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結直腸癌有同時或異時多發的可能,因此,結直腸癌治療後患者是再發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現在還沒有有效的方法避免早期腫瘤的發生,但是,通過規律隨訪監測,可以及時發現早期腫瘤,應用不開刀的微創手術,將其清除,避免腫瘤再次進展到“癌”這個程度。

通俗地說,我們不能避免腫瘤再萌芽,但可以避免腫瘤再長大!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結直腸癌術後的監測推薦方案如下:


據統計,約50%以上的進展期結直腸病人,在生存期內會發生手術區域內的局部復發和肝、肺等器官的遠處轉移。

所以術後的規律複查就顯得特別重要。及時干預和治療,可以爭取最好的治療結果。

1.病史和體檢,每 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後每 6個月 1次,總共 5年,5年後每年1次。

2.監測CEA、CA19-9,每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後每 6個月1 次,總共 5年,5年後每年1次。

3.腹/盆超聲、胸片每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後每 6個月1 次,總共 5年,5年後每年1次。

4.腹/盆CT或MRI每年1次。

5.術後1年內行腸鏡檢查,如有異常,1年內複查;如未見息肉,3年內複查;然後5年1次,隨診檢查出現的大腸腺瘤均推薦切除。

6.PET-CT不是常規推薦的檢查項目。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還有幾點值得重點關注:


1、術後2-3月後,可進行術野、肝臟的增強掃描,其作用在於作為術後影像學檢查的參考標準。這一點很重要!

沒有這個參照標準的情況下,既使出現了CT可見的復發灶或轉移灶,放射科醫生也難以區別是手術後改變還是病變,仍需要再等病變發生改變後才能做出結論。既可能耽誤病情,在等待觀察期間,對病人和家屬也是非常痛苦的煎熬。有了術後早期的CT掃描檢查結果,將有利於放射科醫生更早期確認復發或轉移性病灶。

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結直腸腫瘤患者中,少數人的基因中存在一定缺陷,易患其他腫瘤,甚至是更罕見的多發腫瘤綜合症患者。

因此,術後隨診過程中也應注意提醒患者注意其它腫瘤的普查。如乳腺腫瘤、卵巢腫瘤等。在男性,因為直腸術後可出現排尿功能受影響,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前列腺腫瘤的早期檢查。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3、對於合併有手術切除範圍以外的結腸內有息肉或術前因梗阻而未完成全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宜在病情恢復後3月左右進行腸鏡檢查,以免延誤病情。術前CT檢查,不一定能發現梗阻上游的小型腫瘤病灶,所以,即使術前評估時沒發現其他腸段腫瘤,術後仍應該接受腸鏡檢查。

4、超過5年後,仍然要定期複查,近年來,隨著手術和放化療、靶向治療等輔助水平的提高,結直腸癌5年存活率大幅度提高,5年後複查沒有復發跡象的人也很多了。經過5年的緊張隨訪觀察後,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首先,應該調整好心態,發下腫瘤包袱,真正地迴歸到正常生活當中去,可以根據體力狀況恢復適當的體育鍛煉或工作;飲食方面無特別禁忌,保持健康飲食,如保證足夠的含纖維素食物。

5、還要繼續腫瘤監測,包括結腸腫瘤風險和其他腫瘤風險,但複查間隔比5年內可延長。

方案包括:

①、CEA、CA19-9每年1次,

②、腹/盆超聲、胸片或者是腹/盆CT或MRI每年1次;

③、腸鏡檢查,每3年一次。

對5年後的腫瘤監測的態度,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能馬虎,兩種極端的態度都不對。

對於結腸腫瘤這種可能多發的疾病,特別不能認為治癒5年後就萬事大吉,不再複查。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術後生活注意


對普通人而言,增加飲食中蔬菜和水果的比例,降低高蛋白高脂肪的比重,適當體育運動和鍛鍊,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對於結直腸癌病人而言,遵循這種飲食和生活方式,則可以降低結直腸癌術後的複發率。

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緒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高危因素,也是腫瘤復發的影響因素。因此,結直腸癌病人應正確認識結直腸癌,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1、 結直腸癌術後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每日可適當活動,如:日常家務勞動、散步。如果必須行體力勞動或者體育活動必須謹慎,開腹患者必須繫好腹帶。

2、 建立規律的生活方式,按時作息,合理膳食,保持平靜的心理狀態,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有工作的患者可以適當投入到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多與其他人接觸。

3、 術後3個月左右避免腹內壓增加的動作,咳嗽、打噴嚏時將傷口、造口捂住,避免發生疝氣、造口脫垂。開腹患者應系腹帶一年以上。

4、 傷口未拆線患者,保持傷口敷料乾燥,避免感染。切口形成瘢痕之後方可洗澡。

5、 有人造肛門的患者,應注意保持造口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每日造口護理,預防發生造口周圍皮炎。

6、 正確使用、更換、清潔造口袋。如發現造口狹窄、排便困難等異常情況,應及時來醫院就診。


結直腸癌術後,如何避免復發?

要知道,結腸腫瘤的再發難以避免,但維持合理的監測,可以避免腫瘤發展到嚴重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