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副國級、上海原市長得了大獎

5月30日,中國工程院頒發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

鋼鐵冶金專家和戰略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副國級、上海原市長得了大獎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設立於1996年,每兩年頒發一次,每屆僅一人。該獎項主要獎勵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上屆該獎項的得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獲獎後徐匡迪感言:“這個獎實不敢當,不是謙虛,比如師昌緒先生是我的老師,不能和他們比。”

徐匡迪是中國噴射冶金技術的開拓者之一。據公開資料,他出生於1937年,1959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

據《人民日報》報道,1978年,徐匡迪“個人和家庭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當年,他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此次會議被稱為“科學的春天”,之後科技工作得以恢復,開始選派留學生出國學習。1982年,徐匡迪被派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留學兩年。回國後,他擔任原上海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

1989年,徐匡迪由教從政,被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鎔基任命為上海市教衛辦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長,後任上海市市長。

據《徐匡迪詳述:我親歷上海經濟體制改革的幾件大事》一文記錄,1992年春節,鄧小平接見了上海市領導,徐匡迪也參加了會見。

“吳邦國書記向小平同志介紹我:‘這是一位國外回來的教授,現在從政了’。小平同志說:‘教授從政好啊!搞四化需要有很多的教授從政’。我聽後受到極大的鼓舞”。

2001年,徐匡迪迴歸科研,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10年卸任中國工程院院長,離開領導崗位。

“政事兒”注意到,除了在冶金領域,徐匡迪還參與了若干國家重大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近年卸任領導崗位後,他一直在發揮餘熱,參與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城鎮化等重大國家戰略的規劃。

最近一年,徐匡迪被媒體冠以一個新頭銜——“雄安設計師”。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

由徐匡迪牽頭組成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徐匡迪擔任組長,對總體規劃、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等進行論證。

副國級、上海原市長得了大獎

同時,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形成京津冀地區新的增長極,論證在河北建立雄安新區的可行性,徐匡迪組織專家對雄安新區的規劃進行了數十次論證。

去年4月1日,雄安新區正式成立。“政事兒”注意到,在此一個多月前,去年2月,習近平曾到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察看規劃新區核心區概貌,此後還召開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的座談會。

當時,徐匡迪陪同習近平考察,並參加了座談會。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此後,徐匡迪多次對外發聲,詳解雄安新區選址、功能、開發等社會關切。

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透露:“京津冀協同發展,除了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在河北再設立一個新區,這件事總書記早就在心裡謀劃了。”

日前他再次介紹,“當時就提出,不要盲目建設大都市,不要所有的中心城市都追求建成國際化大城市。”他說,全世界發展最快的不是超級大城市,而是城市帶或者城市群。“交通上很方便,一小時能通達的城市群,是最適合發展的。”

“政事兒”注意到,徐匡迪還一直在為科技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先後組織過製造業、城鎮化、人工智能等諮詢項目。

他認為,科技創新從引進、購買到實現自主研發,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與世界科技強國之間還有一些差距,我們現在有了若干大國重器,還要有更多大國精器。”5月底,徐匡迪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說道,“也就是說,肌肉強壯了、骨骼長大了,但是心臟和腦子還要靠別人,這是不行的。”

他認為,科研人員要加強理論的研究和攻關,實現技術獨立自主,“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時,他對“山寨技術”提出批評:“基礎理論不弄清楚,照著人家搞山寨版,靠抄近路、找竅門是走不長遠的,也不要寄希望於到國外購買,花錢抱個金娃娃回來。”

副國級、上海原市長得了大獎

“政事兒”注意到,這並不是他首次“犀利發聲”。此前,徐匡迪曾多次在接受採訪、發表演講時,強調科技創新。

2016年初,他在第六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發表演講,提出削減產能,就要通過改造,淘汰落後。

他當時表示,“現在中國的工業產品沒有哪一個是不過剩的,如何消化?”他的答案只有9個字,“要通過改造,淘汰落後”。

5月底,他再次強調:“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它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只有靠我們自己搞。”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專業領域之外,徐匡迪對科學道德,也一直保持嚴肅的態度。

2002年擔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後,他對中國工程院所有院士提出要求:“珍惜院士榮譽,保持這一稱號的純潔”,多次強調“院士不但要保持專業上的高水平,還要成為科學道德的楷模。”

任職期間,他提高了院士選拔的門檻,並狠抓科學道德建設。

2005年12月,中國工程院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提出“院士不是萬事通,應避免參加各種與自己專業無關的評審、鑑定、諮詢等活動,特別是為商業性廣告造勢”,“院士並不是一種職稱和職務,不宜處處以院士稱呼”。

徐匡迪事後解釋,“公開致信就是想讓院士們對自己有清醒認識,不要搞成‘社會活動家’。”

日前,徐匡迪再次對“科學家”這一角色,談了自己的看法:“科學家變成大眾人物,我認為很可悲,科學家是小眾的,要有這個定力,能夠耐得住寂寞”。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撰稿/許騰飛 校對:範錦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