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對於上古歷史,我們更願意用科學的眼光去研究。單單用史籍來看上古,你會發現很多記載是相互矛盾的。要找到靠譜的答案,我們就要用科學的思維去分析,用哪種科學呢?分子人類學也。新人會問,分子人類學這個名詞看起來有點高深,有沒簡單通俗的講解?分子人類學其實是和生物學有關的,一句話來說,是通過研究基因(包括Y染色體)來追溯人類的起源。

近日,吉林大學的考古DNA實驗室公佈了一些古DNA數據,包括中原仰韶-龍山時期的古人基因,見論文《中原仰韶至龍山時期古代人群的分子遺傳學分析》。這個信息在業內形成了爆炸性的影響,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研究分子人類學的愛好者都知道,隨著檢測技術的普及還有檢測費用的降低,現代人群的DNA數據越來越多,但嚴重缺乏的就是古DNA數據。吉大可說是走在了科學的最前沿,讓我們這些發燒友欣喜若狂。下面,我們不用專業術語,儘量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解釋,怎樣用基因來研究仰韶、龍山時期的族群?

這次吉大研究的對象,是河南的四個遺址,其中有仰韶文化時期的曉塢、汪溝遺址,龍山文化時期的郝家臺、平糧臺遺址。而且,河南位於中原中心地區,是我國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所以河南發掘出來的古DNA,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通過分析得出了什麼結論?下面結論看不懂的話,可以多看幾次,再不懂的可以在評論留言哈。

一、就常染色體來說(常染色體決定身高、外貌),河南仰韶文化居民比龍山文化居民更像北方人!通過三種算法對比,都顯示了:相對於現在的中原漢族,仰韶的老居民更接近現代的韓國人群,仰韶居民雖然看起來有點南方,但比起現代人,是典型的北方人群

陝西的半坡人復原圖: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二、龍山文化居民都在4000年前,當時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龍山的居民和之前發佈禹州瓦店居民(亦龍山時期)一樣,雖然也偏北方,但比仰韶偏南。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總體來說,仰韶、龍山的居民都相對偏北方,與北方漢族高度相似。他們就是秦俑、漢俑外貌,單眼皮佔多數,像現在的朝鮮、韓國人

漢俑的長相: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長信宮燈原來不是藝術創作,是真實的漢人長相: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現代人呢?東亞主要族系的常染不單是偏南,而且偏東,類型劃分即為以南方人群(以臺灣土著為代表)為主。說明近現代以來,東亞受到南方族群的影響比較大,和四五千年前不太一樣了。簡單來說,現代漢族形成於北方,但在秦漢以後,南方人靜悄悄的奪取了北方人的江山。下面論文中的截圖,佐證了後期南方人持續的基因貢獻,反超了北方: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三、重頭戲來了,爆父系的Y單倍群類型。

注:Y染色體是人的性染色體之一,用於決定男性性別,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體。根據不同族群的Y染色體數據,分子人類學家建立了樹狀的Y染色體單倍群圖譜,可以追溯父系祖輩的起源。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看不懂沒關係,我們來解讀。

⑴仰韶文化早期組,6000年前後,出現了Q1a1a(這應是M120支系,目前來看Q1a1a大多數都是M120這一支)。

名稱可不能簡化了,因為這是國際通用的稱呼,有其科學意義。這樣說吧,這個Q系並不簡單,他和神秘鬼方有關,因為他們分佈地相似。

Q-M120是中國境內Q系的老大,他們擁有一個5000多年前的共同祖先,他們在國內的大本營集中在山西、陝西北部,人口高達5%左右,考古發現的山西倗國,就是Q1a1a-M120。也就是說,倗國的祖先可能就是鬼方,推測他們是從阿爾泰山南下的,來到中原的時間比原先想象的要早,原先有專家提出是商朝時期才南下。Q1a1a1-M120在國外也有分佈,包括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充分說明他是西來的中東人,他們首先達到了阿爾泰山,然後南下中原,他們的貢獻是給仰韶居民注入了中東甚至歐洲的常染成分。

注意,匈奴也是Q系,不過和倗國不是一個支系而已,在約2200年前新疆匈奴墓地的居民身上,檢測出Q2a1-M378。我們很明顯識別出,匈奴屬於Q2,倗國是Q1,二者有一個遠古的祖先,但後來分開發展了。

