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爆醃白魚的做法是什麼?

老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白魚,白魚是太湖主要經濟魚類之一,與“太湖三寶”合稱“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

它除了味道鮮美外,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益腦,開竅利尿等作用。尤其魚腦,是不可多得的強壯滋補品。

具體講到白魚的做法,特別是提問中問到的爆醃白魚的做法,我在這裡說說自己的做法和體會分享給讀到這篇回答的讀者們。

首先,先把活殺的鱸魚洗淨,在魚身上斜斜的劃上幾刀,可以深一點,但不要深的碰到魚骨,否則煎的時候就都斷開來,魚就不好看了。

第二步,鹽、五香粉和味精少許拌勻,均勻的塗在魚身上,劃過的刀口裡也要均勻地塗到。

第三步,將魚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暴醃2到3個小時。

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把暴醃好的白魚下鍋煎熟就可以吃了。

由於白魚是活殺的,因此這道菜並不需要蔥姜或料酒之類的調味料,只用鹽、五香粉和少許味精或者雞精調味就可以了,是佐料和製作都比價簡單的一道菜。

白魚是淡水魚,味道不如海魚的鮮味足,所以暴醃時加點五香粉能使味道更加豐富。如果再調製些橄欖油香菜泥蘸著吃,或直接淋在煎至金黃的白魚身上,那就更加的色香味俱佳了。

其實,白魚還有很多吃法,但由於問題問到的是爆醃,所以就先回答爆醃的問題了,如果有讀者想用其他方法制作白魚也是可以的,只是製作的時候要注意,白魚的肉質比較細嫩,更適合清蒸,而不是紅燒,燉煮的方法可以使用,但不宜時間過長,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可以調製料汁或者湯汁,中間加上蔥姜鹽即可,佐料的種類和用量不宜多,適量即可,可以根據本人口味來進行添加和調節。

另外,這道魚的製作佐料中一定不要加辣椒,裝盤點綴些青紅椒絲是可以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其原有的鮮香口感。

白燒和清蒸的做法差不多,反正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儘量少用佐料,在滿足味道要求的同時,確保其本身的鮮香和原汁原味。

好了,今天這個問題就先寫到這裡了。有對如何製作白魚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留言,共同探討。





甄一味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簡單的說一下吧。

白魚一般都認為是白緦魚,翹嘴魚。這種魚肉質非常的細嫩鮮美,腥味很輕,唯一的缺點就是肌間刺比較多,吃的時候比較麻煩。所以,吃這個魚,需要舌頭和牙齒通力合作,牙齒咬,舌頭頂,才能把刺吐乾淨。我見過的最厲害的高手是把一整條翹嘴魚從嘴的左邊塞進去,然後流水線般的從右邊把刺吐出來,整個的肉就剔除吃掉了。

翹嘴魚以太湖,駱馬湖以及興凱湖的質量最佳。它非常嬌貴,離水很快就會死去。所以如果一時吃不完,的確爆醃是個很好的辦法。爆醃實際上是一種輕醃。可以在去腥的同時給魚加入底味,細胞失水可以讓肉質更加緊實,這樣爆醃好的魚就更加的美味了。

爆醃的技法。

  • 白魚一條,去鱗片後從背部下刀劈開,去除內臟,脊骨血,黑膜(白鮊,紅鮊無黑膜),魚鰓後用清水漂洗乾淨後控水待用。
  • 手心放鹽,將魚身內外都搓拭一遍,再放少許胡椒粉再搓拭一遍,放少量黃酒或者白酒再搓拭一遍。
  • 蔥姜擰出姜蔥水,搓拭最後一遍後將姜蔥打結放入魚腹中即可。
  • 放入盤中,用保鮮膜包裹後放入冰箱了冷藏16小時。到時取出沖洗一下表面就是醃製好的爆醃魚了。

