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全科掃地僧


高血壓的朋友們,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規服用藥物以外,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


高血壓每天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目的呢?

推薦答案是—6000步!6000步走掉三大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聲明稱:“走路是最好的運動”。走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走路對於高血壓的控制當然是有益處的,相當一部分輕、中度的高血壓,可以通過有效“走路”運動把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關鍵是要做到有效的“走路”。


一、走路為什麼能降血壓

1. 增強心肺功能和血管的彈性。


2. 促進消化,燃燒卡路里,減少脂肪的積聚,有很好的減肥效果。一般來說,每減輕10公斤體重,可幫助降壓10mmHg。


3. 能減少激素、過多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從而使血壓升高。


4. 運動使全身血管擴張,減輕了血管壓力,使血壓下降。


5. 研究表明:一次有效運動所產生的效果,並非只在運動進行中存在,它所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個小時左右,因此什麼才是有效的運動即成為一個關鍵。關鍵就是要有一定的強度,這個強度可以通過心率增加的幅度來測量,通常情況下心率達到(170-年齡)這樣的數值即可。重要的是,運動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小時,相當於服用了長效降壓藥的效果。


二、如何走路有助於降血壓

1. 注重走路的時間

研究發現,一天只要走40分鐘就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一次有效的運動可以使血壓下降5-10mmHg,如果堅持繼續運動,獲益將隨著時間而持續。


2. 堅持“有效”的走路方式

那麼如何走路才能有效的鍛鍊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血壓呢?推薦的6000步,怎麼走呢?在這裡建議大家“集中走,快步走”。用多長時間呢?大概30分鐘至45分鐘左右,這樣的步速應該是較快的。這樣下來,一般身體都會冒汗的,心跳也會明顯感覺到加速和氣喘,這樣的鍛鍊,都是對心肺功能的強化訓練,雖然強度不大,但是很好的鍛鍊方式。6000步大概在3.5~4.5公里之間,這個運動距離,運動強度,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運動,每天堅持,對於控制血壓還是很有效果的。


3.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行走時,血壓會稍有上升,開始時一定要慢走,其速度約為全力走時的40%~50%。用30~45分鐘的時間走2~3公里的路程比較合適。行走的強度以達到汗液似出非出為標準。走幾天下來,身體適應了,可以慢慢再加大步數和加快速度。


關注我的頭條號→【早康枸杞】,我們一起探討養生健康知識!


早康枸杞


光靠走路降壓未必有效。

我表哥,43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現在不吃藥,血壓也穩定達標。

我一好朋友,38歲查出高血壓,開始走路,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和早睡,瘦了十多斤,可如果不吃藥,血壓一點也降不下來。後來他越走越多,開始慢跑,兩年後嘗試各種馬拉松,跑遍了世界各地。但血壓還是沒降下來。

所以高血壓的治療因人而異,生活方式的調整很重要,但對有些患者未必有效,該吃藥還得吃藥。




亮天下


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趨於年輕化。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高達2.45億,也就是說每6個人中大約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但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控制率很低,這也是導致高死亡率的關鍵。因此,高血壓的防治刻不容緩。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眾所周知,對於像高血壓這樣終身性疾病的治療,藥物治療是根本,而非藥物治療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其中,非藥物治療也就是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等。而運動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長期規律的運動不僅有助強身健體,保持健康體重,同時還可幫助控制血壓,保護血管健康,對於高血壓患者絕對是有利的。

高血壓患者適當的走路步數:走路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運動方式,每個人都可以進行,不需要特殊的場地。而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適當的走路也絕對是有助控制血壓的一種健康的運動方式。但是,關於運動步數的要求,卻一直都頗受爭議。有人認為日行10000步才有效,於是就每天關注自己的步數,非得到10000步才滿意。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眾多研究表明,10000步並非最佳的步數,尤其是對於老年人群、肥胖者而言,可能會因為走路步數太多而損傷膝關節,反而得不償失。目前已有數據表明,有效的步數應該是6000左右,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如果每天能走6000步,即可幫助控制血壓。而這裡的6000步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群的,應該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如年齡大小、是否有關節疾病、血壓控制情況、是否有心臟疾病等等,總之要以不引起不適為宜。絕對 不應該為了追求步數而過度運動,超出自己承受的範圍。另外,走路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短時間內過量運動,否則同樣是不利健康的。

其次,只看步數多少的走路,可能效果也不明顯。有些人只是看自己每天走的步數,而忽略了運動強度。比如,雖然走了6000步,但都是漫不經心的散步,而且是間歇性的,都是通過日常生活步數累積的。而這樣的運動其實並不屬於有效的運動方式。研究發現,運動的好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運動強度,如果只是緩慢的、間隙的步行,其實並不能引起機體良性應激反應,對健康無異。

