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個離家遠,工資高,一個離家近,工資低一點要怎麼選?

curiosityhi


你好,很高興能為你回答這個問題,從增加收入方面講的話,我的核心想法是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產力,槓桿自己的時間產生收益,具體操作視頻如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9d0004bb86fb0bf8e1\

雲客兒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作為一個遠離家鄉兩千多公里的遊子,這些年一直很羨慕能在家附近工作的朋友。曾經我也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工作,工資只有2000塊,但當時我有一位很愛我的女朋友,我也很愛很愛她。我每天工作都很努力,每個月省吃儉用,不讓她知道我發了多少錢,只要是跟她出去吃飯或者一起遊玩,一定是我搶著買單,當然她那時候也幫我買了好多東西,現在我還穿著她幫我買的衣服,那時候她總是笑得很開心,很幸福。後來,她面臨畢業抉擇,我看到她為了生活,去了很不願意去的醫院做護士。之後她每天工作很忙,見面的時間也少了,看到她的時候,總是一臉倦容,我心裡就像是在滴血,可能是我大男子主義作祟。我曾信奉物質決定上層建築,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永遠沒辦法給她想要的生活,而且家裡也感覺我一定會有出息。就這樣,我參加了考試,去到了現在工作的地方,由於種種原因,我被“困”在這裡五年,我也因此弄丟了那個我最愛的女孩,一年最多也只能見父母兩次。就在今年,我以為我攢了一點點錢,可以給她幸福了,能夠給她安全感了,我鼓起勇氣去聯繫她,我發現她已經差不多快忘記我了,很有可能我們連在一起的機會都沒有了。也就是在這時候,我看到了她去年寫的文章,明白了她這些年一直都在等我,一直在給我機會,而我卻一次次傷害她,讓她失望。我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明白,她愛的是曾經有點潦倒的我,現在的我已經讓她完全認不出來了。之所以講這些,我就是想把我的慘痛教訓分享給您,或許對您沒有多大幫助。但是,我覺得如果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定要學會顧家,當然也不是說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家庭上面,而且您選擇離家遠的那個地方,工資只是多了500元,一旦家裡最需要您的時候,您就沒有那麼及時地出現在她們面前。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片面看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祝工作順利、家庭美滿!


太陽以西0613


這個問的好,跟我差不多,之前在外面上班工資高一點但是由於女朋友在老家,不得不放棄外面的高薪工作回老家從新開始,這個就是舍與得得關係。要想得到一些就得失去一些。如果自己沒牽掛,家人也捨得讓你出去最好還是出去。反正在離家遠的地方辛苦也是辛苦,還是多掙錢好一點。如果實在家裡有事那就近一點。


北川小強


這個我覺得是要分情況。如果結婚了,必須選擇離家近的;如果沒結婚,那就選擇工資高的。畢竟是500,不是2000,沒必要那麼糾結。

為什麼這麼選擇呢?原因有三!

第一、金額相差不大,對生活你好與否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如果離家近的話,生活開銷方面節省的錢都會比500元多,因為一個人在外面工作,與朋友聚會喝酒的時間會更多,所以開銷自然而然會變大,如果在家的話,在家吃完飯有時也就不想出去了,自然會縮小生活開銷支出。

第二、離家近心更踏實。離家近了,心理上會更踏實,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工作效率更高,薪金提升也更容易;其次離家近更容易贏得老闆的信任,因為不會輕易離職,對員工的信賴會更高,也會重點培養了。

第三、兩地分居終歸有很多弊端無法避免。結婚後,最好還是能夠一起奮鬥拼搏,否則結婚也就少了份意義。兩地分居,會有更多的猜忌和孤獨無法解決,最終可能會影響夫妻感情,導致離婚。這是最不好的結果,傷了自己曾經最愛的人,可能也會牽涉到無辜的孩子。

我建議選擇離家近的,畢竟工資差額不大,只要你好好工作,那失去的500,後面會加倍掙回來的。



張恆瑞財經


筆者與樓主曾有過同樣的經歷,去年同期本人還在離家三百公里的外地工作,工資收入比現在的情況翻了一番。三百公里的距離,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現代人來說不算很遙遠,畢竟現在中國的交通情況已大為改善。高鐵高速的迅速普及,讓我們的生活節奏有了質的飛躍。

但在面臨選擇時,筆者也是經歷了一番長期的思想鬥爭。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生活壓力,畢竟日常正常開銷加上債務償還壓力可能是很多人都在承受的情況。收入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生活質量和生活狀態,有句古話說的好,“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撐生活開支,維持不了正常的生活狀態,家庭的生活滿意度會有明顯的低迷,成員之間的瑣事也會導致矛盾的爆發。

但,筆者雖然也經歷著日常的繁瑣爭執,經歷著硬開銷的生活狀態,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迴歸家庭,回到妻兒的身邊。因為,家庭的穩定性大於一切。當然,如果樓主情況是單身一人,有沒有負債,都建議出門闖蕩,畢竟收入會好一些。而且,在一定週期以後,積累了經驗和知識、技能,再選擇回來的時候,選擇面可能要廣一些。





當世一板磚


我認為選離家近,工資低一點的比較合適。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希望能幫助到題主。


