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90年代間,我國的的通訊市場被歐美巨頭愛立信等,瓜分佔領。

當時的華為與愛立信相比,一個是百年老店跨國名企,一個是民企初生舉步維難;那邊是技術資本,面面俱到縱橫捭闔,這邊是土著八路,吃住研發都在辦公室。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好的市場都已經被分割完畢,只剩農村市場沒人願意觸碰。面對這樣的情況,華為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

1998年,華為和愛立信在黑龍江短兵相接,愛立信辦事處四五人而華為在黑龍江派駐220人

愛立信的人常駐省會和大城市,華為卻一層層深耕進縣鎮。早期華為的產品雖然經常出現問題,但技術人員常年駐守,幾乎隨叫隨到。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90年代的中國人對國產的東西印象都不怎麼好。一次已經簽完合同後,任正非繼續和電信局領導攀談華為的佈局和願景,正在興頭時,電信局領導卻不耐煩地打斷了他,"行了,要是那麼厲害,你怎麼不賣到國外去?"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軍人出身性情剛硬的任正非一時語塞。

那時的華為還是純粹土鱉,所以,當香港

"超人"李嘉誠表示可以給個機會的時候,華為當然願意搏上一切。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香港電訊獨霸島內電信市場老大的寶座整整70年。

97年香港迴歸之際,港府決定改變一家獨大的格局。李嘉誠看準商機,憑藉和記電訊拿下一張牌照。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港府給李嘉誠的難題是: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一個斥資3600萬美元的綜合性商業網,覆蓋互聯網、數據通信和接入業務,並通過香港電信局驗收

首選的西門子、阿爾卡特坐地起價,且建設週期預期6個月。資金不足的和記電訊只能在深圳新秀"華為"身上放手一賭,為了這個機會,華為可謂傾巢而出。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總工程師鄭寶用親自負責,首席技術官李一男帶隊。當工程師們把華為的辦公室"床墊文化"帶到香港時,港人目瞪口呆,一群人吃喝拉撒都在辦公室 。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最終,項目順利交付。 不單為華為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一份合同,而且利潤率頗為可觀。更重要的是,維多利亞港的一聲槍聲,華為自此走向世界

當時的評論者把實力較弱的華為比喻為土狼,而把資金技術實力優勢明顯的跨國企業比喻為獅子

獅子強大威猛,獨霸一方;土狼作為挑戰者,體型略小但卻以百敵一,不達目的絕不撤退,一點一點蠶食獅子的領地。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任正非說"華為的產品也許不是最好的,但那又怎麼樣呢?什麼是核心競爭力?選擇我而沒有選擇你就是核心競爭力!"

華為的銷售像狼一樣,成群而上,又快又狠,從深圳坂田中心奔赴全國。

無論是李嘉誠,還是任正非,努力和機遇都缺一不可。

華為能夠走出國門,李嘉誠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