀察者,我更偏好這種開放式的商業街區。站在街區一角,觀察街上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也感受著不同城市的人與生活。人是商業的一部分,而成功的商業項目,往往“人”才是主角。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1.種子用戶:

“曼哈屯-順義裡的自由人”

北京順義,靠近機場,遠離市區,地廣人稀。外地人一般來北京,往往只是途徑機場高速從它身邊匆匆駛過,不一會就能到北京東北部最活躍的商圈最近的商務區,望京。


直到最近,一篇名為《活在「曼哈屯-順義」的媽媽們》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北京順義區的另一面,才被全國人知曉——在位於後沙峪鎮的別墅區裡,居住了一批幾乎是中國金字塔最頂端的人。


文章中這麼描述到:


“後沙峪距離北京城區20公里,號稱是全中國財富濃度最高的地區……財富自由是這裡的一條隱形界限,隔絕了這以外的順義人。”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圖/ 視覺中國



這些財務自由人,除了家喻戶曉的明星,還有就是一批富人家庭。爸爸可能是上市企業總裁;而媽媽還不一定是全職太太,擁有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孩子唸的都是國際學校。一句話總結就是:差什麼都不會差錢。


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一個消費力極高的片區內,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商業據點。加之公共交通不便,道路規劃還不完善,用“商業和生活的沙漠”來形容順義一點都不為過。富人們在中央別墅區裡過著“有居住,無生活”的日子,看起來更像是個“神秘的孤島”。


沒有人曾經料到,2008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會對順義居民們的生活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2008年5月19日,中糧地產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拍得了一塊多達 52 萬平方米的綜合體地塊,離別墅區不到兩公里,其中近二十萬方會做成商業。這對商業地產運營者來說,是機遇,更是巨大挑戰。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其挑戰在於,如何在這商業荒漠上,創造出一個因地制宜的商圈,同時,為順義區的這批高淨值人群提供服務外,如何擴大人群基數,吸引區域之外的人,以保證商業的流量與業績。


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自持”還是“賣掉”的兩種觀點在公司內部僵持不下,幾番辨析之後,中糧系商業人的“堅持力”和“信念感”佔了上風,這場論戰終以當時業界難以理解的“自持運營”為定論收場。


2.種子團隊:

“會上門和你交朋友的拓荒者 ”

確定走持有路線長期經營後,以大悅城為依託的核心商業團隊迅速成立,祥雲小鎮也贏來了第一位“鎮長”張黎。


在張黎的回憶裡,“找人”是他到任後需要攻克的第一大難題——“如何招人到這麼偏遠的地方來工作?”。現已是媒體負責人的李輝在項目建設初期就加入祥雲小鎮,第一次來小鎮面試的情景她仍然歷歷在目:


“來面試的時候小鎮還沒開業,商戶都還未入住,白天來就很慌,廣場上鴿子和不少保安。面試出來之後,已是晚上了,整個廣場就只有保安了。”

我問李輝,為什麼條件這麼不好,又決定來工作?她笑說:“大概就是眼緣,看著一大片工地,有種要來幹一番事業的心情,哈哈。” 結果,她面試通過後,一干就是五年。


哪怕會面臨招不到人的風險,張黎仍有自己的“用人”標準:

不找項目裡最優秀的人,會有思維定式,而小鎮是全新產品,沒有“答案”;

有潛力、敢於創新、質疑、又劍走偏鋒、卻不自負的人

張黎對“人”的判斷,在組隊完成後獲得了驗證。這支來自全國項目的年輕同事,很快就融合在一起,用思辨型的態度為項目打開了一條新通路:將祥雲小鎮定位為“城市微度假”,將目標客群從區域擴大到全市,甚至更遠的地域,將單一的“購物中心”模式擴大到“休閒度假”模式。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基於定位,還需要勾畫出微度假生活具體場景和與之匹配的消費場景。於是,大家又進一步梳理出了10個更聚焦的場景:健康、家庭、歡享、社交、放鬆、學習、雅緻、文藝、自然、時尚。