而這裡建議的6000步,指的是集中時間走路,而且要儘量的快一些走。一般6000步的話,集中走40分鐘左右,這樣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也是最佳的選擇。其中,步頻是反應走路強度的一種重要參數,也就是說步行一分鐘走的步數。研究建議,每分鐘110-130步的步頻是較為合理的,屬於中等強度標準,另外每天堅持至少30min,每週3-6次,這樣的走路方式才算是合理的運動強度。對於高血壓患者降壓是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運動還是飲食干預,這些都只是生活方式干預的一部分,無法代替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就是說,無論何時,用藥都是一定要堅持的。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壓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高血壓患者確實可以通過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但對於運動方式及強度的選擇卻應該好好講究一下,因為運動不足便達不到促進健康及輔助降壓的目的,而運動太過則會導致血壓過度升高而誘發急症;

一般來說,只要健康狀況允許,無論是否為高血壓患者,都應該保證每天3公里的步行距離,步行的鍛鍊方式雖然簡單,但卻是在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的協調下完成的,也就是說,每走一步,都是對人們整體健康的一次促進,當然,這種促進作用在短期內是微不可查的,所以,我們需要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對於健康狀況尚可的患者來說,這3公里的距離最好能一次性走下來,當然,如果您的體質或病情不允許,那麼也可以每步行10分鐘休息5分鐘,直到3公里走完;另外,步行的過程最好能維持一定的速度,不要一會快一會慢,一般來說,100米/分鐘的速度剛剛好,還有,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過程中心率的快慢也是應該密切關注的,一旦心率超過(170—年齡)次/分鐘,患者最好能停下休息一會。


綜合內科張醫生


對於血壓的控制,目前一般主張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目標值內;有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衰、或穩定性心絞痛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宜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內;而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不能把血壓降得太快,需要慢慢將收縮壓控制在150mmHg以下。


每天走路,能不能降血壓?

走路確實可以降血壓,這是通過干預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的方法之一,但要通過走路降血壓,條件有點苛刻,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

首先,走路走多少步並沒有定數,當然是在能力範圍內越多越好。為什麼?目的是要“減脂減肥”!只有把體重減下來,儘可能將體重指數控制在24kg/m^2內,才能達到較好的控制血壓目的。

其次,人體內有血糖儲備,也有有氧糖分製造工廠,只有當運動量大於這兩樣的總和,機體才會進行無氧分解脂肪,才能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要想實現這個目的,步行要以中快速進行,至少要>120步/分鐘,並且持續步行時間>45分鐘,常年累月下來,才能達到減肥、降壓的效果。


最後,在鍛鍊的同時,務必要控制好飲食,做到低鹽、低脂、高鉀飲食,減少能量攝入。如果做不到能量消耗>能量吸收,走再多也沒卵大用。對於早期的高血壓,這樣的做法尤為適用。

什麼樣的血壓,不能通過步行完全控制?

如果血壓達到或高於(160-179)/(100-109)mmHg;或者高血壓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合併心腦肺等併發症的患者,將很難通過運動控制,此時需要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後,再進行運動、減肥、增肌上的細細耕耘。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高血壓的朋友們,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規服用藥物以外,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 高血壓每天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目的呢?推薦答案是—6000步!6000步走掉三大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聲明稱:“走路是最好的運動”。走路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走路對於高血壓的控制當然是有益處的,相當一部分輕、中度的高血壓,可以通過有效“走路”運動把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關鍵是要做到有效的“走路”。

一、走路為什麼能降血壓

1. 增強心肺功能和血管的彈性。

2. 促進消化,燃燒卡路里,減少脂肪的積聚,有很好的減肥效果。一般來說,每減輕10公斤體重,可幫助降壓10mmHg。

3. 能減少激素、過多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從而使血壓升高。

4. 運動使全身血管擴張,減輕了血管壓力,使血壓下降。

5. 研究表明:一次有效運動所產生的效果,並非只在運動進行中存在,它所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個小時左右,因此什麼才是有效的運動即成為一個關鍵。關鍵就是要有一定的強度,這個強度可以通過心率增加的幅度來測量,通常情況下心率達到(170-年齡)這樣的數值即可。重要的是,運動產生的效應可以在體內持續存在12-20小時,相當於服用了長效降壓藥的效果。

二、如何走路有助於降血壓

1. 注重走路的時間

研究發現,一天只要走40分鐘就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一次有效的運動可以使血壓下降5-10mmHg,如果堅持繼續運動,獲益將隨著時間而持續。

