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漢源地名趣聯

漢源地名趣聯

打油詩云:

泥巴山上多泥巴,蘿蔔崗上少蘿蔔。

皇木廠裡藏皇木,大樹堡裡無大樹。

清溪城外繞清溪,大田鄉間有大田。

曬經關上話曬經,河南山鄉在河南。

詩中地名簡介


漢源地名趣聯

巍巍大相嶺

泥巴山上多泥巴 大相嶺漢源縣與滎經縣交界處山脈之俗稱,緣何稱泥巴山,無考,也許是泥巴山上泥土厚實林木山草較為茂盛的緣故。國道108線泥巴山埡口海拔2552米。泥巴山為青衣江流域與大渡河流域分水嶺和北溼南乾的氣候分界線。山南豔陽高照,山北雲霧繚繞,“春之綠、夏之涼、秋之爽、冬之雪”,四季風景秀麗。春季滿山遍野萬木吐翠,百鳥爭鳴;夏季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流水潺潺,涼風習習;秋季滿山楓葉,杜鵑吐豔;冬季萬里雪飄,玉樹冰川,山雨霧雪三淞呈立體分層,尉為綺麗。泥巴山是茶馬古道、南絲綢之路必經之道,古道悠悠,承載了古往今來多少歷史典故。


漢源地名趣聯

漢源湖 蘿蔔崗

蘿蔔崗上少蘿蔔 蘿蔔崗,漢源縣大渡河與流沙河交匯處濱臨漢源湖一低緩山崗。因過去這裡盛產蘿蔔而得名,現名為蘿蔔崗,但少見蘿蔔種植。2009年以前,蘿蔔崗"山光不長草",基本上為一荒崗,因修瀑布溝電站庫漢源湖區蓄水,2009年至2019年老縣城3萬居民移居蘿蔔崗,蘿蔔崗成為漢源縣城所在地。駐足蘿蔔崗頂,可遠觀龍塘奇峰、金鐘神韻,可近攬沫水漢水之漢源湖波光粼粼,可感懷湖下昔日那萬頃翠綠與金黃。


漢源地名趣聯

皇木古鎮

皇木廠裡蔵皇木 因明、清兩代建造皇宮殿宇採伐原木於此而得名,現為漢源縣高山鄉鎮皇木鎮,仍可見棄用皇木。鎮內有彝家土司文化、天主教、樂西抗戰公路遺址等許多民族宗教歷史文化遺存並傳承至今。


漢源地名趣聯

金鐘山

漢源地名趣聯

漢源湖畔金鐘山

漢源地名趣聯

山羊坪

大樹堡裡無大樹 大樹,古為邛都蠻地,因過去集鎮街口有一株大樹而得名。明萬曆13年(公元1585年)普雄諸酋反叛後,始置鎮蠻堡。後因街口有大樹一株,其姿婆娑,蒼青絕倫,視為吉祥之物,故改為大樹堡而入西州。民國置越西縣佐,設大樹鎮。1951年6月劃入漢源縣,仍置大樹鎮。太平軍血濺禹王宮、工農紅軍佯攻大樹堡在古今戰事中甚為有名。龍塘山、金鐘山、月亮灣堪稱湖光山色之奇峰異景。集鎮街口大樹早已不存,後集鎮由於大部被漢源湖淹沒遷至另一叫山羊坪的地方。


漢源地名趣聯

百年前的清溪古城

漢源地名趣聯

百年後的清溪古鎮

清溪古城繞清溪 清溪古城為千年古城,始建於漢代,歷為州縣治所,現為鎮清溪政府所在地,因城中數道泉水且有東門河、西門河兩道溪河繞流而得名。清溪鎮,位於泥巴山南麓108國道旁的清溪古鎮是曾經輝煌的南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依山傍水,四周平野空闊,既扼守南北向的犛牛道大相嶺要衝,又是西去的主茶道之一,歷來為西來南往的貿易集散地,號稱“建昌道上小潼關”。這座2000多年曆史的古鎮去年被評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從古至今都是扼西南邊陲的一處重要軍事要塞,歷代在此駐兵戎守;同時又是古代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處水陸交通樞紐。 清溪古鎮之特色:一曰清風,為西康“三絕”(清風雅雨建昌月)之一。二曰古街,有”九街十八巷“具有明清時期風格的民居建築群落。三曰貢椒,自唐以來為歷朝貢品。四曰茶馬古道,古道悠悠,承載著背夫翻山越嶺的艱辛歲月。五曰文畝,彰顯了古黎州崇文尚學儒雅之風。六曰甜櫻桃,現為清溪鎮立鎮之業。