第一,工資方面。

從工資方面來看,離家遠的是5500,離家近的是5000,兩者相差五百塊錢,差的不多,只要平時生活節儉點,這五百塊錢也就省出來了,或者學習一些兼職,搞些副業,可以多賺點錢。


第二,交通工具方面。

離家遠的路上要騎自行車要倆小時,太耽誤時間了,兩個小時可以做很多事情,還要早起,而且路上也不安全,夏天還好,冬天騎車會感冒,吃藥還要很多錢,為了多掙那五百塊錢吃一次藥進醫院就要花很多錢,要是天氣不好颳風下雪的更受罪。


第三,家庭照顧方面。

離家近的可以方便照顧家裡,早上也不用擔心遲到急急忙忙的出門,晚上下班還可以順道買個菜,回家燒菜輔導孩子作業,路上節省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


付哥說職場


其實我看了一下題目下的說明,就感覺你已經傾向於第二種選擇。我覺得應該選離家近,工資稍低的那一家公司。

第1:工作是為了什麼?收入是為了什麼?當然是更好地生活。離家遠的那一家公司,讓你不得不早起,睡眠質量可能得不到保證,這是第一。我也騎過自行車上班,爆胎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生了,第二就是意外。第三是風吹雨打,在路上那麼長時間,真夠嗆;而且冬天很冷,夏天很曬……😂

第2:說一下第二種選擇,離家近,工資稍低一些。好多人,都想這種選擇在自己身上發生,可惜有時真難。在上海工作,擠地鐵,有時還要跨省出行(比如從嘉定到崑山),要花很多時間成本,還有路費。路費也是錢啊,如果算純收入就要在工資里扣除。這樣,無形中就把你的生活質量拉低了,有時還會生悶氣。

第3:仔細看一下你的描述,好像第二種選擇,到公司只需要15分鐘左右,多好啊!晚上可以晚點睡,早上可以晚點起,上班不急不慌,多好啊!你有大把的業餘時間可以拿來享受生活,或者寫頭條,做問答😀,不好嗎?相比第一家公司少的那500元說不定很快出來了!

希望你快樂!😀


悠優閒語


這是一個利益取捨問題,個人有過外地工作的經歷,現在回到家鄉發展。所處年齡階段的不同,我做出的選擇自然是不一樣的。回到問題本身,我會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1,現階段的我,很明確的的目標是照顧到家庭,不然也不會放棄上海的高薪回到三線城市。那麼我會考量如果選擇了離家遠的工作,對我的家庭有沒有影響。

2,兩家公司背景對比,即使是目前只有500元的差額。那麼通過自己的努力長期來看誰更有發展潛力,誰更能快速的幫助我提升。

3,至於說交通不便的問題,我是覺得既然選擇了,不管多大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綜上所述,如果是我個人選擇,第一條件是照顧家庭,其次是發展。如歸滿足以上兩點,個人吃點苦沒什麼問題。每個人內心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一抹淺念


應該選離你遠的。

首先,兩個工作來回相差半小時而已,但是每個月相差五百塊錢,每個月上班24天,摺合下來,半小時差不多20塊錢,這麼一算,比你正常上班工資高出不少。

其次,對於上班族,經常坐辦公室,就算你在車間工作,也沒時間運動,騎自行車,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一般情況下,騎自行車時,下肢的關節會處於一直運動的狀態,對於鍛鍊下肢的肌肉有好處。騎自行車時,呼吸會偏快,也可以鍛鍊雙肺的呼吸功能,所以騎自行車對於身體的好處比較明顯。需要堅持,並不是突然之間騎很長一段時間就能夠達到鍛鍊的效果,要注意時間和強度。只有堅持鍛鍊,才能夠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這是現實中比較理想的一種鍛鍊方式。

最後,在二線城市,消費水平比較高,家庭壓力也比較大,五百塊錢,基本上夠一家人的材米油鹽了,如果您是單身的話,夠你一個月的生活開銷了,可能一個月你不覺得多,一年就六千塊,也是不少的收入了。

具體您會怎麼選擇,當然和您的實際情況有關,比如,兩個工作的發展前景,如果現在工資低,發展前景大的話,肯定選擇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如果兩個工作差不多,就選工資高的。又比如,兩個工作,一個是對口的工作,一個是不對口的,不管工資多少,選對口的,對你職業發展肯定有幫助。

最後祝您工作愉快吧



宸視


當然要看自己的需求了,或者說是更在乎什麼?簡單說:

每天一個半小時,多500元;

如果就直觀的以這個為選擇條件的話:

1,這500元對你重要嗎,有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是你差不差錢?不過你既然能猶豫證明影響不大,有的缺錢的多倆小時也毫不猶豫選擇5500,那樣的話你可以選擇近的地方拿5000,節省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或者多陪陪家人。

2,但是看你上班說是騎自行車,又覺得你不是不差錢,也許是太近了,環保出行還能鍛鍊身體,那麼也可以這樣,選擇遠的5500,買個電動車,這樣自行車1.5小時的路程應該會縮小大半變成40分鐘左右,偶爾陰天下雨坐坐公交,以後條件可以了買輛騎車,距離就不是問題了。

3,我覺得選擇工作更要注重工作本身,比如工作環境啊,,專業對口啊,發展前景啊等等;如果你也考慮在內,可以根據前兩條衡量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