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中國式教育:父母嘴碎,兒女耳背!(挺悲哀)

“我叫你幾遍了?你還不起床,是準備今天週一就去遲到是嗎?你遲到你受罰還沒什麼,最主要你是遲到了,我還要被你老師批評。我一天容易嗎?除了掙錢供你吃穿以外,還得照顧你各種事情,還要兼顧家裡的家務,你真是把我當神仙呀?還不起來是不是?你是沒長耳朵還是咋地?怎麼就油鹽不進了呢?真以為我不敢打你是不是,信不信我給你把被子掀了……”

“叫你專專心心做作業,你耳朵打蚊子去了嗎?這一天天的,竟找些事情讓我生氣,你能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聽話一點?真是受不了你了,我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才生了你這麼一個混蛋小子。你是蒼天派來懲罰我的嗎?做個作業都不專心,我還能指望你幹什麼?難怪學習成績不好,一看你在學習態度,我就知道你在學校肯定是每堂課都睡覺。你不想學了就算了,明天去把書全部拿回來,你不去讀書我還節省了很多一筆錢……”

中國式教育:父母嘴碎,兒女耳背!(挺悲哀)

多少箇中國家庭,都是這種現狀?父母嘴碎不停嘮叨,兒女耳背一句也不肯聽。用很多家長的話說——“我那孩子,就非要我時時刻刻都把一張嘴巴擱在他身上,否則他就得意忘形連自己叫什麼名字都忘了。”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反思過這個問題:你不斷的嘮叨,孩子究竟聽進去了幾句話?如果這樣的方式不能教育好孩子,那我們又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搞好孩子的教育問題呢?

(1)停止嘴碎,兒女才不會耳背

很多家長,其實自己小時候也是被父母嘮叨長大的,所以深知嘮叨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令人感到厭惡的一件事情。但是,當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家長們就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那份痛苦,轉而把這種傷害嫁接到孩子身上。

你越念,孩子越煩;你越嘴碎,孩子越耳背。你說上千千萬萬句話,孩子一句都不肯聽,這不是浪費自己口舌,還給自己徒增煩惱嗎?教育孩子,不只是靠嘮叨就能解決問題的,家長們若想改變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還請先停止嘴碎的動作。

中國式教育:父母嘴碎,兒女耳背!(挺悲哀)

(2)一次性要求別太高,教育講究循序漸進

孩子是一個不斷犯錯又不斷改錯的群體,只有他們經歷了這些事情,他才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不是說僅靠父母嘴碎,就能讓孩子完美錯過那些陷阱的。就拿輔導孩子作業來說,很多家長總是以最高標準要求孩子:書寫工整、卷面整潔、答案准確、步驟清晰……

一次性要求太高,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心裡恐慌,他害怕自己這裡沒做好,又害怕自己那裡沒做好。結果事實就是擔心的事情越多,犯錯的幾率也就越大。如果父母降低標準,一次次的給孩子鼓勵,喚起孩子學習的熱情,那後續的問題基本上都全部解決了。

(3)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別動不動就是人身攻擊

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樣?其實很多家長都沒看清楚。他們所看清的是自己腦海裡刻畫的那個理想孩子的模樣。人無完人,更何況一個孩子,家長要嘗試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別動不動就通過嘮叨等方式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中國式教育:父母嘴碎,兒女耳背!(挺悲哀)

負面的消息傳遞,總能引起孩子負面的壞情緒,別以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隨意唾罵。很多家長就是篤信這一點,所以總把愛變成傷害,加之在孩子身上。說話是一門藝術,怎麼說很有講究,一樣的道理不同的表達,都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

————————

嘴碎不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任,更像是逼迫孩子叛逆的助力所在。學會溝通,言不在多,有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