爆醃白魚的第一種吃法:清蒸。

  • 爆醃好的白魚最好也是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清蒸。也只有清蒸最能體現出爆醃魚鮮美中透出的鹹鮮。
  • 把爆醃魚肚子裡的蔥姜換掉,盤底放入新的薑片蔥結,將魚剪斷脊骨,掰開成兩片肚皮朝上擺在盤中,魚身放入幾片五花肉或者一小塊豬油都可以。再放點蔥薑絲。盤底放薑片的作用可以讓魚懸空使得蒸汽流通,讓魚身的成熟度一致。剪斷脊骨可以防止魚身收縮。
  • 蒸籠上汽後,放入魚盤,一斤以內的白魚蒸6分鐘足矣,一斤到一斤半的白魚8分鐘足矣。
  • 到時間後關火不管它,讓它繼續虛蒸三分鐘。
  • 此時燒熱油,準備新蔥絲。但時間夠將魚身的蔥絲換掉,澆上熱油即可。

第二種:爆醃魚的第二種吃法:白燒

  • 爆醃過的白魚白燒也是非常好的,不腥的同時非常的鮮美清爽。這是爆醃白魚的另一種吃法。
  • 準備薑片,黃酒,胡椒粉,蔥花待用。
  • 鍋內下豬油,燒熱後下白魚見面稍微煎一下就行,千萬不要煎狠了。
  • 倒入剛剛蓋過魚身的開水,放入薑片,黃酒,大火燒開撇去表面浮沫,下胡椒粉改小火燉10分鐘,收湯。嘗一下口味,不夠就放少許鹽,撒少許蔥花即可。

寫在最後:

  • 白魚非常的清爽淡雅,所以爆醃過的白魚除了沒事幹不要紅燒,油炸之類的做法。這樣只會破壞白魚固有的氣質和鮮味,浪費材料。
  • 吃白魚注意卡刺。卡到了請千萬去醫院,防止自己處理魚刺扎進氣管,真的,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瀾饞食記


都知道信陽南灣水庫的大白條,我們當地叫“翹妖”。小貓魚就不說了,都炸炸或者煎透做菜,刺都不用吐,酥了。半斤以上的翹妖都要“爆醃”,然後做菜,或炸或煎,或蒸或燉。其他任何做法,如果不經過這道處理,體現不出這個魚的最佳味道,那種極致的鮮。

(誰見過這大的白叼整著燒了?有有誰吃過?)

其實在信陽地區,各縣都有大型水庫,譬如光山的潑河水庫,新縣的香山水庫,商城的鯰魚山水庫。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大興水利工程,採用人海戰術,肩挑手提板車拉修成的。現在看來幾乎是不可能,開著挖掘機還嫌累。可就是造福一方百姓,實現了全地區水稻旱澇保收。特別是信陽稻產區,有了水的保證,農民就像有了鐵飯碗,不再擔心旱災澇災。

最值得一提的,信陽沒有重工業和礦業,植被、水域覆蓋率幾乎高達100%,空氣尤其的清淨,各大水庫的都是一級水質。因為水域廣大,裡面的魚根本不用人工餵養,甚至後來不用放養魚苗,各種魚自然繁殖,自然成長。其中的翹妖就是各大水庫裡野生魚的主要品種,繁殖快,又因為是食肉性,掠食兇猛,長勢賊快,最大個能有幾十斤。

翹妖很美味,肉雪白,質地細嫩,做好了會呈現石斑魚一樣的蒜瓣肉,而且比石斑細嫩,味道微甜,整體質量和口感勝過石斑。唯有肉裡面很多小刺,因為野生,還很硬實扎嘴。正常做法,無論清蒸、煎炸或紅燒,諾多的小刺都被魚肉緊緊包裹,吃著費力,手扯牙啃,搞不好還容易被卡著喉嚨。


(看著很鮮,其實是爆醃之後清蒸的。比剛殺的更鮮,成為這種魚的烹飪絕招。)

當地人卻不怕小刺多多,說道是小刺越多的魚,味道越鮮美,而且有著對付小刺的傳統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爆醃”。

