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興平市文廟-興平市博物館

興平市文廟-興平市博物館​ 興平文廟位於興平市東城區縣門街,建於明洪武五年 (公元1372年),佔地 246.92 平方米,現為興平市博物館。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琉璃筒瓦鋪面。在古建形制及內部構造方面,保留了金、元時代的藝術特點,是陝西省文廟建築保存較完整的一座。


興平市文廟-興平市博物館  文廟內僅存的老建築大成殿坐北面南,建築整體端莊典雅,具有早期風格,屋面鋪以琉璃瓦,坡度平緩,總體造型沉穩渾厚,雄偉壯觀。前後及東西簷均有斗拱,斗拱用材碩大。前簷斗拱為一斗三升出雙杪雙昂,柱頭、次稍間各一攢;明間的補間兩攢。轉角鋪作為一斗三升,出雙杪雙昂。後簷及東西簷斗拱為一斗三升雙杪一昂,分置柱頭和補間。昂面為琴面。大殿的樑架結構為三架樑,前後簷代單步梁。屋頂為歇山頂,琉璃筒瓦鋪面,雙龍小瓦當。屋脊正中為丹珠崇樓,兩端為蟠螭琉璃吻。屋面脊部陡峭,簷部平緩,有側角和生靚。前簷明間和次間四扇格子門,稍間有後代補作的正六邊形格子窗,其它三面為土坯牆體,牆體外塗草泥。從大殿殘留的彩繪痕跡看,原以旋子彩繪為主。

興平市文廟-興平市博物館  大成殿前面立有兩座明代鐵焦爐,系原城隍廟內香爐,後移到文廟博物館保管,大殿的廊下也還擺放著一座銅質塔剎,是已被拆毀的興平南塔遺存。文廟內最有價值的要屬露天擺放的古碑,這些古碑中有《隋賀若誼碑》《興平縣重修文廟儒學碑記》《興平縣孔廟重修記》《重修興平縣文廟碑記》等等。其中有一尊是隋代賀若誼碑,為國家級書法藝術名碑,碑陰為北宋徽宗御製大觀聖作之碑,蔡京題額,碑文為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楷書。
興平市文廟-興平市博物館

1964 年,興平文廟大成殿進行了修葺,1992年10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