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畫,否則會毀了孩子優秀的想象力

芽芽兩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小畫板,剛開始,他只會畫橫線、豎線;慢慢地,芽芽開始自己用畫筆勾勒線條,畫出自己腦海裡的吊車、自己腦海裡的花朵。孩子畫筆下的世界,是最可以體現他們思維認知能力的。所以,在一開始,芽芽媽並沒有試圖告訴芽芽畫的對還是不對,每次畫完畫,都會讓芽芽自己來解釋他畫畫的想法。

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畫,否則會毀了孩子優秀的想象力

寶寶繪畫的先決條件

別看畫畫在成年人眼裡比較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繪畫是認知能力和肢體動作控制能力發展的表現。

01

認知能力的發展

孩子對於畫畫的創作,是建立在對環境、對世界認知的基礎上的。兒童的認知水平發展了,他們才可以畫出腦海中的花、鳥、魚、蟲。如果父母過早地在畫布上告訴孩子鳥、花、飛機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會用父母眼中的畫筆形象來代替自己腦海中對事物的想象。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將孩子的認知發展分成了4個階段:

1.0~2歲的感知運動階段:寶寶靠視覺、觸覺、聽覺、嗅覺來了解世界,感知環境。他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要摸一摸、咬一咬,問一問。

2.2~7歲的前運算階段:

這個時候,寶寶們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他們會運用語言、肢體動作來表現自己經歷的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

3.7~11歲的具體預算階段:孩子們的認知發展顯著提高,他們可以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這個時候他們比較依靠於具體的場景、具體的事物。

4.11歲以後的形式運算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運用較為複雜的思維、推理能力,來解決問題。

02

對肢體動作有了控制的能力

繪畫需要手眼配合、也需要一定的精細動作配合。繪畫的發展規律也體現了孩子運動能力發展的規律。

寶寶的運動能力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從整體到局部,先有大運動發展,才有精細運動的協調,寶寶會走、會跑,才會逐漸用手抓握東西、拿起紙筆、繫鞋帶、穿褲子、用筷子等精細動作。而畫畫恰恰受制於精細動作的發展能力。

孩子繪畫發展的六大階段

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畫,否則會毀了孩子優秀的想象力

01

1~2歲 塗鴉階段

2歲之前,寶寶處於感知運動階段。他們通過肢體動作來感知環境,畫筆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玩具,他們覺得用這個比可以畫出痕跡,畫出線條,畫出弧線,就會刺激到他們對於畫畫的熱情。這個時候寶寶的作品,不能叫畫畫,只是依賴肘部、手部、手腕來回反覆運動的軌跡,並沒有具體的圖形。一張紙、一支筆,一個舒適的環境,就可以讓寶寶隨意創作塗鴉。

02

2~3歲 圖形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有所提高,可以畫出圓圈、不規則三角等閉合式圖形,這些圖形在孩子眼裡,或許代表一隻貓、一隻狗、一隻鳥,但爸爸媽媽仔細看時,會發現和畫布上的圖形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火急火燎地教孩子畫標準的圖形,不要打擊他們的想象力,而要去欣賞、讚揚他們的作品。

03

3~4歲 整合階段

寶寶開始慢慢探索簡單圖形的整合,嘗試將簡單的圖形拼湊在一起,用來表現動物或者人物。比如他們會用圓圈和線條來表現雪人、小狗等物體,又比如對人物、對花朵的描繪也許只有腦袋,只有花蕊。這個時候的寶寶在畫畫時通常只會將單個圖形進行重組整合,並不能完整描繪。同時,每個圖畫之間也不會有聯繫,是無目的的繪畫,比如在畫布上畫個車車,在畫個鴨子,沒有什麼關聯。

04

4~6歲創造階段

這個時候寶寶的作品才可以稱之為“繪畫“,是他們出於自己的思考和觀察,對於環境、對於世界的認知、表達。在創造期裡,他們會有自己的創作意圖,比如畫山,畫太陽,畫樹林,畫蝴蝶,畫鴨子,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

05

6~9歲想象階段

這個時候的寶寶進入了具體運算階段,對於世界的感知具有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他們會在環境中觀察、積累豐富的繪畫資料。如果你的孩子處於這個階段,那麼爸爸媽媽們要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看看山川,看看河流,多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才會幫助他們將感知力、想象力和觀察到的現實環境完美整合,你會慢慢發現,孩子的繪畫水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06

9~15歲 寫生階段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少年期,不再像之前隨性而畫、隨心而畫,不會畫出充滿想象力的事物、動物,而是在顏色、構圖、形狀上面追求真實性,比如月亮是黃色的、森林是綠色的、河流是藍色的,已經形成了對事物既定的觀念。如果你的孩子依舊熱愛繪畫,爸爸媽媽們可以為他們選擇興趣班,讓他們去接受專業的繪畫知識。

千萬不要教孩子畫畫,否則會毀了孩子優秀的想象力

芽芽媽溫馨提示:孩子的繪畫發展規律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味拔苗助長,而要以培養想象力為主要目的,8歲之前,最好不要專門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應該多帶他們出去見世面,看風景,賞風土,不要過早地讓孩子形成成年人的既定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