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時下“中國書協”會把“中國書法”引到何方?

古董一尊


儘管面臨著諸多爭議,飽受詬病和抨擊,甚至“解散書協”的聲音都不絕於耳,但是中國書協聚集了當今書壇大多數有實力的書法家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書法領域,中國書協的影響力和權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如此,中國書協真的有能力引領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嗎?答案是否定的。

書法界的虛假繁榮

從中國書協到各級地方書法協會,頂著“書法家”頭銜的人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這些書法協會大多表現相當活躍,每年都有大量的培訓、交流和展覽活動,給人的感覺是書法界呈現出一種相當繁榮的景象,甚至被一些人稱為“書法盛世”。

事實果真如此嗎?面對名目繁多的書法比賽、展覽、以及年年遞增的大學書法專業的招生,總覺得現在真的出現了“書法熱”的現象。實際上我們理性地去看待這種“書法熱”,卻是整體書法水準的持續下滑,這一點也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

應該承認,中國書協在推廣和普及書法藝術方面還是做出了很多努力的。“書法進校園”等活動的開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連書協帶頭人的書法水準都飽受質疑,要想引領整個書法界的書法發展的確有些勉為其難。

書法藝術面臨的困境

在鋼筆、圓珠筆等硬筆書寫書寫工具出現後,毛筆迅速退出了實用書寫的歷史舞臺,但是隨之興起的硬筆書法倒也承襲了書法藝術的身影。隨之而來的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 徹底使書法的實用功能瀕臨淘汰。這個時候還在堅持學習書法的人不外乎兩種情況:興趣和賺錢。

的確有不少人對書法藝術滿懷興趣,練習書法就是一種純粹的愛好,或者就是為了修身養性。但是,更多練習書法的人還是希望通過書法來賺錢的。可以肯定地說,太多人拼命想進入書協,無非就是想多一些賺錢的籌碼罷了。就連書協一些舉足輕重的書法家也以賣字為主業,明碼標價,引來下面的人爭相效仿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年啟功先生就是因為看不慣書壇的種種亂象,堅持不肯繼續擔任書協主席,轉而擔任西泠印社社長去了。可見中國書協的“銅臭味”由來已久,算不得什麼新鮮事。

書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縱觀整個書法史,古代每個時代的書家都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時代風尚和文化精神。我們常說的“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態、清尚樸”,便是書法的時代特點。但是書法發展到今天,除了醜書、俗書、江湖書法等一團亂麻,根本找不到能得到大家認同的時代特點了。除了將“田楷”拒之門外,書協可謂“雜草叢生”,自顧尚且不暇,哪還能引領時代書風?

說到底,書法藝術陷入低谷的關鍵原因還是文化素養的嚴重缺失。書法家們普遍缺乏傳統文化素養和文人精神,使書法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和精神內核,多數書法家其實不過是懂得一些書寫技法的寫字匠罷了。如此種種,書協徒呼奈何!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