還有什麼腦洞可以開??石峁遺址可能也和Q繫有關,但石峁也不會是單一的,也是多源的。極有可能是Q系和O系的F444共同打出的江山。而黃帝的活動軌跡和石峁相近,《史記》中寫道“

黃帝崩,葬橋山”,今陝西省黃陵縣的橋山之顛尚有黃帝陵墓,所以不能排除黃帝和石峁有關。而且,黃帝應該是F444類型,因為史料記載了黃帝從西北角出中原,F444的分佈地基本吻合。

⑵仰韶文化晚期組出現O1b1a2,即老O2*。

河南澠池篤忠遺址,相當於仰韶晚期: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O1b1a2,推測為page59支系,他也是仰韶文化的後期主體。已知仰韶文化人骨很多都是類似東南亞人種,高顱/長顱、低面、低眶、闊鼻、突頜,很有可能就是O1b1的傑作。根據復旦大學的理論,O1b1總體是南方往北方發展,而O1b1a2-page59或即起源而仰韶,然後向北方發展,他和中南半島知名的O1b1a1-M59是堂兄弟。

如果聯繫史料這位O1b1a2可能是三苗之一,因為O1b1在苗瑤裡面佔很高的比例,常染成分接近南方人群。現在先拋下預言,小編認為O1b1和三苗北上有關,和蚩尤關係也是密切,他們是三苗北伐的代言人,也是日後石家河文化北上的楷模,但三苗文化有些地方是被消失了,前段時間鄭州青臺考古發現的北斗九星遺址,便可能屬於三苗的傑作,而中原其他集團一般是說北斗七星的,沒有九星的說法。另外,近年復旦研究發現,曹操是O1b1a2下游F1759,這個仰韶晚期居民說不定就是曹操祖先。

仰韶文化的居民共同建立了原始的漢藏語言,也即上古漢語,見發表在世界著名《自然》雜誌的《語言譜系證據支持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上古漢語和現代漢語差異比較大,這個另有文章說明。

⑶龍山文化期,即4000年前後,遺址檢測出C2e2(F845+)、O2a2b1(M134+),還有一例N1b2*。震驚!怎麼發現了三個??龍山遺址發現出三種類型,可能反映了四千年前真的存在一個部落聯盟!史料記載的堯舜禹式的部落聯盟、禪讓並非虛言。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C系分南支、北支,C南支的F845,在23魔方叫C2c1b,很早就在中原生活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C南支總體是從北方向南方發展的。

C南支在長城南北都有廣泛分佈,有些支系生活在長城南部,他們參與了華夏的形成。這裡先拋個預言,有種來打我臉,那就是C2c的各個支系可能都是在中國北方起源,然後向南方發展,一些西南的土司就是F845,但在漢族裡面F845不常見。

另外爆點料,23魔方推測孔子、商王、司馬家族也是C南支

O2a2b1-M134不說了吧,漢族主流單倍群。推測他的下游是F444,F444是老幾?他已經可以內定為中原之王了,見論文《河南禹州瓦店遺址龍山時期古代居民DNA分析》,下圖WD-2一欄,裡面的O2a2b1a2a1c,就是F444-F46下游的一個小支系: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F444是家大業大的集團,位列漢族三大支之一,後裔枝繁葉茂。F444在龍山文化時期多次出現,也很有可能是黃帝部落的類型,所以他做中原之王是實至名歸的。

說到N系。之前仰韶文化的廟子溝遺址也發現過N系,測出了3例全部N,佔100%,N1b2*特別用紫色劃線來表示,裡面的N/O就是N1b2:

從古DNA數據,看上古的中原之王是誰

N1b是N系南支,N1b2大部分是M1819類型,他們的年齡約在6600年左右。在中國大約佔2.5%。N系曾經遍佈中國北方,23魔方總結如下:

1、5500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廟子溝遺址:3例樣本,其中3例N(未定下游)

2、5000-6000年前遼西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6例樣本,其中4例N(非N1a1)、1例O2、1例C。

