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文丨落櫻殘絮@bigfun社區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來,今天是動漫推薦,不過不是新番哦

在當時,有一部動漫的熱度以直線上升,火到什麼程度呢?我當時的記憶中,打開百度。看右邊的動漫熱度排行,前三名不再只是海賊,火影,死神,其中多出了一個名字——大劍

《大劍》是日本漫畫家八木教廣最具影響力的漫畫作品,從2001年7月開始在月刊《少年Jump》上連載,月刊停刊後改在週刊《少年Jump》上刊登,但仍保持每月一話的更新速度。自2007年11月起,更換在《Jump Square》上繼續刊登,漫畫在2014年10月已完結。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劇情簡介:

自古妖魔侵入人類的世界,化作人形並以吞食人類的內臟為生,對妖魔束手無策的人類唯有求助於身背巨劍的女性戰士們。因為戰士們是由於體內混合了妖魔的血肉才得到超人的力量,所以人類同樣將她們視為異類,一方面依靠著她們斬殺妖魔,一方面畏懼並排斥著她們,並將她們稱為“Claymore(大劍)”。

當妖魔的出現打破了一個普通山村的平靜生活,萬般無奈的村長只好求助於大劍組織。一位面容冷酷的戰士接受委託來到這裡,由此拉開了這場波瀾壯闊的故事序幕。

大劍作為在01年於jump上連載的作品,絕對稱得上是異類。在那個青春熱血的年代,大劍所展示的冰冷與複雜是格格不入的。直到今天,我相信這樣的作品也是比較小眾的。

我接觸大劍的方式有點奇怪。

兄:來,弟弟,我給你康點好康的。

弟:新玩具咯,有什麼好稀奇的。

兄:什麼新玩具,比玩具更刺激!

我當時才一年級啊,有個大10歲的哥哥真刺激

正常來說,當年看過這部作品的人都已經是二三十歲的老二次元了吧。

大劍的劇情給人一種刺骨的感覺,就好像冰山一般凌然。但是它給我帶來的衝擊,卻是無比巨大的,要勝過喰種,巨人這樣的作品很多。(個人感覺,不喜勿碰)

至於我為什麼給出這樣高的評價,接下來就是理由。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動漫裡的世界觀是妖魔自古侵擾人類,通過植入妖魔血肉,而獲得力量的保護人類。當然,這個設定放在現代肯定是平平無奇,但是在當時簡直是牛逼的不行。看過漫畫的都知道,這個世界觀只是組織憑空捏造的,這裡我就不細說了。總之一點,其世界觀的嚴密與宏大是這部作品出彩的一點。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作品整體劇情是主角克蕾雅,為了替朋友兼家人的迪妮莎復仇的殘酷道路。但是裡面又存在著諸多反轉,可以說看大劍的時候,整個人的精神都是緊繃的。

而大劍中的每一個主要人物都不是單純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自己的故事。它並不單單展現了“羈絆,勇氣”這些美好的東西,同時它也將“殘酷,絕望”表現的淋漓盡致。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那這部作品究竟表達了什麼呢?

是人性扭曲下悲哀的現實?

是復仇之路上的遍地荊棘?

還是面對強敵時的英勇奮戰?

這些東西在作品中都有,但都不是作者真正想表達的。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受到妖魔虐待,本不可能存在希望的克蕾雅被迪妮莎拯救了。

身為人類的心早已死去,如同機器般活著的迪妮莎被克蕾雅拯救。

被村民拋棄在荒漠的拿基,被克蕾雅拯救了。

變成覺醒者,喪失理智的克蕾雅,被拿基拯救了。

沒錯,大劍有著沉鬱的基調,但本質是一個關於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大劍明明保護著人類,但註定成為怪物,然而她們卻有成為半覺醒者的方法來存活。

伊士利作為一名敵人,卻從心底裡把拿基當成家人來看待,來培養。這是漫畫最後能戰勝普莉西亞的關鍵原因。

完全覺醒者和大劍之間勢如水火,但是最後放下成見共同禦敵。

還有諸多這樣的東西可以去發掘,作者給所有人絕望。而他們卻在絕望中,展示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就像最後說的那樣“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

正是因為身處絕望,所以才能綻放出名為奇蹟的花朵。

作者想給我們展示的,就是“絕望中的希望”。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大劍在主題和內容上是優秀的。而在設定方面也同樣優秀。

妖力解放10%會讓眼睛從銀色變成金色。30%面部就會開始漸漸扭曲。超過50%,身體就會開始有變化。一旦超過80%,就很難變回人類了。

江南的作品《龍族》中,也有類似的設定。

而之前提過的,把妖魔血肉放入體內就會獲得力量這個設定,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喰種裡面金木就移植了神代的內臟,從而變成獨眼。

其實,還有很多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奇蹟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靠我們創造的!”——《大劍》

作為動漫的音樂,同樣是一流的,開頭富有節奏感的レゾンデートル我至今都非常喜歡。而作為片尾曲的斷罪の花~Guilty Sky~,同樣給人一種吶喊和宣戰的感覺。

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講,大劍打開了一種新的格局。不是王道熱血,也不是邪道冷酷,不是催淚,也不是治癒,更不是頭腦戰。其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標誌。

我本人是非常不喜歡用“神作”這個詞的。因為作品只有優秀和不優秀,並不存在超脫之上的存在。但是如果真的有“神作”存在,那麼大劍應該就是吧。

今年是2020,TV已經有足足13年了,我的哥哥已經是一個奔波於事業的成熟男人了。相信大部分看過這部動漫的人,也已經像我哥哥那樣了。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有一個叫做克蕾雅的少女戰鬥過,歡笑過,感動過。

但是,大劍想傳達的意志,我已經切實的收到了!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ー_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