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歷史上每一種文明都是依水而出,隨浪花朵朵流傳於世,悠悠華夏五千年便是如此。不過目前大多數國人一提到我國的大江大河總是黃河和長江最先湧入腦海,往往會忽略其它同樣極具價值的河流。

事實上,每一條河流都蘊含自己獨特的美妙和深遠的歷史。黑龍江便是其中之一,而它被人忽略有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原因,這條河與我國東北的一個省份同名。雖然名字相同,這條河還有自己的獨特亮點。

黑龍出世

這條河有很多名字,但都離不開它本身的特質。黑龍江河內有大量腐殖質,河水通體發黑。在我國古代稱它為“黑水”、“弱水”。清代也叫它“烏江”、“烏龍河”。

清初滿族人叫它“薩哈連烏拉”,“烏拉”就是水,“薩哈連”在滿語裡意為黑,

翻譯成漢語就是黑色的水。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初次叫它黑龍江是在遼初,據考證《遼史·道宗本紀》有記載:“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當時遼金稱松花江入黑龍江後流去海為混同江,且遼初太祖多以黑龍命名,故而,黑龍江流傳於世。

在蒙古它叫哈拉穆河,在俄羅斯它叫阿穆爾河。不同的名字,不同頻率的流淌,組成一條橫跨時間廣度,縱跨地域長度的長龍,見證著滌盪起伏的歷史,目睹著萬事萬物的更替。

蜿蜒綿長

黑龍江是一條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發源於蒙古肯特山東麓,形成於石卡勒河和額爾古納河交界處,有南北兩源。以南源額爾古納河為河源計算全長共4440公里,位列中國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以北源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約5498公里,

在俄羅斯境內長一千四百餘公里,中俄界河長三千多公里,流域總面積有185.6萬平方公里,這其中屬於中國境內的有89.1萬平方公里。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說起來,黑龍江本是我國一條內河,面積大過長江,含水量是黃河的七倍,與長江黃河並稱中國第三大河流。然而到了清朝,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下降,清政府被迫與沙俄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的命運隨著

《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落在了這條河身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黑龍江這條大河的命運與國運連接在了一起。條約簽訂後,黑龍江中上游被劃為中俄兩國的界河,哈巴羅夫斯克及下游全部歸為俄羅斯內河。

再後來,兩個國家又在黑龍江上拉拉扯扯了很多年,那些歲月裡的磕磕絆絆在黑色的河水裡,隨浪花泛起又散入風中。

最終時間到了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簽署了最後的邊界協定,以黑龍江為基本界限劃分兩國國界,就這樣,黑龍江之爭畫上句號。黑龍江水依舊崩騰如常,好似兩國爭搶的主角並不是它,對整個過程或是結果都對待如常。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涓涓流過

我們習慣將廣闊的黑龍江劃分為上、中、下三段,以洛古河村為頭至黑河市劃定為上游,中游至烏蘇里江江口,剩下的就是下游。這一路,從黑龍江南北源匯合點開始,到哈巴羅夫斯克與烏蘇里江,千古以來,黑龍江便沿著這條路,混混沄沄。

這一路,有文化的孕育。作為古老的中國,黑龍江是滿族人的發源地。最早有古亞細亞人居住,雖然後來迫於通古斯人的的壓力,它們搬遷至了黑龍江的下游,但它們仍有出色發達的的定居捕魚和海獸文化流傳下來。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黑水白山,文明流傳,從肅慎人到挹婁又演變到靺鞨再到後來的女真,一支佔據中國歷史重要又輝煌一頁的民族誕生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滿族,其發源地便是黑龍江。

這一路,有生命的生長。黑龍江的上游從植被茂密的大興安嶺與松樹遮蔽的阿馬扎爾嶺山坡之間的山谷中穿梭而過。當河流進入開闊的高原地帶,山嶺分開,那時這條河奔流到了西伯利亞阿爾巴基諾附近。

至於河流的中游,它變得沉穩而安靜。在結雅河-佈列亞河盆地,河谷的左坡與平原相接合為一體,右坡與小興安嶺相鄰毗連,然後它鑽進了一條狹長曲折的通道穿過小興安嶺,與此同時,深度和速度大幅增長,萬物得以滋養。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在幽深的通道蟄伏許久,這條河又在低矮河水充盈的兩岸間冒了出來。黑龍江的下游有切割地面的力量,沼澤浩茫,湖泊和水塘像綢緞上的珍珠和瑪瑙,而河道寬廣,水流激昂,大馬哈魚和鰉魚不停遊動為河流的前進提供它們獨特的力量。

一條河,養一路生靈,不僅是河道兩旁茂盛的森林,亦或是波濤與浪花中自由的魚,都因為這條河的存在蓬勃向上,肆意生長。兩岸森林裡的野獸,奔跑在山林間,因這河流的奔騰,迸發蓬勃的生命力量。

這一路,有經濟的發展。河流是博大的,它孕育生靈,也產生資源。早在清朝時,朝代的繁榮就有這條河不可磨滅的功績。黑龍江沿線生產沙金礦產,包括煤、鐵、錳、錫、金、鉬和鎢等多種礦藏。

周圍土地森林為被,鬱鬱蔥蔥,成熟林和過熟林儲備豐富,江岸線長,工業和交通發展條件便極具優勢。於是啊,

水利站、工廠、礦洞以及數不勝數的港口在這條河流沿線漸漸成長壯大。

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的7倍,一條極具價值但被忽略的河流

就只說松花江幹線,從長白天池留出,經三江口入黑龍江,以三岔河之下為松花江幹流,長約928公里的流域,有9個泊位,960多平方米的倉庫,堆場面積8.03萬平方米,裝卸機60多臺,作業岸線1040米長。船隻來往,礦井叮噹,收益如和黑江水滾滾而來。

目前,黑龍江港是我國對蘇開放的重要口岸,自1983建港伊始,兩個1000噸泊位與庫房、堆場相繼落成使用。石油、糧食、煤炭、雜貨以及客運碼頭,拉扯起一個熱鬧又繁忙的黑龍江長河。千年奔騰,帶著風雨陽光,流淌在歷史裡,流淌在城市間。

河流就是這樣,不論是否有人記得它們,它們都會按著自己的路線流淌,不爭不搶,靜靜地滋潤一方土地,將那些褒貶吞進浪花,一路向前奔騰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