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戰時期蘇聯戰勝德國有哪些原因?

東風吹戰袍


原因有很多,少任何一個,蘇聯都可能萬劫不復。

從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到1945年5餘人8日德國簽訂投降書,前後不到四年的時間,蘇聯和德國法西斯進行了殊死搏鬥,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蘇德戰場是二戰最慘烈的戰場,蘇聯在整個戰爭中共超過2200萬人犧牲或者失蹤,受傷者不計其數,是二戰中傷亡最慘重的國家。但蘇聯最終仍然頑強戰勝了德國法西斯,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接下來“靜Yes”來分析下為何蘇聯能夠笑到最後:

1、蘇聯高度集中的制度

蘇德戰爭開戰前四個月,蘇聯損失軍隊超過百萬,其中數十萬蘇軍投降德軍,並加入軸心國侵略蘇聯。

此時的西歐大陸基本已經淪陷,只剩英國在島上苦苦支撐。而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在隔岸觀火,蘇聯的狀況千鈞一髮。

開戰前4個月,蘇聯一潰千里,人員和物資損失不計其數,喪失了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土地,首都莫斯科受到德軍威脅。

此時德國的盟友日本還在遠東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咬上一口。雖然諾門坎戰役日本被揍得很慘,但是獨立損失更大。如果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那麼蘇聯的狀況將萬劫不復。

關鍵時刻,蘇聯高度集中的體制再次發揮強大作用。得益於斯大林在二戰前的大清洗,很多有不同政見的將領被處決,斯大林獲得了對蘇軍絕對的控制權。這保證了蘇聯軍隊面臨大潰敗時,仍然能夠聽從號令,組織防禦。

而在德軍打到莫斯科郊外時,斯大林仍然舉行了紀念十月革命24週年的盛大閱兵式,閱兵式全員荷槍實彈,走過檢閱臺後直接開向城外的戰場,可謂悲壯至極。

為了保證蘇聯紅軍的戰鬥力,蘇軍建立起完備的督戰制度,保證蘇聯軍隊一往無前。

正是由於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使得蘇聯在極端不利的環境下,最大限度地動員了所有資源投入戰爭,保證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2、同盟國援助

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不僅令希特勒損失慘重,也讓西方國家意識到蘇聯的強大力量,進而承認了蘇聯的盟友地位,並開始源源不斷地向蘇聯提供各種援助。

二戰時期,美英兩國成為蘇聯的主要援助國,他們通過摩爾曼斯克、中東伊朗以及遠東西伯利亞大鐵路三條線路對蘇聯進行全方位援助。其中戰爭後期西伯利亞鐵路成為援助蘇聯的主要通道。

這些援助包括:炸藥: 132237噸,鋼材: 2589766噸,鋁: 26110噸,石油 : 2622357噸,化學品: 631017噸,等等。

另外還有:魚雷艇:200艘,小型獵潛艇:60艘,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登陸艦:43艘,“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雷達:1196部,聲吶:329部,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拖拉機:8700多輛,機車:1981輛,機床:350000臺,防空火炮8218門,反坦克炮5800門,槍彈:4.7億多發等。

正是由於美國租借法案等偏向蘇聯的援助,支持蘇聯熬過蘇德戰爭最艱苦卓絕的時期,最終擊敗德國法西斯。

3、天氣

天氣絕對是蘇聯的好幫手。

129年前,就是俄羅斯的嚴寒最終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帝國軍隊損兵折將,一敗塗地。而在129年後,同樣的宿命再次降臨在德國頭上。

本以為可以3個月消滅蘇聯,但是蘇聯的頑強抵抗將德國拖入持久戰的泥潭,最終將德國拖垮。

因為制定了3個月解決蘇聯問題的方案,因此德軍將進攻的時間確定為夏季,並且沒有準備足夠的冬季軍裝。這讓德軍在面臨蘇聯的嚴寒時瞬間被凍成了狗。

當然,德軍遠比凍成狗還要慘。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中,德軍的坦克無法開動,槍都拉不開,因為嚴寒造成的減員不計其數,最終德軍在嚴寒中損失大半,風頭被摧。