爆醃的原理,就是利用食鹽的細胞滲透性,促使魚肉蛋白在凝固的同時釋放出細胞水分,水分並不外洩,還保持在魚肉裡。就形成了肉、刺分離,水分內含,鮮味保留,魚肉按自然肌理成蒜瓣狀。然後經過烹飪加熱,就有了裹漿炸肉、火燒叫化雞相似效果,魚皮形成全封閉,裡面的魚肉依靠著爆醃造成的水、肉相對分離狀態,成就熟制小環境,鮮味完全保持,肌塊之間以及肌塊與魚刺之間處於分離。如此這般,吃的時候,筷子一挑開魚肉,鮮味撲鼻,魚肉雪白蒜瓣狀,小刺不再緊緊粘在肉上,處於相對分離狀態,能夠很輕易的挑剔掉。


(如此燒來的白叼,味道以淳厚為主,一樣透著鮮,依然靠爆醃出鮮。)

再說到如何爆醃。流程及要求如下:

  1. 挑選單條半斤以上翹妖,做個魚要整體醃製,二斤以上要剁大塊醃製。不論大小,都得爆醃,否則得不到最鮮美的效果。
  2. 翹妖氣性大,離水即死,鮮魚必須兩小時內處理,夏天一小時。否則就趕緊冰鮮起來。
  3. 刮鱗去腸肚,清洗乾淨,用食鹽裡外完全的抹上一遍,碼起來一小時就可以了。有的時間不趕,會放一小時以上,我的經驗,24小時之內沒問題,只要常溫下封閉放置,冰箱裡三天都可以,不影響鮮度。
  4. 烹飪之前,清水洗淨就好,做個魚的,毋須拖漿掛糊,擦乾魚體明水就可下鍋。塊魚要再斬剁需要的小塊,洗淨上漿再入鍋。

【小提示】爆醃翹妖,最好只用鹽,再不要任何調味料。因為任何的香料都會破壞魚肉的鮮美原味。再說魚肉只有變質才會出現腥臭,任何鮮魚都是微甜無腥臭的。人們只對醃製或烹飪變質的魚才使用到香料,這是個鑑別魚是否鮮活的標準,而不是判斷廚藝的標準。真正的水產美味,是原味,不是調料味,最古樸做法只用油鹽。應了那句話:“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普濟


白魚是“三白”裡最講究入鍋前加工的,吃前要用鹽“爆醃”。爆醃是無錫方言,就是加少許鹽短時間醃一下。一般我都是早上醃,晚上吃,到底多少時間,我問了一下百度,高手給出的時間是:至少40分鐘。魚肉醃過後,肉香又緊實,鮮美無比。

做法:

原料:白魚、蔥、姜、鹽、油。

特色:太湖第二白,“爆醃”後最美味——清蒸白魚。

1、白魚,洗淨。

2、魚肉上加鹽醃。俺是早上買了,晚上下班後回家蒸的。

3、取魚頭段,把鹽沖洗乾淨,瀝乾水,或用廚房用紙把水擦乾,加薑片,蔥段,鹽。

4、蒸鍋中水燒開後放魚盤,滴少許色拉油。

5、大火8分鐘後,關火,悶1-2分鐘,出鍋,撒上蔥


美食小慕


暴醃青佔魚的做法詳細步驟
第1步鮐魚洗淨,去鰓及內臟;準備好蒜籽和薑片,待用;
第2步將鮐魚切成段,取魚身,放鹽;用手輕輕的搓魚身,使鹽滲入魚肉中,充分入味;
第3步放入薑片,蓋上蓋子或保鮮膜冷藏3小時以上;稍沖洗一下,加入料酒和蒜籽,上屜蒸20分鐘左右,即可。
暴醃青佔魚的做法小貼士1、醃製時間可長可短,醃製3小時的魚,肉質還是很嫩,但若放一天以上,肉質將會變硬,而且味道更鹹,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就好。2、鮐魚一定要吃新鮮的,一經隔潮(死亡時間超過2天),魚體內會產生過量組織胺,能引起食物中毒,中毒症狀:食後30min到3h內,顏面及上半身潮紅,出現酒醉反應,心悸、頭痛或出現蕁麻疹,但體溫正常,無瀉下、腹痛表現。