隨後,招商工作很快展開,但前期任務並不容易。團隊需要說服好的品牌進駐一個當時看起來很偏遠的商業項目。但儘管如此,張黎和團隊依然堅持只招合適的,不能病急亂投醫。

在開業初期,由於高端別墅區的私密性問題,導致傳統的戶外廣告做推廣行不通。推廣團隊開始“點對點地推”,一家一戶上門拜訪,派送優惠券。當中固然困難重重,但如此與居民面對面的溝通,成功打破了高淨值人群與項目之間的紗,轉化成第一批種子用戶,也因此建立了初期的微信社群。

在開業後,為了繼續招募優質品牌,招商與推廣相互配合,每個月都給品牌發送 newsletter,介紹祥雲小鎮的活動、品牌進展等。例如,MUJI 在2018年開業,但背後,招商團隊前後跟了四年,才成功落子。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坐落在廣場中央的MUJI


到2015年,隨著數個生活方式主力品牌開業,諸如優衣庫、GAP 等品牌均迎來排隊潮,祥雲小鎮完成了首批客群集結,詮釋和明確了“國際化、高品質、漫生活、情感圈”四大品牌基因。後沙峪,也終於有了一片熱鬧的“生活場”。


3.遠端的新朋友:

“開20公里車,感受順義‘微度假’。”

作為一個遠郊商業,業態滿足周邊人群需求是第一步,為了更高遠的發展和實現真正的“城市微度假”,如何吸引更遠端的品質家庭來到小鎮並愛上她,成為了團隊的工作重心。

之後,南區的開業被給予了厚望。小鎮藉此完成了“微度假”的品牌升級,“生態主題匯”“全家夢工廠”“全體驗中心”、“國際生活館”四大創新主題業態一起出現;飛行家太空體驗館、天空農場、萌寵樂園等微度假主題業態也粉墨登場;還有Tommy Hilfiger、ECCO等國際零售品牌也首次來到了順義。

此外,為了讓街區充滿溫度,通過考察歐洲小鎮氛圍,團隊逐步街上增加了很多豐富街區氛圍的雕塑,這些雕塑也成了小鎮靚麗的風景線。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今年暑假,北座迎來了好好住 app

的北京首店 theParagraph 節選。這個專做家居集合店的品牌,開創性地將不同品牌的傢俱 mix(即混搭)在一起,像是一個家的“實驗場”。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theParagraph 節選

小鎮的樓宇結構、互聯通道與匠心設計,讓好好住創始人馮驌找到了久違的“呼吸感”。他這樣評價祥雲小鎮:“低密度、有品質的建築真的很拉好感,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和塗鴉牆也很有創意。這裡有樹、有花、有小朋友玩耍的地方,還有超多的美食。”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同時,對於大型推廣活動如何策劃,團隊內部達成了一個共識:與市區的商業活動做差異化,不邀請大IP做活動,而是要做出小鎮特色的原創IP活動,從而形成小鎮自有的品牌資產。


2016年3月,北京的春天雖總是姍姍來遲,卻“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國外的風車市集為靈感,小鎮的一檔別出心裁卻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原創活動上線:風車節,為家庭提供一個春遊的好去處,也夯實了祥雲小鎮原創IP的奠基。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風車節

第二場原創IP活動緊隨其後。北京的冬天格外漫長,寒風凜冽的天氣也考驗著街區商業。讓冰冷的街區看上去有溫度,一檔名為“冰雪節”的活動亮相。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冰雪節

為了完成好這個任務,團隊跳出既往商業美陳展的操作圈,飛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去實地考察調研,挖掘供應商,只為在北京冬天創造出在冰天雪地裡自由嬉戲的場景體驗。冰雪節活動首日,客流突破了15000人。


隨後,主打國際級街頭公共表演的戶外藝術季、和聚焦社群共創共生概念的伴夏音樂季紛紛上線,完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IP 原創活動的體系建設。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戶外藝術季

團隊裡經常說,小鎮就是要讓周邊居民在這裡“過日子”(每天都來),讓核心輻射區域裡的人在這裡“坐月子”(每個月至少來一次),讓全城的人在這裡“過年”(每年至少來一次)。