而蘇聯從西伯利亞調來的西伯利亞師,正是在嚴寒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所以自然就可以輕鬆消滅德軍。

4、對手的幫忙

希特勒原定進攻蘇聯的日子為5月12日,但是最終是在6月22日發起的,那中間41天時間,希特勒幹嘛去了。

他去救墨索里尼了。

在希特勒正摩拳擦掌準備消滅蘇聯時,南邊接到了墨索里尼求援的消息,原來意大利為了顯示存在感,向東進攻巴爾幹半島,挑戰希臘。但是卻被希臘反殺,並一路追著意大利跑。驚慌失措的墨索里尼這才找到希特勒,請求希特勒出兵幫助。

為了鞏固南線的安全,希特勒抽調大量兵力南下征服希臘,最終擊敗希臘。

但是,因為攻打希臘,希特勒耽誤了寶貴的時間,進攻蘇聯時間被整整推遲了41天。試想,如果希特勒在41天前到達莫斯科城下,這座城市能不能守住都是問題。

5、斯大林的堅強領導

斯大林的最大魅力,就是能夠在逆境中頑強不屈,最終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敵人。

莫斯科最危急的時刻,幾乎所有機關單位都提前搬遷都西伯利亞的秋明等地,以作長期抗戰打算。

斯大林作為蘇聯最高領導,卻遲遲不動身。在出城的專列前,斯大林叼著菸斗,久久徘徊,最終決定留下來和莫斯科共存亡。

正是由於領袖的不屈意志,莫斯科才成為德軍無法逾越的天塹。

很多人說蘇聯之所以能夠完勝德國,主要在於蘇聯地大物博,無論在資源還是人口等方面都完勝德國。不可否認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們更應該知道,進攻蘇聯前的德國已經吞併半個波蘭、攻佔法國,擁有羅馬尼亞、芬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僕從國,在人口和資源上其實和蘇聯相差不大,甚至在縱深上也差的不是很多。

但是蘇聯軍民用粉身碎骨的精神,向世界證明了蘇聯的偉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蘇聯能戰勝德國原因很多,有氣候變化影響,有雙方軍事工業實力差距,有領導層決策能力差異等原因。但必須要糾正一點,蘇聯在二戰中並不是真正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來說是蘇聯助長了法西斯的成形———

1、二戰開始前蘇聯就出兵佔領了芬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雖然後來芬蘭獨立了,但卻控制了芬蘭幾十年直到現在。

2、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為了自己的利益教唆德國進攻法國。並與德國瓜分了波蘭。

只列舉兩條,在德國撕毀條約進攻蘇聯前,蘇聯已經在東歐擴張了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蘇聯跟德意日根本上是一個德行,只不過是分贓不均,互不信任,都看不慣對方坐大,狗咬狗打起來了。蘇聯能戰勝德國,原因就一句話:實力+運氣

第一,希特勒的戰略有誤,過於盲目自信。 假如德國不聽從蘇聯的誘惑進攻英法,而是反過來先聯合英法進攻蘇聯,而後再各個擊破,結局就很難說了。戰線拉的太長,德國又兵力有限,進攻蘇聯的確是失誤的決策。另外,英法根本就不願聯合蘇聯進攻德國,只不過是不得已為之,丘吉爾說:“為了拯救國家,我們不得不與魔鬼(蘇聯)合作。”

第二、德國的人力與物力比不上蘇聯:蘇聯在二戰前擁有1.7億人口、世界第二的工業力量。德國才8千萬人口,彼時工業力量也比不上蘇聯。這樣兵力跟軍事補給隨著戰爭時間拉長,優勢就慢慢往蘇聯一邊靠。

第三、德國運氣不好。1941年在進攻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時,關鍵的時候,俄國的冬季提前來到。嚴寒的天氣下德國準備不足,沒想到戰爭時間會拉到冬季,根本沒準備過冬衣服。德國士兵分分被凍傷倒下,戰車坦克也動不了。嚴寒幫了俄國一把。

