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成長的節點


成長的節點


導語:在萬物生長的季節,你或許聽到過莊稼抽節的聲音。一個人的心靈成長,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拔節”瞬間呢?

“此刻,我多想告訴母親,今天,我走出了心靈的小木屋,未來,我一定成為值得您驕傲的人!”

在過往的歲月裡,他是一個愛抱怨的人,習慣性地關注事情黑暗的一面,有時還把怨氣撒在自己媽媽身上。

帶著懷疑、拒絕和牴觸而來,“未來之星”第三期深度研修班開始的前幾天,他感覺度日如年,上課犯困、下課抱怨。

三天後,到了反省的環節,他開始看到自己的傲慢無禮,嘗試著接受老師們的善意叮囑。

五天後,他進行了第一次深刻反省。這一次,他看到了一個有點兒陌生的自己。那個自己做過不少錯事,傷害了不少人。

這讓他有點兒難以置信,自己怎麼是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呢?


成長的節點

課程繼續,反省繼續,七天後,他把心底的陳年往事,一件件寫了出來——第一次說髒話,第一次抽菸、第一次打架……

然而,面對這麼多的錯事乃至惡事,他依然無動於衷,沒有掉一滴淚。其他同學們有流淚、有歡笑,為什麼自己的內心如此冰冷?他感到有些恐懼,也是想逃避,索性扔下紙和筆,躲到床上倒頭大睡……

其實,他明白,自己22年來一直都在逃避,不敢直視內心最重要的問題。那件事,他從小到大已經逃避了很多年……

那個一直試圖迴避的“真相”,就埋藏在3歲的記憶裡。3歲時的一次經歷,讓他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成長的節點

他深深地記得那天夜晚的黑暗,痛苦無助,天空一片灰暗,見不到任何光明...…

於是,從3歲起,他讓自己走入了一個封閉的小木屋,他不想再受到傷害。

為什麼長大後自認為很成熟,卻總是還有那麼幼稚的行為發生?根源就在於,三歲的經歷讓自己陷入了無邊的恐懼。此後,每當需要面對世界的時刻,他似乎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熱情。他不大相信這個世界,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去鏈接這個世界的能量。

第十天的時候,他終於鼓起勇氣,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他淚流滿滿。他終於看清了,為什麼這麼多年自己缺少一個男人的擔當,遇事則亂,能跑就跑,永遠往後縮。

第十二天,他終於第一次走出了自我囚禁的心靈小木屋。他看到了聖賢思想與這個世界的光明,他告訴三歲的自己:你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你的內心有無盡寶藏,有萬畝良田,你再也不會無助、無能、無力、無為。走出那個小木屋,走向廣闊天地!

在廣闊天地中,他首次讀懂了這個偉大的時代。此時,既不用經歷姥姥那一代人的戰爭苦難,也不用經歷父輩那樣的物質匱乏。


成長的節點

之前,他把家人對自己方方面面的照顧,都當作理所當然。現在,他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理所應當地照顧自己、保護自己,家人之所以對自己好,是出於愛。自己也應當以耐心和愛意回報他們!

他深刻地感悟到,這個世界遵循“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真理,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做好人還是做壞人,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心是什麼樣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每當發生問題的時候,自己得及時去反省,並深刻地懺悔,找出問題的根源,並且改掉它。

現在的他,跟以前幾乎判若兩人:愛笑了、有自信了,人多的時候也不再怯場了。他說,現在基本上都能超越那些陰暗面,因而抱怨少了很多。

所以,結束15天學習之後,回到家裡,他這段時間過得非常開心,真正用心與家人、同事和客戶相處,感覺生活真的可以這樣美好!

走出心靈的小木屋以後,他開始認真體會公司的使命——幫助更多企業邁向偉大。既然人生的重大戰略是建設自己心靈品質,人生的重大價值是成就他人心靈品質,那麼他就要傳遞愛,讓陽光照進更多人的心田!他敢願自己一輩子全身心投入,助力企業邁向偉大,歷久不衰且廣而告之。

成長的節點

十五天,經歷了對抗、接受、享受和不捨的四個階段, 如今的他,全身心地接受學習聖賢的教誨,沐浴春天的陽光,感覺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長的喜悅!

卡耐基說,人的心靈之門是從內部反鎖著的,除非自己願意打開,別人沒有任何辦法。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可能被諸多的偏知偏見和錯知錯見而鎖住,以至於錯過了人生的萬畝良田和無限春光。

通過明心、淨心,每去偏知偏見和錯知錯見,就會經歷一次成長的節點,生命就得以躍升至一個新的境界和層面。成長的感覺,妙不可言!

成長的節點

春天,你也在抽節成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