3、5000多年前山東東營傅家遺址:4例樣本,2例N(未定下游),1例O,1例K*(未定下游)

4、約3500年前內蒙古敖漢旗大甸子遺址[2]:5例樣本,3例N(非N1a1),2例O2

而且,N系是仰韶、龍山的兩期大佬,實力不可小覷。來一個驚世駭俗的假設,N系後來被人趕到了更北的地方,似乎和夏人(夏后氏)被驅逐到匈奴境內相似,N系應該和夏人有關。

說一下故事背景,龍山的郝家臺/平糧臺樣本已經是王灣三期,等於晚期的夏代了,這個時候唐堯故都的陶寺遺址,已經被深受老虎山文化的石峁文化所滅。石峁集合多個部落而形成黃帝集團,黃帝集團進一步壓制中原,打敗了中原的蚩尤集團。武力是壓制了,但文化還是南方的強盛。禹徵三苗,還是壓制不住南方的文化滲透,於是乎,中原便成了大熔爐,他把南北方的文化融會貫通、融為一體,形成新生的華夏文化。

四、母系的mtDNA類型(注:即線粒體。如同Y染能反映父系,線粒體能反映母系)

⑴在樣本里面,佔比最高的是D系小姐,D4為主,這是農業革命後就奠定了的。其他是F2/F1a/M8/M11/B4的組合,在這11個有效樣本,其中D佔5個,比例高達45%,幾乎一半!!其中,發現了D4下游的D4g,D4g現代高頻於中國北方,尤其是在河北。還有一位D4b2,她是現代漢族的主流單倍群,高頻於北方,尤其是中部,在日本也常見,她們就是正宗的中原妹子,值得日後重點研究。D4在西藏也有廣泛分佈,推測她是西北起源的,而且,在兩萬多年前她已經誕生在這個世上。但沒發現D5,河南禹州可是發現了D5的,她是F444的原配。

⑵女性缺少古北方的類型,與現代女性相比,有著一些差異。既沒有古西北+華北的M10,也沒有古西北+古蒙古常見的G,更沒有古中原+古東北常見的D5,四不像啊!

⑶發現了很早就擴散到北方的南方母系分支,她們是現代人的非主流,比如B4d1、F1d、F2h這堆。

也就是說,這些女士是南方的土著,她們跑到中原來,想要一場甜甜的戀愛,就撩到北方漢子結合了。

但她們不是現代女孩的祖先,她們沒有太多的後代。

⑷總體而言,母系和現代女性沒有很大的區別,都以M係為主,純度沒有現代女性高,但差異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遺憾的是沒有D5,D5是誰??她代表著中原之王的老婆,可以母儀天下,也就是俗稱的大嫂。

總論,漢族的祖先就是起源於北方,而不是西南或者其他地方。仰韶、龍山文化對推動華夏-漢族的形成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河南又是核心的核心。這次基因報告含金量很大,見證了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中原人的常染均是一脈傳承的。F444+D4就是傳說的中原之王以及王后了,他們兩是最佳夫妻。

延伸閱讀: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黃帝集團和夏后氏集團不是同一批人,黃帝集團親Q一些,夏后氏集團親N一些,但他們都和O2a系的F444有關,或者還得加上O2a系另一大支M117。黃帝集團、夏后氏集團聯手打敗了O1b1的三苗集團,三苗退回長江中游的老巢發展。由此推理,殷商集團和夏后氏集團更不可能是同一個祖先的,殷商集團的統治者就是由C系南支組成。把他們說成是出自同一個祖先,是漢朝文人為了粉飾大一統服務的。但這些說法很容易被分子人類學戳穿。

那麼,其餘的大支O2a系的002611、O1a系的M119呢?這些夷、越當時還偏安於東部沿海,M119在仰韶和龍山之間的過渡期,以良渚文化強大過一時。002611則是龍山的海岱文化代言人(龍山可以分為海岱、中原文化兩支)。M117、002611、F444,和M119、C系南支以人數眾多,被稱為五大超級祖先,佔了漢族人口的六成之高,見覆旦嚴實的《中國人的超級祖先》。如果五大超級祖先加上O1b1、N系、Q系,可達到七八成之巨,佔了漢族人口的大多數。這些支系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都是中國光榮的一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