第四、德國臨陣指揮時戰術失誤太多。比如在法國有名的敦克爾大撤退,希特勒不使用裝甲部隊推進,而是用空軍轟炸。讓英法聯軍三十萬人竟然從容的渡過英吉利海峽,後來這批士兵成了諾曼底登陸的先鋒,吹響了德國滅亡的號角。又比如任性的抽調用於進攻莫斯科方向的第二裝甲集群南下進攻烏克蘭。雖然贏得了基埔會戰的勝利,但失去了佔領莫斯科的最佳時間,等等。

歷史上,希特勒和戰神拿破崙都進攻蘇聯失敗,原因驚人的相似:難以抵禦蘇聯的酷寒,俄國遼闊的土地無法有足夠的兵力進行有效控制。 希特勒要是能吸取拿破崙慘敗的教訓:充分準備應對蘇聯的嚴寒,集中全歐洲力量進攻蘇聯,那現在沒有俄羅斯什麼事了。希特勒一沒有應對蘇聯冬天的準備,二單軍作戰陷入絕境連救援的都沒有。

總而言力:戰爭是一個民族精神力與物質力的綜合考驗。但戰爭的勝負成敗也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裡面,假如希特勒能不一意孤行,能避免幾個關鍵失誤,或許勝敗也難說!


鷹視國際


大縱深國土+過億的人口+戰鬥民的戰鬥精神,至於作戰理論,別人的援助這些就是錦上添花了。

蘇聯勝利,首先拜其世界第一的領土所賜,2000萬平方公里。德國二戰前37萬,二戰中加上佔領蘇聯的領土最多肯定也沒有一千萬,而且佔領下的土地肯定各種反叛。而蘇聯領土不僅面積廣大,而且資源豐富,為後來早坦克大炮反攻德國打下堅實基礎,最重要的,蘇聯這國土,簡直大冰箱,德國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敗給了寒冷,凍死你沒商量。

蘇聯當時人口數字應該是1.8億,德國加上僕從國也就個8000萬,蘇聯多出整整一億。你可能被現在人多是負擔的論調套住了,那個年代,打仗啊,有人才能有動員力量。我不是說要用人海戰術,除了人衝上去,那蘇聯的10幾萬架飛機,10幾萬輛坦克,近百萬門火炮也需要人操作啊,沒人哪行。再說那個年代,人海戰術也是戰術,巷戰,陣地戰,衝鋒戰都需要人啊。雖然德國攻打蘇聯初期讓蘇聯損失巨大,但是這小兩億的家底絕對撐得住。

蘇聯民族眾多,但是以俄羅斯人為主,俄羅斯人戰鬥民族的稱號大家都有耳聞,本身就不是一個怕事的民族,一旦外敵入侵,喝兩杯伏特加,蹭蹭往上衝。當然,喝多了也不行,倒了。戰鬥精神一直貫穿於俄羅斯成長曆史,延續到現在,誰惹俄羅斯,立刻出手,比如烏克蘭,悲催的克里米亞。

有了這些,蘇聯勝利就是時間問題,而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增進了作戰的科學性,從而加速了蘇聯對德國的勝利。還有盟國的援助,很重要,但是如果蘇聯本身就不行援助再多也白瞎了。

就說這麼多,您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北玄武


1~就戰爭性質而言,德國是侵略,是非正義的,蘇聯是衛國戰爭,是正義的!

2~德國國土面積小,蘇聯國土面積大,戰略縱深廣,德國東西兩線作戰,兵力不集中!

3~德國橫掃歐洲,其兵鋒正盛,軍隊勝而驕!所謂驕兵必敗!!

4~希特勒妄想短時間消滅蘇聯,軍隊給養,裝備嚴重不足!

5~德軍沒有在短時間消滅蘇聯,戰爭進入蘇聯的冬季,恐怖的寒冷氣溫使德軍凍死凍傷十幾萬,無力再戰!

6~德國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希特勒。

7~德國的盟友意大利在北非戰場也拖了德國後腿,希特勒將自己的愛將“沙漠之狐”隆美爾放在了北非!

8~希特勒剛愎自用,過分參與軍事指揮造成的後果!


Zg輸入中


二戰蘇聯戰勝德國,不是隻有蘇聯一個國家和德國作戰,而是很多國家聯合起來反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而蘇聯對德國的打擊的確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和美國對於德國軍事工業的轟炸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特別是德國新興武器的研製遭到嚴重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