2. 堅持“有效”的走路方式

那麼如何走路才能有效的鍛鍊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血壓呢?推薦的6000步,怎麼走呢?在這裡建議大家“集中走,快步走”。用多長時間呢?大概30分鐘至45分鐘左右,這樣的步速應該是較快的。這樣下來,一般身體都會冒汗的,心跳也會明顯感覺到加速和氣喘,這樣的鍛鍊,都是對心肺功能的強化訓練,雖然強度不大,但是很好的鍛鍊方式。6000步大概在3.5~4.5公里之間,這個運動距離,運動強度,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運動,每天堅持,對於控制血壓還是很有效果的。

3.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行走時,血壓會稍有上升,開始時一定要慢走,其速度約為全力走時的40%~50%。用30~45分鐘的時間走2~3公里的路程比較合適。行走的強度以達到汗液似出非出為標準。走幾天下來,身體適應了,可以慢慢再加大步數和加快速度。


橙子醫生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的目的?

隨著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越來越高,據統計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慢性病死因的首位疾病。這麼高的患病率,鍛鍊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一環。

1.散步能降低血壓嗎?

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因為散步能增加糖類、脂肪的消耗,可改善血管的舒縮功能;另外散步還能減少一些升壓激素的分泌,有利於保持血壓的穩定;但是不能僅僅靠散步降血壓,還需要按時口服藥物;

2.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壓的目的呢?

有效運動才能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那什麼是有效運動呢?就是指能讓我們稍微增加心率、出汗的運動,如果你20分鐘走100步那這個就不能算有效運動;快走屬於比較安全的有效運動,應當每分鐘行走120步,推薦每天散步45分鐘,行走5500步,每週運動不低於4次;如果散步時間太久損傷膝蓋,運動時間太短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4.高血壓患者在散步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 行走時上身應保持挺直:否則可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 運動時最大心率=(200-年齡)×84%,最小心率=(200-年齡)×70%,若心率不在這個範圍應當適當調整散步速度;
  • 切勿空腹運動;
  • 應在飯後2小時散步;
  • 散步前先熱身;
  • 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 如果散步過程中出現不適,應停止運動。

最後小結:高血壓患者散步每週不少於4次,每次運動45分鐘,步行5500步,不需要過於在意步數,而且需要長期堅持散步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我們經常說高血壓患者要根據身體情況,應當堅持適當強度的運動。運動是高血壓生活調理的重要方面,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走路就是很好的健身運動方式。

運動對於高血壓患者的好處,不僅僅是有助於血壓的控制,長期堅持有效的運動鍛鍊,一方面能夠調節身體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液的粘稠度,減緩心率,對於降低高血壓,加強血壓控制的穩定性,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另一方面,堅持運動鍛鍊,能夠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鍛鍊心肌功能,改善心肌供血,對於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鍛鍊除了能夠有助於血壓的控制,也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降低。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降血壓不能單靠運動這一個方面,通常情況下,對於單純初級高血壓的情況,可以先進行生活幹預。高血壓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加強運動這個方面,但也不僅僅是唯一的生活幹預方法,研究發現,通過加強運動,堅持有氧運動,能夠使收縮壓平均下降3.84mmhg,而舒張壓平均下降約2.58mmhg,這個數值並不大,但是如果能夠再加上低鹽飲食,調整飲食結構,控制體重,戒菸,保持平和心態,保持良好作息等這些方面的多方面的綜合生活調理,往往血壓值的下降還會有更大的空間,有時通過嚴格的自律,初級高血壓降到140/90以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於較為嚴重的高血壓問題,該啟動藥物控制,就應該在生活方式調理的基礎上,儘早的啟用藥物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控制好血壓,達到血壓的平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下面來說走路這個運動,走路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這裡說的走路,不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出去辦事、逛街等的走路,而是專門抽出時間來進行的一種走路的運動鍛鍊方式。通常我們強調高血壓患者,最適合進行有氧運動,走路就是最好的有氧運動之一。

建議進行走路運動的高血壓朋友,在走路鍛鍊時,應該保持快步走的狀態,每天可以走6000步左右,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多走一些也是沒有問題的,關於走路的配速,一般控制在8~10分鐘一公里,還是比較合理的,當然也要根據具體的身體情況,對於一些老年朋友,這個速度跟不上的,也可以適當的放寬,但要起到的鍛鍊的效果,必須要做到走路運動的過程中,會感覺到心率的加快,通常走路運動,保持心率在140左右(對於老年朋友,還可以更低一些)就是可以的,這樣每天走上四五十分鐘,6000步是沒有問題的,而對於身體也會是有效的鍛鍊,然後逐漸放緩速度,慢慢的讓心率降下來,這樣一種鍛鍊方式,對於高血壓的控制,就是很好的一種走路鍛鍊方式。