在這些擁有生活氣息和城市溫度的品牌和活動簇擁下,小鎮“城市微度假”的定位越發完整,而小鎮的人流與影響力也日漸增加。

4.小鎮與鎮民:

“系統性、自生長”


至此,祥雲小鎮上的“客人”與定位,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已有了鮮明的層次:

基礎層級:以生活方式為內核,完成周邊客群的集結。

滿足周邊高階家庭的基礎周邊需求,打造順義的“生活場”,讓居民在家附近有街可逛;

升級層次:以“城市微度假”為定位,觸達遠端客群,

用個性化業態與原創IP活動,以質量取勝,吸引順義之外的人群,形成圈層效應。

當然,更重要的是更深入的層次:如何讓小鎮裡的人有同頻共振的身份認同感與氣味相投的價值觀。

儘管祥雲小鎮的年人流已超過了1050萬人次,來光顧最多的訪客,仍然是附近的居民,此外,商戶、員工同樣都是小鎮的一份子。

小鎮的神奇在於,這裡似乎有一個隱形的“規則”,讓每個人都看起來緊密聯繫在一起,她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也是所有人情感和記憶的凝結之地。

也是這一點,讓小鎮自發生長,生生不息。

張女士是小鎮的首批會員,家住水青庭小區的她見證了祥雲小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在她的印象裡,剛開始“感覺只是時不時會去吃個飯看個電影”,現在“從買東西到小孩上課,一週要去三四次,慢慢變得全北京的人週末都會過來了。”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在祥雲小鎮,能偶遇那些住在別墅區的明星實屬常事。吃飯的時候,回頭看另一桌,可能就有以為明星;幸運的話,還會和他們看同一場電影。但有意思的是,一般不會有人上前要求合影,打擾他們。張黎說:“我們更希望這裡是每個人的生活場,而不是一個明星的秀場,充分地傳達愛和自由,平等共生的國際化氣質。”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小鎮的鄰里感還體現在租戶之間。兩家餐廳不會有明顯競爭感,有時候一家少了飲品,老闆還會直接推薦點隔壁家,客人,同時點兩家單的情況也很常見。此外,便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

定期舉辦的公益性活動、市集;

街頭藝人自發來到小鎮表演;

音樂節上,臺上的歌手竟是小鎮的訪客;

小鎮週末市集裡不少攤主就是周邊的居民;

兩個互不相識的客人會聊起天,然後發現居然住得還不遠……

這些場景都已構建成了小鎮的日常畫面。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張黎口中的“系統性與自生長”也許說的就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人與事,卻無不體現出她的規則與溫度。在這裡,彷彿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既是

“歡聚場”,也是“居心地”

後記

新世代城市人的生活意見

這是我第二次來祥雲小鎮。

上一次來也是國慶期間,彼時小鎮正在舉行首屆戶外藝術季,所有美好畫面至今歷歷在目。

這是一場全世界近百名街頭藝人打造22天共計100場的街頭藝術表演。當自己置身於其中時,很容易被純粹的美好畫面所感動。而一百個藝人,都是團隊4個月內通過instagram等渠道點對點尋找、邀請的。

第二次來小鎮,我特地與國慶藝術季錯開,選擇了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到訪,感受著小鎮原汁原味的模樣:

陽光灑在街道上;

人們走在陽光裡,孩子們在廣場奔跑;

媽媽們在廣場聊天,餐廳服務生與客人攀談;

知名品牌引來年輕的人潮,人潮也吸引著更多優質品牌,商家用心設計著自己的小店……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這個普通的畫面卻使我感動許久,也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系統性和自生長”。在這裡,商業退到了後端,人和生活才是主角。這本應該是人類生活最初的模樣,在城市化進程下,卻顯得尤為可貴。

我始終認為,開放式街區的重要性會越發重要,它將會與傳統的盒子 Mall 並行。當人們逐步厭倦同質化的單體式商業建築,希望迴歸生活本質,與自然貼近時,像祥雲小鎮這樣的街區便發揮了其應有的意義。

在北京“曼哈屯”順義,一座有人情味的商業街區是怎樣煉成的

十年前,沒有人知道順義的這片商業土地做什麼才是對的,十年後的今天,一切都慢慢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