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核潛艇部隊,是一支象徵大國地位、支撐國家安全的戰略部隊,為我國奠定大國地位、維護大國形象提供了有力戰略支撐。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下水,成為繼“兩彈一星”後的又一國之重器、國之利器。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上世紀60年代末,海軍從常規潛艇挑選艇員組建核潛艇接艇隊,他們大多數只讀過初中,連“核裂變”都沒聽說過。就是這樣一群官兵,面對核物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等30多個專業,面對上萬臺設備,勇敢邁出了水下長征的第一步。

其中36名官兵,被譽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36棵青松”,以他們為骨幹的第一支核潛艇艇員隊,駕馭著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核潛艇犁開了第一道歷史性航跡。

首艇的試航,每進行一個項目,都是從零開始。從第一次啟堆、第一次出海到第一次下潛,艇員們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愛核潛艇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一步一個腳印在摸索中前行。他們常常白天開展試驗,夜間還需編寫規程,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核潛艇必須進行最大自給力長航試驗,這是對潛艇設備性能的檢驗,也是對艇員生理極限的考驗。水下航行,用水成了最大的難題,喝水要定量,洗臉是奢望。

核潛艇艙內高溫、高溼、高噪音、高汙染、空氣混濁,長時間在裡面工作生活,人的生理機能和內分泌系統都容易紊亂,長時間水下航行,多數人出現了失眠、厭食、煩躁等症狀。全艇上百人,原來一頓飯能吃幾十斤米,到後來連一半的量都吃不下。面臨生理極限,大家堅定意念,絕不放棄,縱然千難萬險,也要勇往直前,堅決完成任務。

數十年來,一代代核潛艇人高擎精神火炬,甘願拼搏奮鬥,勇闖深海大洋,不懼生死闖關,為黨和人民劈波斬浪、一往無前,在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壯闊航程中書寫下不朽的史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