高血壓患者進行走路運動,一方面要根據身體情況,控制好運動強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持之以恆,一般情況下,建議每週進行至少5天的走路運動,這樣才能對身體形成有效的鍛鍊,如果不能夠堅持運動,那麼即使運動強度達到了,對於高血壓的降壓效果也不會太好。

高血壓患者在開始走路運動前,應該注意摸清自身的血壓波動規律,一方面要在控制好血壓的前提下運動,另一方面在走路運動的時間選擇上,應該儘量的避開血壓運動的高峰期。雖然走路運動的運動強度不算劇烈,但在運動鍛鍊的過程中,免不了要心跳加速,血壓出現一過性升高的情況,因此,只有控制好血壓,避開血壓高峰期,才能夠更好的保證運動時的健康安全。

還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天氣逐漸轉暖,運動後免不了出汗,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為身體及時的補水,但又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的大量飲水,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導致血容量的增加,導致血壓的升高問題,另外運動段落後,一定不要衝洗冷水澡,驟然的冷水刺激,很多高血壓患者發生心梗等心血管急症的誘因,應該儘量注意。


李藥師談健康


健康先知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遵醫囑治療的同時可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血壓,每日6000步有氧運動對控制血壓有協助作用,但應注意監測血壓情況後(儘量避開清晨及下午血壓高峰值期)再行步行運動,如遇不適應及時停止並視情況就醫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心室收縮時,主動脈壓急劇升高 ,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這時的動脈血壓值稱為收縮壓,也稱為"高壓"。心室舒張時,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也稱為"低壓"。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當非同日三次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時可被診斷為高血壓,根據原發或由其他疾病導致可被分為原發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

遵醫囑治療的同時可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血壓,每日6000步有氧運動對控制血壓有協助作用,但應注意監測血壓情況後(儘量避開清晨及下午血壓高峰值期)再行步行運動,如遇不適應及時停止並視情況就醫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當然生活方式不僅僅侷限於運動,高血壓患者仍需注意控鹽並保證充足的睡眠,另外應控制好情緒以避免情緒失控血壓驟升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我是曉薇,曾於臨床工作,然感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故後從事國家慢病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課題研究及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讓大家有所獲,關注我的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可獲取更多健康資訊,如有助於您請點贊支持,有疑問可評論留言!


薇健康


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這種生活幹預的降壓的方法,是貫穿我們高血壓患者從始至終的生活幹預降壓的過程,尤其是對於那些因運動少,肥胖導致的高血壓,適當的運動確實可以達到一定的降壓效果,但是臨床上醫生一般不會給病人絕對強調要患者每天應該走多少步,這樣一個非常具體的醫囑,因為,我們高血壓患者個體差異性是非常大的,比如你總不能要求一個老年高血壓患者跟一箇中年人走一個的步數吧?還有就是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像正常體重的人一樣行走,肯定也是很難有降壓效果的,而且同樣是走10000步,你走著沒事,人家200多斤走著可能血壓沒降,膝關節先損傷了。


所以運動降壓,一定要根據你的血壓水平、年齡、有無膝關節等關節損傷疾病以及還有無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來定的,一般情況下,走路步數沒有絕對要求,以達到微微出汗為宜。

但注意,不管大家怎麼走路降血壓,運動降壓是有一定侷限性的,僅僅依靠走幾個步,血壓管控和達標是肯定不夠的。

我有一個35歲的高血壓患者,當初建議他服用降壓藥,當時自認為自己太年輕,沒必要服用,多鍛鍊就好了,後來過了5年,因心臟不適再來我院就診時候,被查出有了心臟病,出現心室肥大了,這是典型的長期高血壓控制不穩出現的靶器官損害。

這種像他這樣的認為年輕,沒必要吃降壓藥,運動降壓就好的觀點是一個大大的誤區,這是我為什麼從來不給病人強調運動可以治療高血壓的原因,因為這是不對的,運動只是一種降壓的生活幹預方式,有降壓的效果,但是絕對不是治療高血壓的處方!

那些自認為高血壓早吃藥以後沒什麼好處的,擔心副作用的,都是錯誤的。

運動降壓只對高血壓早期或者前期有一定的效果,但一旦被確診為高血壓,必須得處方藥物降壓,而且所謂的副作用,從長遠的利弊來看,肯定是要遠遠小於你本身高血壓帶來的靶器官損傷的危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