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般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以下,也免徵增值稅嗎?

華文雨


一般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以下,不能免增值稅;只有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或季度不超過30萬元)免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1,當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需要按差額交增值稅;

2,當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交增值稅=0;

3,當月銷項稅額

所以,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不僅跟當月銷售的銷項稅額有關,還和當月採購和其他費用的進項稅額有關。

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是3%,採購或相關費用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

應交增值稅=銷售收入*3%

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或季度不超過30萬元)免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若需要繳納增值稅,需要繳納的城建稅、印花稅等也可以減半徵收。


對於新設立公司是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應該根據所涉及的行業(稅率不同),上下游企業的特點(是否需要和能否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核算哪個合算選擇。


不怕小貓


今年隨著深化增值稅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又出臺了很多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中,這10萬/月的免徵額,就引起了很多的關注。到底企業能不能享受,什麼情況下能享受,也是業主比較關心的問題。

這10萬/月的免徵額,是針對進行過稅務登記的小規模納稅人的。不包括一般納稅人,也沒有包括未進行稅務登記的個人。

即使是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也是有條件的,包括:

1. 開的是普票而不是專票,如果是專票,不管是稅務代開的,還是自開的,那麼下家可以抵扣了,上家也自然不能免稅;

2. 10萬是指的不含稅銷售額;

3. 如果是按照季度來計算的,那麼整個季度不超過30萬元的營業額,也是可以享受免徵的。

對於一般納稅人,一是本身的體量比較大,年應稅銷售額500萬以上,也很難做到月度10萬或者季度30萬,另外其徵收方法也是銷項-進項,不存在起徵點的問題。

但是,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優惠政策也是不少的。總結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1. 稅率下降。今年,減稅並檔工作進一步推進,很多行業也是享受到了利好。比如製造業的16%將為13%,運輸業的10%將為9%等。

2. 擴大抵扣。包括不動產的一次性抵扣,旅客運輸發票納入抵扣範圍等等。

3. 加計抵減。對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的納稅人,可以享受加計抵減政策。

4. 留底退稅。對滿足一定條件的企業,可以進行留底退稅。這無疑給企業帶來了資金流的好處。

並且,對於一般納稅人,還可以考慮是否適用特殊的優惠政策,比如是否可以申請滿足簡易徵收的條件,是否滿足特殊行業或者項目的即徵即退要求等等。各個企業和不同的情況有各自適用的政策,只要充分運用,都可以給企業帶來實惠。


財會小童


一般納稅人,即使銷售額再低,也不能享受月銷售額10萬以下,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一般納稅人有一般計稅方法,也有簡易計稅方法。大部分選擇納稅身份為一般納稅人的都是採用一一般計稅方法,即用當期銷項,減去當期認證的進項,如果有餘額,就是當期應交增值稅,如果餘額為負數,說明進項大於銷項,形成增值稅留抵稅額,可以在下個月繼續抵扣。

所謂的簡易徵收,就是銷售額乘以徵收率。比如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這個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在當時不允許抵扣,或者沒有抵扣進項稅額,那就可以按照簡易徵收計算增值稅了。要想省點錢,最後談定的價格一定是含稅的,那麼在申報時,就要還原成不含稅金額申報,比如處理一臺設備,談定的價格是13000元,換算成不含稅的就是13000/1.03=12621,稅額379元。相比13%的稅率,那可不是省了一點點啊,但13%稅率的,也是曾經抵扣了進項稅的。採用簡易徵收的,還有其他情形,在此不一一贅述。

財稅2019 13號文件,享受增值稅暫免的只是針對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不在此列。不過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可以申請轉回到小規模納稅人,就可以享受這個優惠政策了。一般納稅人看起來比較“悲催”,只能享受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了。


簡淨軒語


月銷售額10萬/月、季度銷售30萬/月免徵增值稅,是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出臺的一項對小規模納稅人和非一般納稅人個體工商戶的一項增值稅優惠政策,起徵點提高的力度非常之大,有效的降低了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稅負。

對一般納稅人出臺的增值稅優惠是降低稅率,原來的16%、10%,降至13%和6%,所以, 一般納稅人不享受月銷售額10萬免稅政策。

對於小規模和非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而言,增值稅的計算採用簡易徵收:

應繳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徵收率,因此,提高起徵點可以簡單直接有效的惠及到納稅人,而稅率的調整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對於規模小的納稅人而言,由於規模較小,直接降低起徵點減稅降費效果更明顯。

一般納稅人通常採用一般計稅方法

基本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由於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抵扣的屬性,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免徵增值稅,即使小規模不到起徵點也不免徵,因此起徵點免稅政策對一般納稅人來說沒有實質意義,而且,一般計稅條件下,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只是針對流轉環節增值額計稅, 按銷售額確定徵點也沒有實際操作意義,一般納稅人降低稅負一般通過調整增值稅稅率、和進項抵扣範圍及扣除方法來實現。

因此 ,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減稅降費是全方位的力度超強,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都顯著降低了稅負。

新稅視點


非請自來。

不好意思。通常情況下,無論一般納稅人銷售額多少都需要計算銷項稅額,不徵稅及免徵增值稅的情形除外。

我們知道,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年銷售額超500萬元),按這樣的邏輯基本上不存在月均銷售額為10萬元以下的情形。

另外,一般納稅人多采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也就是經常說的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後的餘額為應納稅額。按這樣的計算公式,某些月份銷售額不高,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時,不用繳納增值稅。如本題說的銷售額10萬元,以最高稅率13%計算,銷項稅額為1.3萬元;假設有可抵扣的進項稅額1.3萬元以上,當期也無須繳納增值稅。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免徵增值稅”。

對一般納稅人而言,雖然不像小規模納稅人那樣適用惠普性稅收減免政策,即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徵增值稅。但是,如上述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形成留抵,符合規定也可以申請退稅,也是不錯的優惠措施。

大概就是這樣了,閃了。


龍門賬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有關政府性基金免徵範圍的通知》(財稅(2016)12號)第一條規定:“將免徵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範圍由現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三萬,季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月銷售或營業額不超過10萬,季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0萬的繳納義務人。”


金色比特財經


根據《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的相關規定: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免徵增值稅。所以月銷售額在10萬元及以下(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適用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按照現行規定應當預繳增值稅稅款的小規模納稅人,凡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無需預繳稅款。本公告下發前已預繳稅款的,可以向預繳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

小規模納稅人中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銷售不動產,應按其納稅期、本公告第六條以及其他現行政策規定確定是否預繳增值稅;其他個人銷售不動產,繼續按照現行規定徵免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已經繳納的稅款,在增值稅專用發票全部聯次追回或者按規定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後,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

小規模納稅人2019年1月份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2019年第一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但當期因代開普通發票已經繳納的稅款,可以在辦理納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

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的,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已經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的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可以繼續使用現有稅控設備開具發票;已經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繼續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