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一門雙御史,四代五翰林",河南獨一份的商丘陳家大院長這樣

有人說,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就差了點火候,只能排到全國第二。這主要是因為河南是"兵家必爭之地",飽受兵火的摧殘。即便如此,河南一些地區的地上建築也是頗有一番看頭。

比如商丘,號稱"城摞城"和"水中城"的歸德古城,雖然明清之前的古城深埋地下,但也有明清以來殘留的侯氏莊園、穆家大院、陳家大院,從這些建築中可以依稀看到商丘大族舊日的輝煌。

商丘人常說:"沈宋侯,葉餘劉,還有高楊在後頭",這是關於八大戶的民謠。其後則是"陳家佔個腳指頭",但這個腳指頭也是挺大的,讓陳家排在"陳、蔡、穆、柴、尚、孟、胡"等七大家之首。

商丘陳氏,是從江蘇宜興遷過來的,源於明末陳貞慧一脈。南明時,有所謂的"四大公子",即侯方域、方以智、陳貞慧、冒闢疆四人,大多是高官之子。

其中,商丘人侯方域祖父曾做過太常寺卿,陳貞慧父親曾做過吏部左侍郎,兩人相交莫逆。之後,侯方域與陳貞慧因為世交,往來頻繁,侯方域之女和陳貞慧之子陳宗石還定下"娃娃親"。不過,陳貞慧死後,宜興陳氏衰落,14歲的陳宗石遂遷往商丘投奔侯氏。

雖然,當時侯方域也已經離世,但古人對於這種約定還是十分重視的。侯方域夫人常氏不僅收留了陳宗石,請名師為其講學,還遵守前約將女兒嫁給了他,並將侯氏東園作為嫁妝送給了陳家。這或許就是現在小說、影視劇中的"屌絲逆襲"、"窮小子迎娶白富美"的橋段吧。

從此之後,侯氏東園變成了陳氏東園,陳家在商丘有了立足之地。而陳氏的興起才剛剛開始,先是陳宗石中了進士,做了京官。接下來,陳宗石的兩個兒子陳履中和陳履平兄弟倆也雙雙做了御史。自陳宗石遷往商丘,連續四代出了5個翰林,遂有"一門雙御史,四代五翰林"的美譽。

以陳宗石為一世祖計算,到第七代,商丘陳家男丁不過60多個人,卻出了20多個大大小小的官員,最低的官是七品知縣,最高的做到二品巡撫,說是"官僚世家"也不為過。

據說,最興盛時,陳家大院大約有近200間房子,佔地面積1萬多平米。大院是四合院為主,院院相連,曲徑通幽,並無牆垣隔絕。現存有大門、中院、東西院、東跨院等建築,青磚鋪地,綠草如茵,顯得古樸而又靜謐。

或許,沒有侯家的鼎力幫助,就沒有後來陳家的繁盛,也就沒有現在的陳家大院,人生的際遇真的是難以捉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