小陳知多少


材料:鯿魚2條、香芹1小把、紅甜椒1只、大蔥2根、 調料:鹽、花椒粉、胡椒碎、生抽、鮮味汁、香辣油、白糖,香醋

步驟

1

斬殺好的鮮鯿魚清洗乾淨:將魚腮去除乾淨,將魚身內外沖洗乾淨,特別是魚腹內的黑膜,一定要刮乾淨。

2

生薑一分為二,一份切成姜碎備用,一份切成薑絲備用;紅甜椒去蒂去籽切條絲狀備用;香芹洗淨打去老葉斜切段備用;大蔥洗淨分蔥白及蔥葉,分別斜切成段備用;

3

取1小碗,加入3茶匙左右鹽,加入花椒粉、胡椒碎(量多量少依個人口味調節)拌勻;處理乾淨的魚控幹水分,將調料均勻地塗抹於魚身,魚腹肚內也需塗抹;將切好的姜碎塞入魚腹中,將棉繩從魚唇處穿過,將魚懸掛於陰涼通風處“暴醃”3-4個鐘頭備用;

4

將“暴醃”之後的魚取回,用廚用紙將魚身殘留略為結塊的胡椒花椒粉等揩掉(此類調料高油加熱時會發苦),鍋內注油燒熱,魚下鍋煎至雙面金黃香酥時起鍋。如果想“偷懶”的話,到這一步暴醃魚就可以直接上桌食用了。

5

鍋內留底油,將薑絲、蔥白段投入鍋中煸香,依次下紅甜椒、香芹段翻炒,鍋內加入生抽、鮮味汁、香辣油、白糖,及1碗水(或高湯),用鍋鏟攪勻,將暴醃魚入鍋,大火煮開後,魚身上撒下蔥葉段,轉小火加蓋燜煮幾分鐘使魚肉透汁透味;將魚出鍋裝盤,轉大火收濃汁,滴入幾滴香醋攪勻,將濃汁澆淋在魚身上即可。


美食達人小黃


1.買現成剁好的2釐米左右厚度的草魚段,洗淨瀝乾淨水,加入醃料拌均,包上保鮮膜,入冰箱冷藏4至6小時\r2.準備好紅葡萄酒一小杯備用\r3.取出醃好的魚塊,吃多少取多少,預熱平底煎鍋,加入少量食用油,下魚塊煎\r4.中小火慢慢煎以免糊了,一面焦黃後翻面繼續煎\r5.觀察魚的成熟度,適當調整下火力,直至兩面焦黃,烹入事先倒好的紅酒燜一小會\r6.待酒汁完全蒸發了,魚也熟了,裝盤,撕點蔥葉卷裝飾下即可


尚品迪克


太湖白魚,太湖三白之一。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濟魚類之一。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

上圖來自網絡,感謝提供者。因為我買的白魚,請賣家代為處理,切了塊

1300多年前,太湖白魚就被老百姓誇為無錫第一魚,又稱太湖銀刀。相傳這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漁民張三帶領一幫人與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帶激戰。一次,張三在湖上與清兵作戰時,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劇痛,彎腰從湖中拾起一把銀刀,向清兵殺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給鎮住了,紛紛落荒而逃。張三再一瞧手中,原來是一條銀光閃爍的白魚,這樣銀刀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白魚,我覺得最好的做法還是清蒸,不要多餘的調料,這樣才能吃出魚肉的鮮嫩。清蒸白魚屬於太湖船菜的一種,比較講究味真,食材新鮮,原汁原味。

清蒸白魚

原料:白魚、蔥、姜、鹽、油

製作過程:

1、白魚,洗淨(看那條小塊的魚,汗)。

2、魚肉上加鹽醃。俺是早上買了,晚上下班後回家蒸的。

3、取魚頭段,把鹽沖洗乾淨,瀝乾水,或用廚房用紙把水擦乾,加薑片,蔥段,鹽。

4、蒸鍋中水燒開後放魚盤,滴少許色拉油。

5、大火8分鐘後,關火,悶1-2分鐘,出鍋,撒上蔥。

白魚好吃的關鍵是要撒些鹽,醃了再吃,要“爆醃”,至少40分鐘。

可以象我這樣早上放鹽,晚上吃,很香。過一天,則放入冰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