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太極大師楊露禪有三子嗣,為什麼唯獨把衣鉢傳給了小兒子楊建侯?

楊露禪,俗稱“楊無敵”,出生於直隸省(如今的河北、北京、天津大部分)廣平府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幼年體強好勝,後遇陳家溝人陳長興,借陳德瑚所開中藥鋪“太和堂”中教拳授徒,便拜師學藝。十八年間,他三下陳家溝,深得陳氏太極拳之精髓。

他的出名源於與人比武,將人打傷,不得已遠避北京。到那裡後,經人引薦,給一張姓人家教書。該張姓之人所做醬菜,專供王府用,因而張與王府過從甚密,有錢有勢,僱了一幫看家護院之人。有一晚,正當楊露禪要休息時,忽聽屋外一陣叮叮噹噹兵器響,出屋一看,見那些院丁被一眾綠林人繩捆索綁。藝高人膽大,楊露禪過去詢問,那些綠林人拿刀槍向他襲來,結果被楊露禪用手中的菸袋鍋三下五除二給打趴下了。

太極大師楊露禪有三子嗣,為什麼唯獨把衣缽傳給了小兒子楊建侯?

最後經過調解,那幫綠林人答應不再犯事,以前的帳就此一筆勾銷。從此楊露禪聲明遠揚,後被四爺端王賞識,楊露禪開始任旗營武術教官進行教拳。

楊露禪膝下三子,大兒子楊風侯,二兒子楊班侯,小兒子楊建侯。

大兒子楊風侯史書資料鮮有提及,每逢提及,均以“早亡”二字一筆帶過。其實,作為長子,楊風侯最早隨父楊露禪學武,功夫也極深,性情和善,可惜不慎誤入歧途,染上了吸食鴉片。被父親知道後,惱羞成怒,將他逐出了京城,只能回老家給人教拳,後因毒癮發作而亡。

次子楊班侯性格剛烈,脾氣暴躁,好打不平。他臂力驚人,擅長散手及太極大杆。23歲之時,英法聯軍進犯北京城,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當時在清軍旗營任職的楊班侯,率愛國清軍抗擊侵略者。但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得知楊班侯斃殺了洋人之事後,認為闖下了大禍,找一理由將他解職。楊班侯一氣之下,回到家鄉,終日教授弟子,練武強身,以備禦侮雪恥,最後積勞成疾,又見報國無門,心中長期壓抑,55歲鬱憤而死。

太極大師楊露禪有三子嗣,為什麼唯獨把衣缽傳給了小兒子楊建侯?

三子楊建侯,性情溫和,天生細住,是修道的的坯子。楊露禪早就看出健侯不是一般人物,是天生學內家拳的料,將來能繼續支撐楊家門面的一定是他。於是,楊露禪將一生絕學傾囊相授,楊建侯也不負所望,練成了神沾聖手,就是一旦人被被摸著,就逃脫不了;更有神彈之技,就是用彈弓先發一彈,後再發一彈,後彈能將前彈擊得粉碎!

太極大師楊露禪有三子嗣,為什麼唯獨把衣缽傳給了小兒子楊建侯?

由於得父真傳,楊建侯是真正集大成者,武功精絕,其拳剛柔並濟,實臻化境,刀、劍、槍、杆無一不精。楊祿禪逝世後,楊建侯繼續在北京教拳為業,並將楊祿禪‘大架’修訂為‘中架’,不猛不硬,順遂圓和,老幼強弱均可練習,傳播較廣,對太極拳的發揚光大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