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范蠡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他字少伯,乃是楚國宛人,後來拜奇人一個叫計然的為師傅。學會了文武之藝,後來就到了越過,幫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復了國,滅掉了吳國。越王勾踐特別的高興,給了范蠡高官厚祿,但是范蠡這人奶袋特別的清醒。他覺得勾踐此人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伴君如伴虎,范蠡覺得自己在這個時候應該急流勇退,他腦袋十分清醒,不奢戀榮華富貴。在一個晚上,他拋棄自己在越國的財產,帶著自己家小偷偷地逃離越國泛舟江湖,這就是范蠡地一聚一散。

後來范蠡到了齊國,到了齊國後,沒多少年范蠡又積蓄了不菲的財產,齊國人聞其名,知其才能,齊國的國君更是想要讓范蠡出仕,任命范蠡為宰相。范蠡辭了齊國的任命,把自己積攢的錢財全部分給百姓,再次隱歸,這是范蠡的二聚二散。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後來范蠡到了陶,自己又改名陶朱公。這個時候的范蠡,年歲也逐漸地大了起來,這個時候地范蠡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他把家業交給了大兒子去經營。大兒子在家坐鎮,二兒子在外行商,三兒子還小,是個少爺羔子。三兒子天天提籠架鳥,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重要地事情。

老二在楚國經商與人發生口角,偶不留神傷了人命。被楚國人捉拿再案,判成了死刑。消息傳來全家震驚,得趕緊派人到楚國去打點。誰都沒想到的是范蠡派自己的三兒子拉著一牛車黃金,夠奔楚國營救老二。老三沒走,老大就不幹了,老大說我是家中長子,這些年咱家所有的業務,對外的所有工作都是我來做,三弟什麼都不會,怎麼能讓他去呢。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老大要求范蠡讓他去,可是不管老大怎麼說,范蠡光搖頭,就讓老三去。大兒子最後急了,拿出一把寶劍往脖子上一放,你要是不讓我去我就自刎在你面前。范蠡的夫人也求情,最後范蠡答應了,但是你去可以,你得答應我的條件。

這一次你去楚國我給你一牛車黃金,到了楚國你誰都別找,楚國有位老臣叫莊生,你把這一車黃金交給他,轉頭你就回來,你二弟自然能夠被放出來。而老大到了楚國後偷偷藏了數百兩黃金,到了莊生家把黃金和信物交給他之後,莊生答應救老二,第二天莊生入宮見了楚王,以天象為由,要求楚王大赦天下,楚王答應了。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後來老大又捨不得那一車黃金,又找莊生要了回來,莊生感到老大在羞辱他,又覲見楚王,要求殺了老二再大赦天下。老大拉著黃金和二弟的屍首回到了自己家,噩耗傳來,舉家哀嚎,但是范蠡一滴眼淚也沒掉。沉思片刻,范蠡笑了,大家看了都嚇壞了。

范蠡擺擺手,算了其實我告訴你們老大拉黃金一去楚國,我就知道老二必死無疑。老大辦不成此事,現在你們知道了為什麼我當初不願意讓他,去而讓老三去了吧。你們不明白我讓老三去的原因,老三是咱們再定陶生的,生的時候咱家富裕了,他是再蜜罐中養大的,不缺食,不缺衣。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我要是把他派去,他眼中只有老二的性命,別說一車黃金,他連牛帶車都敢給人家。而老大去了,老大跟著我吃苦受累起來的,他知道每一分錢掙得都來之不易,所以他捨不得,他捨不得錢就得不到人。捨得捨得有舍有得,財富聚集在一個人手裡,時間長了對此人不吉。

咱們家富可敵國,聚集的錢財夠多了,所以老天開始折損咱們家了。所以咱們留夠家裡基本的生活費,其餘這些年所賺的錢,全部散給定陶著這一帶的窮苦老百姓。來自社會,散自社會,這就是范蠡的三聚三散。

商祖范蠡的三聚三散,被老百姓供奉為文財神

由於范蠡的三聚三散,靠自己的智慧賺錢,有了財富還不貪,頭腦清醒,又能承擔社會的責任。所以范蠡就被老百姓認為中國古代最成功,最有責任心的一個商人,就奉做了商祖。甚至老百姓就把范蠡奉成了文財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