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如果大家稍微對歷史感興趣的的話,一定聽說過“九子奪嫡”這一件事情,是由康熙的幾個兒子為了誰繼承皇位的問題而展開的一場明槍暗箭的較量,在經過爾虞我詐的較量之後,這才由四阿哥雍正坐上皇位。

在所有阿哥都在為那至高無上的權力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也有人置身事外,看淡名利,不為那皇位所動,就如我們今天所講的一個人物,康熙皇帝的第十二子胤祹。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胤祹的母親是定妃,孃家並沒有太大的勢力,所以他的地位比起宮中的其他幾個阿哥地位要低一些,定妃為了保護自己兒子的平安,也不太願意讓他參加宮廷中的各種鬥爭,因此在九個阿哥們陰謀陽謀齊上場的時候,胤祹卻淡定的在一旁表示:你們搶吧,我就看著。

這種不願意爭搶的性格反而得到了康熙的賞識,康熙最煩的事情就是看見他的兒子們因為奪嫡之事而爭吵。看見胤祹如此懂事,康熙特別滿意,康熙五十六年讓他擔任了內務府總管事。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這個職位是一個權力特別大的差事,清朝皇家大小事務都歸管事管,命令下來。其他幾個阿哥爭皇位的阿哥一臉懵逼,感情我們的十二弟是顯山不露水,悶聲發大財啊!

康熙的長輩仁憲皇太后逝世,胤祹負責處理喪事,舉辦的既體面,又比較節約,行事謹慎,舉止有度的胤祹讓大家都是眼前一亮。但是胤祹依然保持著自己謙遜低調的態度,除了皇阿瑪交給他的事情,其他的事既不插手也不關注。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1722年,康熙閉上眼睛,在執政長達61年之後,這一個可以說影響清朝最久的君主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他的兒子在經過長時間的鬥爭,最後由四阿哥雍正笑到了最後。

雍正上臺之後,對於那些曾經和他爭奪過皇位的阿哥們,自然不會像以前碰到時還皮笑肉不笑的打招呼,立刻展開了報復,該削權的削權,該囚禁的囚禁,流放的就去邊疆涼快去吧。八阿哥,四阿哥的狐朋狗友們一時間做魚鳥獸散。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面對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阿哥們,雍正也沒給好臉色,誰知道你哪一天會給我朝政插一槓子!紛紛找了個藉口,解除了他們的職務。

胤祹也並沒有能免俗,雍正二年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腦子一時間轉不過來,負責管理禮部事務的胤祹在記錄名單的時候將雍正的老婆(也是乾隆的生母)鈕鈷祿氏錯誤地寫成了錢氏,這個錯誤也並不是什麼大錯,可是雍正乘機就抓住了。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立刻將胤祹降爵,貶為護國公,但是後來的雍正發現,胤祹在的時候朝廷事務井井有條,沒有他朝廷根本管不過來啊!於是在雍正八年的時候又讓他回到了宮中。雍正去世後,乾隆即位。

面對自己的這位叔叔,乾隆知道他看淡名利的個性,又欣賞他辦事的效率,繼續讓他管理禮部,並且負責雍正帝的喪禮,乾隆還誇讚他:“履郡王允裪在朕諸叔中年齡最長,具實心辦事,朕意欲晉封親王。”

他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淡泊名利從不爭皇位,70歲仍被乾隆重用

沒過多久,胤祹果然又被提升為和碩履親王,隨後的胤祹兢兢業業,繼續輔佐著自己的侄子,乾隆是五年曾經下令:自己的叔叔胤祹念其年齡過大,因此能夠坐轎子上朝,足足可以體現對其的重視,這位親王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逝世,是康熙皇子中最為長壽的,也可以說是康熙眾阿哥中結局最好的之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