漢源地名趣聯

大田鄉新中村文化院壩

漢源地名趣聯

大田鄉塔山望春觀景平臺

大田鄉間有大田 大田,即漢源縣大田鄉,據說即將整體並於相領的漢源經濟文化重鎮九襄鎮。大田因坡平田大而得名,背山面水,半山半頂,素有"塔子山下大田壩,流沙河畔好農家"之稱。相傳為李冰之子二郎治水歇馬之地。如今是漢源的果鄉糧倉。塔山觀景臺可觀漢源花海果鄉景區全景。春看花,夏看綠,秋看果,冬看新村民居。


漢源地名趣聯

曬經關

曬經關上話曬經 曬經關,南絲綢之路關隘,相傳唐僧曬經書於此,故得名。曬經關的傳說: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途中,走到黎州的大渡河,看見大渡河水流湍急,鵝毛不浮,心頭好不煩愁,咋個過得去? 正當唐僧師徒煩愁之時,河裡浮起一隻已經修了一千多年的道行的大烏龜,這烏龜就對唐僧說:“我渡你們過去!”就叫唐僧師徒四人站在它的脊背上。 渡到河心,烏龜給唐僧說:“師傅,你到西天去見佛主,請幫我問一聲:我修了一千多年的道行了,怎麼還不能轉成人身?”唐僧說:“記下了,我一定幫你向佛祖問明白。” 過了河,師徒四人走到現在的曬經鄉的一個古路埡口,發現一個又大又平的石板。 再說流沙河裡的大烏龜天天就在河邊等,這天唐僧師徒四人從西天取經轉來了,烏龜一看到就喊:“來,站在我的脊背上!” 渡到河心,烏龜問唐僧:“師傅,請你幫問的事情,佛主怎麼說?” 完了,唐僧竟把這事給忘記了!就答不上來。這烏龜氣憤了,一下子就沉到水底,連孫悟空都來不及跳到空中,結果就把經書全部打溼了。 他們遊了半天才上了南岸,經書全部溼透了,準備曬曬經書,但這河邊全是鵝卵石,沒法曬經書。最後想起那個大石板來,師徒四人就返回現在曬經鄉的古路埡口哪裡,找到大石板,把經書攤在上面曬乾了。據說現在大石板上,有斑斑點點的一行一行的經書字跡的印痕。 後來,這裡取名曬經關。

漢源地名趣聯

河南驛站

河南山鄉在河南 河南,即漢源縣河南鄉,因位於大河南岸而得名。南絲綢之路漢源段重要驛站。河南鄉歷史上兵事多,有許多饗人趣談:

“民族交隔,啞泉可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南征至此,軍士渴飲鹽井水,口不能言,後理服孟獲,其弟孟節指聖泉水方解。後建聖泉寺以記,因此,“聖泉鎮啞泉”傳為佳話。

“深溝阻兵,遺恨千古”——1863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西征,先鋒賴裕新,受阻於深溝,在大灣為“夷兵”滾木擂石所害。餘軍直出小堡,強渡大渡河成功,石達開繼後再渡失敗,全軍覆沒,成為憾事。

“北上抗日,火種千里”——1935年舊曆年5月22日,左權將軍率部經此雄據大樹堡,佯攻富林,牽制國民黨軍王澤睿部,使中央紅軍在安順場強渡成功。境內寫有紅軍標語“紅軍是弟兄,反對官長脫落伍士兵的衣服!紅軍是乾人自己的軍隊!”至今仍存。

傳說光緒年間張之洞到建昌主考,住宿此地,適逢一陣大風將樹上鵲窩吹翻,落葉遍地,鵲蛋落地,轎伕們說:"大人此非吉兆",張之洞略一沉思,說我此次到建昌主考必得佳績,便道一上聯"風吹落葉,二三子連殼(科)及地(第)"。再想下聯實難應對,便暫且擱下。待張之洞從建昌主考回來,路經此峽,又遇大雨,一群猿猴在轎前嬉耍,忽想起下聯"雨打茂林,眾諸候代路朝天"。

南方絲綢之路漢源到越西地名歌:一四七把場趕,二五八把鹽拴;三六九過河很兇險,上坡五里倒馬坎;大樹李子曬經關,白馬抬頭望河南;河南站,吃杆煙,八里平夷到大灣;一進深溝五洞橋, 平垻窖廠雙馬槽;尖茶陡坡到海棠,鎮西五里清水塘;那麼遼葉拉光頂,梅子鳳凰保安營;一彎一拐利吉站,溝東倒拐青剛關;青剛關下一趟平 ,板橋河麻糖真愛人;大屯趕小屯,天鵝抱蛋越西城;好個越西城,四門對四門;生些紅花女,專網漢源人。

要吃飯,河南站;要吃酒,海棠有;要吃雞,到正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