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01

上週我侄女的大學室友結婚,正好在我定居的城市,侄女來參加婚禮,順便在我家住了幾天。

我無意中發現侄女化妝包裡的的護膚品和彩妝幾乎都是名牌:SK-Ⅱ神仙水精華液、蘭蔻的香水、雅詩蘭黛的眼霜、迪奧的粉餅、香奈兒的口紅……

說實話,我非常震驚。因為我侄女大學本科畢業才三年,一直在一個保險公司做內勤,每月收入也就4000左右,怎麼用得起這麼貴的護膚品呢?

擔心年輕貌美的侄女走歪路,我試探性地問了句:“你工資夠你買那些護膚品嗎?”

侄女倒是直爽:“我平時吃住都在家裡,爸媽也不要我交生活費。所以我的錢都是自己零花,這些護膚品雖然買的時候有點肉痛,但用的時間都比較久,不用每個月都買,性價比不錯。”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我又問了她一個問題:“那你工作三年有存款嗎?”她說她是月光族,因為平時還要運動、買衣服、社交,不夠花的時候還得找父母“化緣”。

看著已經25歲,卻還如此單純如此理直氣壯的侄女,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她是我哥哥嫂子的獨生女,一路在大人的保護下順風順水地成長,沒有吃過生活的苦,不擔心未來,因為她認為父母的房子和存款將來都是她的。

可是,她卻沒有想過,如果未來出現“萬一”呢。萬一父母身體不好,家裡的那些存款能應對風險嗎?過慣了養尊處優生活的她到時又該如何挑起重擔呢?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02

我發現那些和我侄女同齡的人,被消費主義浪潮淹沒的不在少數。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工資月光、喜歡就買,追求所謂的“品質生活”。跟一向消費保守的我們來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什麼這些孩子沒有存款,花起錢來卻如此大膽,大膽到對未來的人生毫不擔心?

首先,現在的消費主義觀念盛行,小紅書、微商、電商等推銷的廣告經過大數據分析後,可以做到精準投放,甚至把消費和個人社會標籤捆綁在一起。

比如鼓吹什麼“做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兒,就要有集齊多少個口紅色號”、“愛自己的女人就要捨得為自己花錢”等等。

這種簡單粗暴的把美好生活的獲取,歸因為購買某某物品的毒標語害人不淺,這幾年,高校女生為了滿足消費陷入裸貸的案件層出不窮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是精神空虛

。現在科技發達,購物便利,人的慾望太容易滿足。餓了可以叫外賣,不懂的可以問“度娘”,無聊了可以打遊戲刷視頻……

沒有多少人還願意靜心看書,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弱以後,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就會讓好些年輕人無所適從,如果再有消費主義洗洗腦,選擇用購買物品來填補精神的空虛,就成了最便捷的選擇。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03

我有個大學的學姐,是眾人眼中“異類”。她2001年大學本科畢業後入職一家福利待遇非常好的國企。

但她生活特別節省,從不買名牌,上班坐公交,看書就去圖書館,生活消耗品就用單位發的福利,工作日就吃單位食堂,因為便宜實惠。工作前幾年還經常穿她姐姐不要的衣服。

類似於洗髮水、沐浴露、洗衣液這樣的生活用品,用完了不好剪開,學姐就灌水進去使勁搖晃一番,然後接著用,這一個操作,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最誇張的一次,是我看見她為了把洗面奶用得徹底,竟把瓶子剪成兩半,用手把粘在瓶壁上的洗面奶刮下來用。

她說要繼續支持國貨,把護膚品從大寶換成了百雀羚。出行主要是公交和地鐵,捨不得打滴滴。很少吃外賣,說又貴又不乾淨。但她在孩子教育方面,錢花得毫不手軟,像這種該花的錢,她一分也不會少。

我曾問她這麼節省的樂趣在哪,她說:“樂趣就在於看著存摺上的數字慢慢變大”。在這個銀行卡已經普及的年代,她依然喜歡用存摺,就是為了能一眼就看到存摺上累加的數字,而且取錢工序相比銀行卡更復雜,就更容易存下錢。

2005年,她用自己工作四年的積蓄買了第1套房子,從此就一發不可收,到現在,她已經在兩個二線城市買了3套房子,1個店面,還有1套房子在老家的小縣城。

學姐不僅是個存錢的高手,也是個買房的能手。她買房子的時機把握得很準,總是能在當地房價起跳前入手,這可能和她國企單位的一些信息優勢有一定的關係。但和她同單位的人,沒有一個像她一樣買這麼多房子的,說到底,還是膽識眼光的問題。

目前,除了1套房子自住,其餘3套房子外加1個店面的租金,一年加起來接近30萬。即使他們兩口子不工作,租金收入已經可以完全覆蓋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開銷,並且還有節餘。

變成隱形富豪的學姐依然在努力工作,還搞了點副業創收。沒變的是她依然節省的生活方式。除了幾套出席場合的衣服是名牌以外,其他的衣服大多來自優衣庫。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04

看到奉行實用主義的學姐通過省錢+攢錢+買房,把人生路越走越寬,我就很想給奉行消費主義的侄女“們”一點建議:剋制消費,努力攢錢。

怎麼剋制消費呢?

首先,要杜絕衝動消費

衝動消費往往是不理智的,很多時候情緒上來了就會花錢,結果也不知道花它的意義在哪裡。尤其是健身卡、線上課程等這類消費,單純的認為是投資自己,是該花的錢。結果高估了自己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白白浪費了錢。

其次,衡量物品的性價比

比如手機,如果就是打電話、看微信、刷視頻,沒有特殊用途,就不要刻意追求新款舊款;又比如衣服,我理解追求好看,追求名牌的心情,但要懂得量力而行。

如果管不住手,學會記賬很有必要,找一個喜歡的記賬APP,記錄每一筆開銷,記錄一段時間後,就能知道自己著重花錢的地方是哪裡,是否是不必要的?是否可以節省?這樣就可以做來年的預算,必花的留出預算金額,不必花的堅決不花一分。

月收入4000的侄女用SK-Ⅱ,有5套房的學姐卻在用百雀羚

最後,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確定一個攢錢的目標。

很多人說自己不會存錢,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每個月的收入,設定一個百分比。比如我自己,有了記賬的基礎,就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消費習慣。我會規定每筆收入的50%必須存起來,剩下的50%合理規劃,把錢都花在該花的地方,就可以大大避免動用存款的可能性。

當你的存款數額慢慢增加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面對未來,你會更從容、更有底氣。

“買買買”並不能換來高品質生活,合理花銷,適度攢錢才是保證未來生活幸福的,最低成本的方案,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